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飼養戶應該注意腹水症的發生
肉雞腹水症是以幼齡肉雞腹中聚集起大量的漿液為特徵的一種綜合症,主要侵害4周齡以上的肉雞,最早發生於3周齡的雛雞,該病是快速生長的肉仔雞的常發病之一。由於它能引起幼雞高達35%以上的死亡率,直接影響養雞者的經濟效益,故必須引起肉雞飼養戶的密切關注。
【發病原因】
此病誘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瞭,傾向性的看法是雞快速生長對氧的需要量過多,可又不能及時供應充足的氧所致。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雞舍通透氣不良。雞舍記憶體在大量的氨氣,當雞吸入氨氣後,呼吸系統的黏液分泌增加和呼吸道壁增厚會降低氧氣進入血液。
2、飼養密度過大。單位個體擁有的空間減小,氧氣的攝入量也減少,二氧化碳攝入量則相對增多。
3、飼餵高能飼料。生長迅速,紅細胞攜氧和營養運送作用加強,耗氧增多,導致慢性缺氧。尤以飼餵顆粒飼料者更為明顯。
【主要症狀】
病雞精神沉鬱,縮頭嗜睡,獨居一隅,羽毛蓬亂,反應遲緩,步態不穩,食慾減退,飲欲稍增加,呼吸輕度困難,胸腹部出現水腫,用手觸控可感到腹腔內有大量液體。
【剖檢變化】
胸腹部集聚大量透明清亮的液體。心臟肥大,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漿液透明,心肌柔軟、鬆弛,心房擴張,尤其右心房明顯增大;肝臟損傷、硬化,肝葉邊緣變厚;腎臟充血腫大,並有尿酸鹽沉積;胃腸道血管淤血。
【防治措施】
肉雞腹水綜合症,一般初期症狀不明顯,到產生腹水時已是病程後期,治療困難,故應以防為主,主要從改善飼養環境、科學管理、科學配方等方面考慮。
1、改善飼養環境。在確保雞舍適宜溫度的條件下,加強通風換氣,消除舍內有害氣體的危害,保證舍內有足夠新鮮空氣。隨著日齡的增長,通風換氣量也要加大,尤其是在飼養後期,更應加大通氣量,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飼養密度大小要取決於雞舍的通風狀況,防止有限的空間內因追求飼養密度而造成供氧不足。雞舍內要保持適宜的溫度,溼度大墊料易受潮,糞便在潮溼的墊料內發酵會產生大量氨氣。
2、科學配製日糧。降低日糧營養水平,肉仔雞在3周前飼餵低能日糧或高能限飼,3周齡後轉為高能日糧,可降低發病率。在確保日糧中氨基酸平衡的同時適當減少蛋白質的供食量。飼料中缺乏硒、維生素E或磷時也會導致腹水症,因此肉雞飼料中含硒量不應低於0.12毫克/公斤,維生素E也應適當增加喂量。因為硒和維生素E能使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降解,防止過氧化物對細胞膜的破壞,有保護細胞膜完整的功能,維持細胞的通透性,從而減少腹水症的發生。控制日糧中脂肪的含量,飼料中油脂含量6周齡前應保持在1%左右,7周齡出欄時不超過2%。用粉料代替顆粒料,在肉雞日糧中用粉料代替顆粒料後,腹水綜合症的發病率減低,尤其低海拔地區,最好用粉料飼養肉雞。新增脲酶抑制劑,在日糧中補加0.125%脲酶抑制劑,能使腸道內氨的濃度和脲酶的活性降低,從而使死亡率降低。
3、及時治療患雞。將病雞隔離,病雞每隻口服雙氫克尿噻6毫克,每日2次;在新育雞的飼料中按每公斤飼料100毫克的量加入維生素C,連用3日。腹水嚴重的病雞可穿刺放液,穿刺部位選擇腹部最低點,以便排出積液(每次放液量不可太多,以免引起虛脫),為防繼續感染可同時使用抗菌素。雞群一旦發生此病,應儘快消除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