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常發肝病,不瞭解這些你就會無從下手!
肝病是雞在養殖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也是蛋雞養殖業中常見病之一。近年來,蛋雞肝病多發,影響因素非常複雜,有營養性、疾病、寄生蟲和中毒等因素,痊癒後對蛋雞產蛋效能、飼養經濟效益等也產生嚴重影響,已經成為困擾蛋雞養殖業的一個重要問題。
肝臟是機體最重要的代謝解毒器官,又叫「沉澱池」、「汙水處理廠」。雞的肝臟是在器官中佔比較大的一個器官,約佔機體的 2%左右,是體內最大的實質器官。由於雞的肝臟神經系統不發達,血管密佈,同時肝臟在腹腔密閉,隱蔽性很強,很難發現其有問題,一旦出現急性死亡,即是晚期,因此肝病是最大的「隱形殺手」。
蛋雞常見肝病
脂肪肝
蛋雞脂肪肝又稱脂肪肝出血性綜合徵,本病多發於母雞產蛋高峰期及高產雞群,會出現產蛋量顯著下降,雞突然死亡。雞肝臟組織中出現大量脂類物質,肝功能受到影響,最終導致肝臟出血而死。脂肪肝與肝出血病差別較大,最主要差別是脂肪肝主要發生在產蛋雞,而且普遍發生於籠養產蛋雞,雞的腹腔明顯有脂肪堆積,然後肝臟呈現土黃色。本病多出現於 5-6月齡蛋雞,死亡率從發病開始,可達2%-4%,至10-11月齡時常致大批淘汰。
弧菌性肝炎
雞弧菌性肝炎又稱雞彎曲桿菌性肝炎,是一種細菌性的傳染病,開產前後的雞多發。發病後,肝臟呈現炎症及壞死過程,常見的肝臟病變為形狀不規則、黃色小壞死灶,散佈於整個肝臟實質內,有時候肝臟被膜下有出血區,感染嚴重的雞可在肝表面呈現出菜花樣壞死灶, 肝臟破裂出血呈現血凝不良狀態,因腹腔內常積聚大量血水,故又稱「出血病」。該病多發生於將近產蛋的或產蛋期限內的母雞。
戊型肝炎
雞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該病多發生於肉雞、蛋雞,發病雞主要表現為肝脾腫大、產蛋率下降。肝臟被膜下有許多小的出血點或壞死灶,肝臟變脆。同時伴隨脾臟腫大、脾臟表面或切面有多處蒼白色病灶。主要發病期多在夏秋季節,以140-400日齡的蛋雞多發雞,其中280-350日齡蛋雞的發病率最高,該病傳播快,病程長,7-10天可傳遍全群,病程持續數週,會造成產蛋率急劇下降或達不到產蛋高峰,嚴重影響養殖戶經濟效益。
目前肝臟疾病已經成為蛋雞養殖生產中的重要的隱形殺手;據不完全統計,每一萬隻蛋雞飼養到500日齡,因肝臟疾病導致的生產效能下降和死亡率帶來的經濟損失超過5萬元,臨床上,蛋雞的肝臟疾病重點在於預防,一旦發病,即便用最好的方案進行治療,經濟損失也已經形成,不可彌補。
防治:
選擇具有品牌影響力的健康雞雛進行飼養,最大限度地避免可對肝臟造成損傷的蛋傳疾病對雞群的影響。
選擇營養充足、配方合理的日糧進行飼餵,根據雞群不同日齡對營養的不同需求,及時調整日糧配方,避免營養過剩導致雞群肝臟負擔過重而發生脂肪肝綜合症。
給予合理的飼餵制度,避免一次性加料過多,飼料新增脫黴劑防治飼料黴變,導致雞群發生黴菌性肝炎;及時清理水線、料槽,防止細菌滋生。
飼養過程中儘量減少各種應激,定期新增多維,防止應激。
增強肝臟排毒功能,新增保肝藥可提高肝細胞活性,修復肝損傷,促進代謝,維持肝臟正常的生理功能。
中獸醫認為:蛋雞肝病的發生主要原因在於,機體正氣不足,溼熱疫毒入侵,肝氣不舒,瘀血阻絡等引起的,隨著疾病傳變,後期又易出現肝氣鬱滯、肝病傳脾及肝腎陰虧。
使用相應的中獸藥產品,可幫助肝臟進行自我修復,從而恢復肝臟的健康。新增疏肝解鬱類中藥,幫助肝臟調順氣機,恢復氣血,進而提高家禽的生產效能,保證家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