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除熱應激以外,你還需要留意這些應激!
在日常的飼養過程中,雞難免會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應激反應,有些應激是一過性的,有些是致病的,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可以說雞群發生的大部分疫病都直接或間接由各種應激引起,雖然應激是機體的非特異性反應,但是不同的應激在不同的飼養階段往往會引發不同的疾病。
雞應激的危害
1、雞群在應激狀態下,不但生產效能(如日增重、產蛋率、蛋的質量和受精率等)會明顯下降,而且機體的健康狀況也會不斷惡化,抵抗力、免疫力顯著下降,許多疾病隨之發生。
2、應激使雞隻體內的蛋白質、糖原和脂肪分解加強,導致能量大量消耗,易出現高血糖、高酮體和酸中毒;腎臟血流量減少,出現尿量少而尿液比重升高等泌尿功能障礙,進而可導致內環境發生紊亂。
3、微迴圈缺血,如果應激反應持續過久則會導致迴圈衰竭,使機體的重要器官受到損害,甚至導致雞隻死亡。(例如:熱應激)
4、應激使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胃液分泌增加,同時使蛋白質合成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胃腸道上皮細胞的再生和更新,胃腸黏膜壞死現象加重,消化系統的屏障功能下降。(例如:換料應激)
5、應激反應破壞胸腺和淋巴結等重要免疫器官,導致胸腺及淋巴損傷,淋巴細胞和抗體逐漸減少,機體免疫系統功能下降。
6、採食量降低,飼料實際轉化效率降低,肉雞生長放緩,增重比例下降,雞體發育不良,免疫力降低,雞群整體發病率提升,甚至會出現不同程度肉雞死亡。
雞的應激有哪些?
1、 環境應激引起雞群發生應激反應的環境因素包括:持續的高溫或低溫、氣溫驟變、光照的不合理改變、嚴重的噪音,雞舍內空氣溼度過低或過高、氨氣濃度過高、灰塵大量集聚等,均可導致雞群發生應激反應。
2、飼養管理應激引起雞群發生應激反應的飼養管理因素包括:長時間斷水、斷料,飼料營養嚴重不均衡和飼料質量突然改變,飼養密度過高,不同日齡或批次的雞混養,鼠、鳥、狗和貓等生物的危害,捕捉、轉群、運輸和斷喙等人工驚擾。
3、疫病應激頻繁的疫苗接種、長期盲目大劑量投藥、雞群中長期存在某種慢性疾病或隱性感染等均可導致雞群發生應激反應。
應激引起的常見疾病?
(1)育雛階段發生應激,會引發雞白痢、禽霍亂等內源性感染疾病。雛雞白痢通常是由於雛雞在運輸過程中或入舍後遭受低溫應激,機體抵抗力下降,導致經蛋垂直傳播的沙門氏菌活化增殖,體內產生大量內、外毒素,常併發或繼發腸炎、敗血症、肺炎和心肌炎等疾病,是育雛階段的重要疾病之一。
(2)呼吸道上皮和腸道黏膜是雞非常重要的非特異性免疫屏障,當雞群持續處於高密度、通風不良、氨氣濃度過高和灰塵大等應激狀態下,呼吸道上皮黏膜就會遭到嚴重破壞,大腸桿菌、支原體和雞副嗜血桿菌等會乘機入侵,從而造成呼吸道感染甚至全身感染。
此外,低溫、高溫、擁擠或維生素A缺乏等會影響胃腸道上皮細胞的再生和更新,使腸黏膜屏障功能下降,球蟲、大腸桿菌和梭菌等病原體就會進一步破壞腸道黏膜並大量繁殖,常誘發腸炎甚至肝炎和腹膜炎等。
(3)應激反應會導致雞的功能性疾病。例如:過強的光照和過高的飼養密度可以造成雞的啄癖;飼料中蛋白質含量過高以及盲目加大用藥劑量等應激可以造成雞的痛風;飼料品質的突然改變或者炎熱夏季持續高溫等應激可以造成雞功能性腹瀉。
持續的應激反應使疾病越來越複雜和難以治療。在養雞生產中,許多養殖戶只注重疫病的治療,而忽視消除相應的應激原,往往導致療效下降甚至無效,最終發展成各種疾病混合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