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雞地下立體養殖模式探討

隨著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發展,肉雞養殖仍然面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養殖用地制約、疫病風險加大、雞肉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突出等。為破解制約因素,實現肉雞養殖效益提升,魯南牧工商有限公司經過反覆論證,整合配套相關生產技術,在滕州市柴胡店鎮探索實施了商品肉雞地下立體養殖專案。

一 地下立體養殖模式簡介

地下立體養殖模式,是在地下建設標準化養殖場,利用自動化裝置,採用電腦控制系統達到水、料的即時輸送和空氣淨化,同時實現環境的有效控制,提供肉雞健康生長所需的適宜環境。主要採用全封閉、全進全出飼養模式,並在地上進行農作物種植。

二 發展現狀

魯南牧工商有限公司地下養雞試點工程,場址位於滕州市柴胡店鎮園藝場。專案工程於2011年5月動工,2012年1月7日竣工。第一批商品肉雞成活率為96.76%、第二批商品肉雞成活率為97.56%,目前正在飼養第三批商品肉雞,尚未出欄。從前兩批的飼養情況看,效果比較理想,企業董事會已批准增加投資3000萬元,擴大地下養殖規模,續建12棟地下雞舍。建成後年可出欄肉雞180萬隻。

三 雞舍建設

 1 土建工程

土建工程為磚混結構,雞舍頂部採用鋼筋混凝土澆築,地面、屋面及牆體周圍做防水處理。中間設定通風道的模式,一組雞合及風道總建築面積1 573.6平方米。肉雞飼養全過程實行全進全出,密封式管理,裝置採用肉雞重疊式四層籠養,一組雞舍可批次出欄34000只。

2 設施工程

採用正壓通風方式,空氣經淨化系統進行過濾殺菌消毒,通過u型通風道控溫後,均勻供應到雞舍各部位。光照調節採用人工照明,由電腦根據雞隻的周齡和實際需要控制光照時間、強度設定。糞汙處理採用四層託糞帶定時自動清糞,日產日清,廢水和糞汙作為生產沼氣的原料。供水採用臭氧系統、活性炭、膜聯用深度處理技術進行飲水處理,情除有害微生物和雜質。供料通過在地面建立料塔,有滑道與地下喂料器相連,推動播種式喂料器自行供料。

四 效益分析

  1 經濟效益

第一批雞雞苗價格4.9元/只,飼料2991元/噸,養殖費用4.90元/只(電費0.7元,煤耗1.60元,藥耗0.46元,人員工資及折舊等),成活率96.76%,料肉比1.73:1,毛雞重5.68斤/只,胴體價13.3元/kg,純利3.72元/只,利潤11.2萬。

第二批雞苗價格4.6元/只,飼料3120元/噸,養殖費用4.50元/只(電費0.5元,煤耗O.80元,藥耗O.49元,人員工資及折舊等),成活率97.56%;料肉比1.67:1,毛雞重5.87斤/只,胴體價13.6元/kg,純利2.87元/只,利潤8.8萬。

2 社會效益

該養殖模式商品肉雞的飼養環境相對封閉,易於控制,降低了疫病發生風險,減少了獸藥使用量,提升了雞肉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有利於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出口創匯能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3 生態效益

該飼養模式地下養殖、地上種植,農牧結合,糞汙經沼氣處理或加工成有機肥後為農作物種植提供優質肥料,實現了農業生產的良性迴圈。

 五 優點和缺點

  1 優點

地下雞舍建設及地下養殖技術是一項創新技術,提高了生產效率,增加了經濟收益,具有以下優點:一是利於養殖科學管理。地下雞舍密閉性較好,肉雞飼養期間能夠避免酷熱嚴寒等災害性天氣環境的影響,減少應激,降低養殖風險。在有效利用地溫的同時,使用自動控溫、控光系統,雞舍內溫差小、溼度均衡,雞群生長環境更加安全、穩定,舒適的地下雞舍能減少能源的消耗,有效降低養殖成本。二是疫病易於防控。與傳統的地上雞舍相比,地下雞舍的生產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雞舍內的空氣環境可以人為控制,養殖人員通過緩衝間及消毒間,才能進入地下雞舍,進入雞舍內的空氣通過風道進行消毒淨化,能確保雞舍內的空氣質量,雞群發病率大大降低。三是提高生產效率。地下養殖肉雞可縮短清理及空舍期,年可出欄肉雞7批,地下雞舍採用肉雞四層籠養技術,可有效提高雞舍的利用率,較現有養殖密度增加50%以上的養殖量,肉雞籠養縮小了雞群的活動空間,減少了肉雞的活動量,可提高料肉比、縮短飼養週期、降低飼料消耗。四是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地下養殖場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做到地下養殖、地上種植,實現立體效應,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五是提高勞動效率。地下肉雞養殖模式,裝置自動化程度更高,減輕了勞動強度,減少了勞動用工,有效提高了勞動效率。

