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選定後,如何改善雞蛋重量?
蛋的大小影響著蛋品的價格,如果零售按個數計價,小蛋比較合算;如果按重量出售,大蛋容易出售,但大蛋破損率高。
那麼影響蛋重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方法來調控蛋重以滿足市場需求。
雞蛋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響?
影響蛋重的因素主要有:
1,品種遺傳、
2,生理習性:開產日齡、開產蛋雞體重、產蛋日齡,
3,營養因素。
4,環境,管理。
5,疾病和健康。
1、品種遺傳
影響蛋重的第一因素是品種
不同品種的蛋雞產的蛋重不同,養殖戶們可通過選擇不同品種來滿足市場需求。
同一公司的雞苗也不一樣,以大午為例,大午褐產的蛋重比大午金鳳大,大午金鳳產的蛋就比大午小金鳳大。
再以峪口為例也是這樣的,相同日齡時京紅要比京粉大,京粉一號要比粉六大,因為品種具有穩定的遺傳,所以想獲得較大的蛋重應從品種選擇開始。不同品種蛋雞所產的蛋重每枚可相差3.5克,褐殼蛋平均蛋重63.5克。
2、生理習性
1)開產日齡一般來說,開產日齡越小,一生所產的蛋重都偏小,這種情況如果不提前採取辦法,後期沒有辦法彌補。研究表明,開產日齡每推遲1周,平均蛋重增加1克,當然也不能無限延遲開產,過晚開產會增加更多投入。在實際生產中,大多養殖戶使用的是半開放式的雞舍,採用自然光照,會導致蛋雞性早熟,早開產,出現蛋重偏小的問題,上半年培育的雞最為明顯。
2)初產體重 影響蛋重的第二大因素是初產前的體重,開產時的體重決定產蛋初期甚至整個產蛋週期的平均蛋重,褐殼蛋雞性成熟時青年雞體重相差80克,產蛋期平均蛋重相差1克。
決定一個雞蛋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從卵巢排出的卵黃的大小和蛋清的厚度,而卵黃的大小又很大程度上受到產蛋母雞體重和內臟器官工作能力的影響,所以性成熟時的體重可以理解為是決定蛋重的主要因素(相對而言,體重大的雞內臟發育也會更加優秀,努力讓內臟器官發育好至關重要,尤其是生殖系統發育必須重視)。
在養殖現場可以看到,性成熟時體重大的雞所產的蛋也大,性成熟時的體重小所產的蛋也就越小。給大體格雞飼餵低蛋白的飼料,往往比小體格雞飼餵高蛋白所產的蛋還要大,因此想獲得大蛋就要把初產蛋雞的體重養大(其實質就是內臟器官發育的程度如何)。3)產蛋日齡產蛋雞的日齡越小所產的雞蛋個頭越小,隨著蛋雞日齡的不斷增加,所產蛋重量也不斷增加。如海蘭褐商品代蛋雞在21~24周齡的平均蛋重為55克,至33~36周齡時平均蛋重為60克,當達到57~60周齡後,平均蛋重為63克。
3、營養因素
1)能量能量是控制蛋重的主要營養因素,在產蛋初期能量對於蛋重的影響大於蛋白質。生長期和開產初期適當提高能量水平,可以使開產時的體重和體能儲備較為充分,因而可以提高產蛋初期的蛋重。
2)蛋白質日糧中蛋白質水平影響雞蛋大小和重量,日糧中蛋白質含量不足,雞所產的蛋就小。如果母雞的體重達到了標準而產蛋小,可提高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
產蛋初期,適當升高能量和氨基酸有利於提高體能儲備和高峰的高度,蛋白不建議太高。
在產蛋中期,200-400日齡建議採用適當偏高的蛋白質水平,以校正蛋重偏小和充分挖掘產能。
