養雞達人

肉雞科學養殖的三要素:天時+地利+人和

  一、養殖成功的要素——天時

1、從無白痢、支原體病的雞場進雛。

2、選擇價效比高,無黴菌及毒素的飼料。

3、選用優質的疫苗,進行正確的免疫操作。

  二、養殖成功的基礎(標準雞舍)——地利

能夠滿足雞群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生活環境。如雞舍溫度通風可控,易清理消毒等。

  三、養殖成功的關鍵(飼養管理)——人和

要想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就要把肉雞的飼養週期細化,有針對性地去管理。一般分為三個時期:育雛期(0~14日齡)、育成期(15~30日齡)、育肥期(31日齡~出欄)。

1、育雛期(0~14日齡)飼養管理要點

溫溼度的要求:在保證溼度不低於65%的情況下,1~2日齡溫度為35℃~36℃。建議冬季溫度為35℃,以適應外界的低溫;夏季為36℃,以適應外界的高溫。3~14日齡期間每天降低0.5℃,直到降至29℃。保持這個溫度的目的是促進卵黃的吸收,提高雞群的整齊度。溼度保持在70%,可減少雞群呼吸道病的發病率。

光照時間和強度:建議全程暗光飼養,這樣可降低料肉比,降低猝死的發病率,提高成活率。

1~3日齡採取強光24小時光照,白熾燈60瓦,節能燈16瓦為宜。

4~10日齡控光2小時,採取22小時光照,降低光照強度,白熾燈25瓦,節能燈8瓦為宜。

11~14日齡每天控光5小時,減少猝死的發生。

通風的要求:育雛期雖以保溫為主,但是也要保證雞舍內無異味,不憋悶,雞隻分佈均勻為宜。

喂料:掌握少喂勤添的原則,提高雞群前期的整齊度,為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1~7日齡自由採食,8~14日齡每天固定飼餵4次。

育雛期的管理除做好上述要求外,還應避免溫度忽高忽低。溫度過低,易導致雞群著涼;溫度過高,雞苗易到水槽處洗澡,引發雞大腸桿菌病、腸炎等。及時擴群,降低飼養密度等。

2、育成期(15~30日齡)飼養管理要點

溫溼度的要求:溼度不低於50%的情況下,溫度在15日齡時為28℃,16~18日齡為27℃,19~24日齡為26℃,25~27日齡為25℃,28~30日齡為24℃。

光照時間和強度:每天控光5小時,白天室內光線減弱一半,防止腸炎、猝死等疾病的發生。

通風的要求:育成期要逐步增加通風量和通風時間,加大橫向通風,降低室內溫度。夏季可階段性開啟水簾,達到降低室溫的目的,當通風與保溫相矛盾時,以通風為主,溫度取下限保溫。

喂料:要適當限飼,飼餵次數以4次為宜,換料過渡時間以4天為宜。

育成期飼養管理的注意事項:擴群前要對網床提前預溫,防止雞群著涼誘發腹瀉和上呼吸道感染。原則上夏季21日齡前把雞群擴滿棚,冬季26日齡前把雞群擴滿棚,及時調整料線、水線高度,保證雞群充足的飲水採食,提高雞群整齊度。

育肥期(31日齡~出欄)飼養管理要點

溫溼度的要求:保證溼度不低於45%的情況下,31~35日齡的溫度為24℃,36日齡~出欄的溫度為22℃~23℃。

光照時間和強度:恢復正常的光照時間和強度,解除每天5小時的控光時間,逐步恢復24小時光照。

通風的要求:繼續加大通風時間和通風量,保證雞舍氧氣充足,氨氣、二氧化碳不超標。

喂料:解除限飼,恢復當天的採食量。

育肥期飼養管理的注意事項:防止雞舍內通風不良,造成各種疾病的發生。

科學養雞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不少養雞戶滋生懈怠心裡,偏離科學養殖,使得養殖效益減低,養殖風險增大。1、管理懶了。萌發惰性,忽視管理細節,產生無所謂思想。1.1淡化了消毒。感覺看不出消毒效果

兩廣地區春季黃羽肉雞飼養的關鍵要素

羅世嫦張敏(廣西春茂集團)兩廣屬熱帶、南亞熱帶氣候,夏秋長冬春短,年平均氣溫在0度以上,比較適合養雞。司時,這樣的氣候特點導致兩廣地區在雞舍的選址、建築上相對簡易。尤其是公司+農戶的放養模式。多采用竹條、木條搭架、石棉瓦或瀝青紙蓋頂的開放式結構,部分

黴菌毒素的汙染與防治

黴菌毒素主要是指黴菌在其所汙染的食品中產生的有毒代謝產物,它們可通過飼料或食品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引起人和動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神經組織、造血組織及

春季疾病防治要點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科學合理的使用獸藥和搞好免疫工作是養好雞的最基本要素。春季由於氣溫較低,氣候忽冷忽熱,氣候變化、颳風等因素均可對雞傳染病的發生有較大的誘發

目前疫病情況下肉雞養殖科學免疫程式之探討

一、引言目前肉雞養殖大環境已經改變,飼養密度過高,對於飼料轉化率的追求以及種雞質量的參差不齊,使得本身就相對脆弱的肉雞體質承擔了更大的壓力。目前看來,肉雞養殖抗生素的使用是必要的。實事求是的講,不使用抗生素,目前肉雞養殖成功的機率很低。但是如何在

遵守自然規律,科學養好肉雞

現在多數肉雞養殖戶都在報怨雞越來越難養了,什麼病毒變異,細菌產生抗藥性,果真如此嗎?我覺得不是這麼回事,病毒變異和耐藥菌株確實存在,但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養不好肉雞的原因主要還在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只重視了生長快速化而拋棄了自然規律,不顧忌雞的

遵守自然規律,科學養好肉雞

現在多數肉雞養殖戶都在報怨雞越來越難養了,什麼病毒變異,細菌產生抗藥性,果真如此嗎?我覺得不是這麼回事,病毒變異和耐藥菌株確實存在,但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養不好肉雞的原因主要還在我們自己,因為我們只重視了生長快速化而拋棄了自然規律,不顧忌雞的

冬季養雞六要素

一、防寒保暖。冬季氣候寒冷多變,給養雞生產帶來許多不便,特別是低溫對產蛋雞的影響十分明顯。在一般情況下,可採取加掛棉布簾、飲用溫水和火爐取暖等方式進行禦寒保溫。二、適度

雞飼料的營養要素

水分:水分是各種營養物質的溶劑和運輸工具,雞生長髮育過程的新陳代謝和各種生物化學反應,都需要水的參與才能進行,體內廢物的排除也需要水分來運輸。水分還有調節體溫,調節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