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2018年蛋雞疾病流行預判及防控要點

一、疾病流行預判

1、溫和型禽流感可能依然持續高居,做好環境控制是關鍵

根據2014-2017年監測結果可看出,2018年禽流感H9發病率可能還會處於較高態勢。因此,做好雞舍環境控制及合理的免疫,並根據養殖場現狀制定適合本場具體、可操作的生物安全措施。

2、嚴重禽流感做好當前疫苗同時,適時關注新流行毒株

目前主要控制的流感疫苗是H5Re-8和H7N9Re-1株,同時還要做好Re-6免疫;禽流感Re-7分支毒目前幾乎不活動,可降低關注度;另外要時刻關注市場疾病流行毒株及疫苗的更新情況。

3、做好新城疫全面免疫保護

目前新城疫病毒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基因VII型,臨床引起典型病例幾乎很少見,另外部分養殖場單用滅活疫苗進行免疫,儘管可產生較好的抗體水平,但很難有較好的黏膜免疫保護,難以防止強毒的攻擊,所以在新城疫免疫時最好弱毒疫苗、滅活疫苗結合使用。

4、關注滑液囊支原體陽性率變化及傳支的免疫防控

雞群滑液囊支原體的陽性率要引起關注,通過陽性率高低進行藥物預防;另外關注由傳支引起的產蛋高峰產蛋率低、產蛋不平穩、蛋殼質量差等現象;因此,對於規模化雞場應實時監測傳支的抗體水平,特別是青年雞場更應加大關注度。

5、細菌性疾病會依舊持續

隨著耐藥菌株的越來越多,細菌性疾病或將成為家禽因病致死或繼發感染致死的主要原因。

二、疾病防控要點

1、加大生物安全意識,主要就是隔離與消毒工作要完善:從上至下,從外至內嚴格執行。

2、規模化場要建立養殖場的疾病監測體系,結合養殖場實際現狀完善適合本養殖場區域免疫程式及生物安全落地措施。

3、制定完善的養殖場飲水系統清洗消毒流程,做好各階段雞舍通風和保溫工作,尤其是瞬間溫差和瞬間風速的控制。

4、注意雞舍環境控制,做好細菌性疾病和支原體防控等。

5、要以注重營養基礎、維護養殖環境、提高蛋雞體質為養殖要領。

蛋雞養殖九要點養好蛋雞不發愁

一、改變思想為什麼有些老養殖戶的雞還不如新養殖戶養的好,誠然老養殖戶有一定的養殖經驗,但是對疾病的防控以及對當前疫病的流行情況肯定不如售後技術人員知道的多,新養殖戶由於

當前蛋雞主要疾病流行特點及防控措施

目前,隨著氣溫的變化,為疾病的發生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因此建議廣大養殖戶要提高防疫意識,掌控養殖的生命線防疫。現將對有關蛋雞的兩種主要流行病的看法與大家共同分享。溫和型禽流感與大腸桿菌的混合感染臨床症狀及病理變化在臨床症狀上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秋冬季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技術要點

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在全球範圍內流行,一些國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呈明顯擴大態勢,形勢複雜。我國正處在秋冬高致病性禽流感高發季節,防控壓力大。針對當前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態

當前商品肉雞疾病防控要點

一樹立生物安全養殖新觀念1全進全出全進全出是第一生物安全措施,隔離是控制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保持一定空欄時間,做好空欄期消毒工作,對養好下批雞至關重要。正常情況下,上批雞出欄後至少要15天以上才能進下批雞,如果上批雞發生傳染病,建議間隔30天以上再進雛。

雨季腸道疾病防控要點

上期主要給大家介紹了關於夏季黴菌病發病原因、預防方案和治療措施,以減少黴菌病給養殖者帶來的經濟損失。引發黴菌病的主要因素是雞群採食發黴的飼料、接觸到發黴的墊料和被黴菌汙染的裝置,飼料在貯存過程中由於飼料垛中間部分通風不良導致飼料發熱,水線(器)消毒

近期雞群流行疾病防控措施!

冬季天氣寒冷,空氣溫度變化超出雞最適溫度範圍,加之為了保證雞舍內的溫度,通風的時間和次數會減少,這就導致了雞舍內空氣質量較差,有害氣體含量增高,很容易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發

當前傳支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方案

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各地產蛋雞群中發現了一種以產軟殼蛋和無產蛋高峰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及病原檢測,證實該病與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感染有關。調查瞭解雞場做不到

國際視角看雞病毒性關節炎的流行變化與防控措施

雞病毒性關節炎是由禽呼腸孤病毒(ARV)感染後導致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該病流行廣泛,全球性分佈。有多種疾病表現,最常見的疾病是病毒性關節炎、腱鞘炎(圖1-4),病雞常表現為跛行、單側或

全封閉雞舍冬季疫病的防控要點

疫病是養雞之大敵。雞群發生疫病不僅影響生長髮育和產蛋量,嚴重的還會引起大批死亡,對養殖朋友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冬季氣溫低,雞群呼吸道疾病頻發,做好疫病的防控工作是養雞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