在產蛋後期,400天以後,部分品種360日齡以後就要適當降低飼料中蛋白質水平,以防止蛋重過大,為更長的高峰期和優秀的蛋殼質量打基礎。
3)氨基酸對於高產蛋雞,蛋氨酸水平可以顯著影響蛋重,在能量滿足的前提下,隨著日糧蛋氨酸水平的增加,蛋重呈直線上升。一種或者多種氨基酸含量不足與比例不平衡均會導致產蛋量和蛋重下降,隨意減少氨基酸的新增量會同時影響產蛋量和蛋重。值得注意的是:體重是影響產蛋初期蛋重的關鍵因素,蛋白質和氨基酸對產蛋初期的蛋重影響較小。
4)某些營養元素日糧維生素B、膽鹼,甜菜鹼不足,會妨礙蛋氨酸的利用,從而增加蛋雞對蛋氨酸的需要量增加,如果此時恰巧蛋氨酸不足時也會影響蛋重。
5)不飽和脂肪酸加油可以改善飼料適口性,促進採食。新增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提高蛋重和蛋雞體重。豆油是對增加蛋重最明顯的油類。夏季高溫季節,日糧中新增1.5-2%的油脂,可明顯改善產蛋率和蛋重。
值得注意的是:假設有一種脂肪酸不足時,肝臟就必須利用澱粉去合成它,所以,如果能夠提供和蛋雞營養更為匹配的多種脂肪酸,會給產蛋率和蛋重提升增加更多的動力,並且更有利於維護肝臟功能和肝臟健康。
6)採食量在飼料營養濃度相對穩定穩定的前提下,產蛋雞的採食量越大產的蛋也就越大,反之採食量越小所產的蛋也就越小,提高採食量的辦法還有飼料添加發酵菌液,發酵辣椒粕。
4、環境與管理
1)環境溫度溫度對蛋重的影響最為直接,一般來講,夏季蛋重較小,冬季蛋重往往會偏大。雞舍內溫度超過27℃,每增加1℃,蛋重減少0.8%,如果採取的措施不當,不止蛋重會有影響,產蛋率也會不同程度下降;當然溫度太低了,也會引起代謝紊亂,溫度低於10℃時,由於蛋雞本身維持需要的增加,會因為能量缺乏,蛋白質成為浪費甚至是累贅,也會降低蛋重。若希望得到的蛋重合理或者蛋重大,必須做好蛋雞的季節性飼養管理工作,把雞舍的溫度控制在19~23℃。
2)光照影響不同季節培育的蛋雞性成熟日齡不一樣,10月至第二年2月引進的雛雞由於生長後期處在日照時間逐漸延長的季節,容易早產;4月到8月引進的雛雞生長後期日照時間逐漸縮短,雞群容易推遲開產。雞群過早或過晚開產會嚴重影響經濟效益。
5、疾病和健康
1,雞群抗體水平低,免疫力低下,突然或者持續應激,某些疾病感染期或者後遺症都會使蛋重不規律;
2,飲水不足及水質不好會影響蛋重。
3,用藥不當也會使蛋重減輕。
4,胃腸道、肝臟的健康也會影響蛋的大小,這些不健康的因素會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轉運,就而導致營養的間接性缺乏,導致蛋重偏離目標。
品種選定後,如何改善雞蛋重量?
1、關注蛋雞早期的飼養管理,使後備母雞每個階段的體重都超過標準體重,力爭≥推薦體重範圍的上限,並保證包括生殖系統在內的臟器官有良好的發育,這一點至關重要。
2、滿足能量需要,並根據市場需要調整飼料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可以提高蛋重。
3、新增脂肪酸平衡的乳化油粉可以提高蛋重。
4、控制光照程式,改變開產蛋雞日齡可以調整平均蛋重。
5、關注採食量,調整飼料粉碎粒度可提高採食量,防止飼料浪費同時提高蛋重。
6、溫度較高時,調整舍內溫度利於蛋雞的採食,可提高蛋重。
7,控制好黴菌毒素,杜絕不科學用藥,維護好肝腸健康,讓每一粒營養都能夠得到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