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養殖:要善於在總結中發現問題
總結不是應付差事,不要自欺欺人,要善於在總結中發現問題,我們不是沒有能力去解決問題,而是常常沒有用眼、用心去發現問題,自身的價值體現就在於能解決多少問題,善於總結,直面問題,才是擔當精神。
一、雞雛概述:本批共接兩個品種,同玉919,華羽F1,都屬於817快羽品系。
1、從生產效能上對比,華羽F1比同玉919有明顯優勢,體重一致的情況下F1比919能提前五天,料肉比低0.03到0.07。
2、從抗病力上對比,本批華羽F1雞苗體質較弱,接雛後48小時才分散均勻,養殖期間雜病明顯偏多,恢復較慢,疾病易反覆發生,大群均勻度差,有明顯僵小雞,青腿雞。
3、從體型品相上對比,同玉919單胸高腿和普通817相近,華羽F1有明顯雙胸、腿短粗。
(點評)下一步提升空間:
1、對F1及919雞苗的質量把控需要從源頭重視,不然增加管理難度及產生額外費用,造成生產成本浪費。F1雙胸明顯,對銷售價格有沒有影響,需各領導重視調查,避免損失。
2、919生長速度較慢,料肉比偏高,與品種確實有一定關係,目前在雞苗方面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情況下,料肉比這一方面還需在勻料、控料及腸道保健增免方面下功夫重點關注。
二、通風管理:
結合本批天氣變化特點,由暖轉冷,整批採取時控加溫控的通風模式,用底層左三右三兩個風機各擋八留七作為起步風機,避免以前用中間一大風機風速匯聚對後端雞造成影響。隨著雞群日齡增加,逐漸穩步落格,增加基礎風機面積,迴圈週期採取1到14日齡五分制,15到25日齡四分制,25日齡到40日齡三分制,後期看情況2.5分制。養殖期間出現大幅度降溫天氣,有零下18度低溫,適度減小通風量的同時,重新啟動鍋爐輔助供暖,規避後期突然減小通風對雞群的影響。
(點評)本批通風原則:
1、棚舍結構不同(背靠背籠具、單列籠具、三層、四層)溫度、溼度、通風方式要有適當調整,包括通風面積、風機佈局、通風時間都要有所變化,通風係數做參考,但切記不能照搬。
2、隨著日齡增加,逐漸增加風機面積,逐漸減少大迴圈時間,防止長排長停導致的冷熱不均區域性受涼或區域性通風不良或前後溫差過大。
3、雞舍環境總體要求是暖而通透,並做到低溫小通風,通過煙霧試驗經常校準負壓觀察落風點,外界溫度與溼度對負壓的影響要重視,尤其是晝夜溫差超過15度時更要重視。
4、管理者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勇於學習、善於學習並學以致用,不閉門造車也不盲目跟風,會分析問題抓住管理要點。
三:防疫和用藥分析:
1、本批同玉雞苗一日齡新支噴霧和新流法腺油苗注射,華羽F1只注射新支流法腺油苗。對比零日齡新支噴霧確實對傳支免疫佔位起了很大作用,養殖過程中同玉919雖然三四天就出現零星咳嗽甩鼻後又逐漸消失的情況,但基本無傳支表現;華羽F1起呼吸道很快,而且有明顯傳支病毒表現。
2、本批在14到22天出現了很明顯的肌腺胃炎,5日齡後開始換一號料糞便就開始出現明顯過料,雞群表現產熱不足,14日齡開始出現白腿白爪弱小雞,導致淘汰率增加。隨後又新增兩個療程肌腺胃炎藥和黴菌藥,同時提高免疫力,雞群才逐漸恢復。分析原因和飼料新增新玉米(糙米)有一定關係,同時和雞苗本身的一些免疫抑制病(傳貧,隱性法氏囊等)有關。
3、本批重點仍然是滑液囊支原體的防治,呼吸道反覆不徹底,雞群中有零星呆雞,剖檢有腸道出血斑,未見其它病變的雞群必須首要考慮滑液囊支原體,雞群沒有呼吸道症狀也會出現此病,這點必須要高度重視,錯過最佳時機就會造成損失,而且用藥療程一定要足,不然很快就會反覆。
4、後期一定要關注雞群糞便情況與胃腸道健康,採取間歇式新增針對壞死性腸炎價效比高的藥物,對降低後期料肉比有明顯作用。
(點評)防疫與用藥建議:
1、下一批全場做0日齡傳支噴霧,觀察對不同品種雞苗的保護力是否全部有效。
2、肌腺胃炎的發生除了在管理上、用藥上下功夫之外,重點原因還是在飼料上,希望各位領導重視再重視,對雞群健康(尤其是免疫抑制)及料肉比的影響很嚴重。
3、滑液囊支原體要定期淨化,用藥量要足、療程要足,肉雜雞建議配合用藥。
4、腸道健康貫穿始終,定期調理及時治療,對糞便的觀察要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