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仔雞初次喂水喂料應注意啥?
雛雞被運到育雛舍後,稍加休息就應及時讓其飲水,特別在長途運輸後,體內水分損失較多,適時飲水可補充雛雞生理所需水分,有助於促進食慾和對飼料的消化吸收。飲水最好在雛雞出殼後12~24小時內進行,最長不超過36小時,且在開食前進行。初生雛雞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初飲時可先人工輔助使雛雞學會飲水,將飲水器均勻擺放在料槽之間,並保證每隻雛雞有1~2釐米的槽位。飲水溫度應與舍溫接近,保持在20℃左右,最好在飲水中加入適量青黴素(2000單位/只)、維生素C(0.2毫克/只)和5%~8%葡萄糖或白糖。最初幾天還可在飲水中加入0.01%的高錳酸鉀,可消毒飲水、清洗胃腸和促進胎糞排出,有助於增強雛雞體質,提高雛雞成活率。另外,要做到自由飲水,並保持飲水清潔衛生。隨著肉仔雞日齡的增加,及時調整飲水器的高度,使飲水器邊緣與雞背相近。
適時開食有助於雛雞體內卵黃充分吸收和胎糞的排出,對雛雞早期生長有利。開食時間在開水後或同時進行。在開食時,5日齡前的雛雞可將飼料撒佈在背景深色的厚紙或塑料布上,也可放在淺盤中,並增加照明,以誘導雛雞自由啄食。5日齡後可改用料槽飼餵,並隨著雞的生長,保持槽邊高度與雞背平齊,使每隻雞有2~4釐米長的槽位。雛雞開食可直接用全價料,少給勤添,任雞自由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