2 缺點

地下立體養殖模式的主要缺點是:土建及裝置一次性投資較大。耗電量比地上養殖大,出欄抓雞勞動量增加。

六 存在的問題

一是專案工程建設資金投入較大,除實力雄厚的企業和個人外,一般養殖場難以推廣。二是商品肉雞地下養殖模式雖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目前仍處於試驗探索階段,尚需在擴大試驗規模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查詢問題、總結經驗,方可示範推廣。

  七 發展前景

肉雞生產是一項高產高效養殖業,適宜產業化生產。隨著經濟的增長和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雞肉消費將會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實施地下養雞是推進養殖標準化、設施化、生態化,提高雞肉產品質量安全的有效途徑之一,對改變肉雞傳統養殖方式,充分節約利用土地資源,有效突破養殖制約瓶頸具有積極作用,為養殖企業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提供了新的選擇方向。

肉雞舍四季通風模式探討——夏季篇

因為當前是炎熱夏天,先與大家探討夏季通風模式,餘下的將來以後與大家繼續探討。夏季降溫,使用水簾已經為大家接受,具體原理為,熱風由於負壓作用,經過水簾進入雞舍,風通過水簾時,會帶走水簾上面的水分,使其變成水蒸氣,從而吸收大量熱量,而引起通過水簾的空氣

籠養肉雞的通風細節管理

籠養肉雞通風(其它養殖模式一樣),都是前期通風細心、小心,後期通風大膽、敢作。一、有關通風管的使用:籠養肉雞的通風和其它養殖模式的通風沒有本質區別,但由於籠養雞是立體養殖

規模化雞舍夏季通風模式探討

俗話講: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廣大養殖戶對怕的就是夏季的高溫天氣。高溫引起的熱應激不僅可以造成雞群死亡,更為普遍的是導致雞群採食量與飼料轉化率的降低,最終造成養殖效益差。鑑於此,筆者根據多年的養殖經驗對夏季降溫措施及通風模式與大家共同探討

夏季規模化養雞舍通風的模式探討

俗話講: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炎熱的夏季,廣大養殖戶對怕的就是夏季的高溫天氣。高溫引起的熱應激不僅可以造成雞群死亡,更為普遍的是導致雞群採食量與飼料轉化率的降低,最終造成

籠養肉雞通風細節管理:前期不超量,後期通風不保守,還有...

籠養肉雞通風(其它養殖模式一樣),都是前期通風細心、小心,後期通風大膽、敢作。一、有關通風管的使用:籠養肉雞的通風和其它養殖模式的通風沒有本質區別,但由於籠養雞是立體養殖

立體籠養肉雞飼養管理要點

一、分群立體養殖肉雞多采用整體育雛,當雛雞密度過大時要適時分群,確保雛雞體重均勻,第一次分群一般在12~16日齡,分群過早,由於體型太小,容易在育成籠縫隙中鑽出,還會造成空間

肉雞立體籠養的管理要點

一消毒雛雞進場前5天徹底清洗消毒,避免用火鹼等有腐蝕性的消毒液,防止裝置損壞,然後用甲醛燻蒸,並將門窗封嚴,24小時後開窗通風,此時進出雞舍的人員一定要嚴格消毒,以免破壞消毒效果,對料槽、飲水器清洗消毒,雛雞到場後,每天清掃地面,減少灰塵和雞絨毛對呼

目前疫病情況下肉雞養殖科學免疫程式之探討

一、引言目前肉雞養殖大環境已經改變,飼養密度過高,對於飼料轉化率的追求以及種雞質量的參差不齊,使得本身就相對脆弱的肉雞體質承擔了更大的壓力。目前看來,肉雞養殖抗生素的使用是必要的。實事求是的講,不使用抗生素,目前肉雞養殖成功的機率很低。但是如何在

南方肉雞腺胃炎發病調查與防控措施探討

作者:葉孟海許正金遊莉英俞炳芳(福建森寶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64000)前言:據報道,近幾年來雞腺胃炎在北方几省區發病較為嚴重,主要感染白羽肉雞、蛋雞、快大黃雞、817雜交雞等雞群,嚴重影響雞群的生產效能。從2010年開始,南方地區也陸續發現一種以雞隻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