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導致蛋雞生殖道病變疾病的防控
蛋雞養殖產蛋率的高低及蛋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蛋雞養殖場的利潤,輸卵管是雞蛋通過和組裝的重要而唯一的部位。但實際生產中由於對疾病的防控不到位,導致生殖道出現嚴重的損傷,給蛋雞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良好的生殖道往往就意味著財富。下面對傳支、減蛋綜合徵、前置吸蟲、支原體、禽流感等疾病作概括性的闡述。
傳染性支氣管炎
傳支會導致雞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發生病變,給生產中帶來極大的損失。其中生殖系統損傷導致「假母雞」一直是蛋雞養殖預防的頭等大事,雛雞感染生殖型傳支引起輸卵管發育不良、閉鎖、腺體退化形成假母雞。
產蛋雞感染往往出現蛋清如水的情況。雛雞感染日齡越早,對雞群危害越大,形成假母雞比例最高能達40%。
IBV血清型眾多,不同血清型之間交叉保護性較低甚至完全不能保護。由於病毒基因組突變和毒株間的重組,新的血清型不斷出現,使免疫預防日益複雜化。
近2年,根據分離株S1基因測序結果表明,當前我國流行的主要是基因19型QX株,基因13型491株和部分基因1型M株、基因7型TW株、基因6型。
對於傳支防控須採用活苗加死苗的防控策略,注重青年雞前期後期及產蛋期免疫頻次。弱毒活苗早期免疫是控制雞傳支的關鍵,疫苗毒株佔位產生細胞免疫阻止野毒早期感染。弱毒活苗使用建議組合方案,如H120/Ma5 491/QX株的搭配,能起到交叉放大作用,建議1日齡、7日齡、21日齡、60日齡、112日接種。但育雛期間不宜使用毒力較強的活疫苗毒株,避免造成疫苗毒引起的輸卵管損傷。對於開產雞群,每隔4-8周使用弱毒苗進行加強免疫。滅活疫苗育雛前期和開產前4周至少各接種一次,放大免疫效果作用,結合當地情況選擇流行株M41 流行株疫苗。除此,早防早控杜絕感染機會是關鍵,前8周提供適宜的環境,避免冷熱應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極其重要。有條件的養殖單位可以採用ELISA方法檢測傳支抗體水平,判斷是否存在感染,但檢測的N蛋白和傳支的主要保護抗原S蛋白無強相關性。可以在雞群80日齡的時候對死淘雞進行解剖,觀察輸卵管的發育,評估前期感染壓力。對於已經感染導致無高峰雞群,通過眼觀垂腹、洩殖腔窄,觸控腹部波動感恥骨開張小或記錄籠子產蛋數等方法對假母雞進行淘汰。
產蛋下降綜合徵
本病是由腺病毒Ⅲ群引起臨床產蛋雞尤其是高峰期前後最為明顯,以產量急劇下降20~50%及軟殼蛋、畸形蛋異常增多,病程時間為4-8周後逐漸恢復為特點的疾病。
解剖特點病雞卵巢發育不良、卵泡液化、輸卵管萎縮內滯留乾酪樣物質或卡他炎症滲出物。
本病既可水平傳播也可以垂直傳播,所以選擇從無疫區種雞場引種是首要選擇。其次本病可以感染雞、鴨、鵝及多種野鳥,杜絕多種動物種屬混養切斷水平傳播途徑是十分必要的。除此,在開產前110天左右接種EDS油乳劑滅活疫苗能起到比較好保護作用,保護期能達10個月左右。
有條件的養殖單位可以利用EDS能凝集雞鴨鵝紅細胞特性,進行HI效價檢測,未接種疫苗HI效價一般在1:8以下,接種EDS滅活疫苗後效價能達8log2或更高。
前置吸蟲病
今年前置吸蟲發病率很高,這個病是由於前置吸蟲寄生於雞的輸卵管子宮部,直腸等引起臨床上以產蛋效能下降和無產蛋高峰為特點的疾病,由於吸蟲同時破壞子宮部蛋殼腺導致軟殼蛋、薄殼蛋比例急劇增加。
解剖特點以輸卵管子宮部粘膜分佈芝麻粒到米粒大小白色顆粒或出血點,可在病變部位挑出蟲體。
前置吸蟲第一中間宿主為蜻蜓,第二中間宿主蝸牛,規模化蛋雞養殖場目前感染途徑未明確,一般業內認為,每年4-7月份暴雨季節,育成雞群採食未經高溫滅菌含有感染性幼蟲飼料原料而感染。
本病可以眼觀發現蟲體,或糞便水洗沉澱法確診。本病防控,重於有效的預防性驅蟲,在育成中後期80-120日齡進行2次以上驅蟲。有效藥物吡喹酮20mg/kg體重,連用2天或芬苯噠唑30mg/kg體重,連用2天。
支原體
支原體這幾年可謂「出盡風頭」,發病率很高,尤其是產蛋期滑液囊支原體引起的EAA,給養殖場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迫於無奈只能強制換羽。雞支原體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沒有細胞壁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對禽有明顯致病性的有雞毒支原體MG和滑液囊支原體MS。
臨床上會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滑液囊炎、龍骨囊腫、蛋殼尖端異常症等。對於該病的防控需要採用種源把控、藥物干預、疫苗接種、生物安全四方面著手。
1、種源把控,支原體可以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選擇口碑好的公司雛苗能降低感染風險。
2、 藥物干預,在國家規定允許的條件下,使用敏感藥物進行預防。常用藥物有喹諾酮類恩諾沙星,西環素類如強力黴素、金黴素,大環內酯類如泰萬菌素、替米考星等,截短側耳類如泰妙菌素、沃尼妙林等。蛋雞場可以制定事宜的藥物淨化程式,尤其是支原體發病率較高的日齡。如1日齡使用敏感藥物恩諾沙星50ppm作為開口藥,在育雛期間滅活苗裡面新增大觀林可黴100mg/kg進行注射也是常規淨化手段,青年雞期間可以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和聯合用藥增強藥效,目前比較常用強力黴素 泰妙菌素,金黴素 沃尼妙林等。針對滑液囊炎,在發病初期注射高質量的轉移因子 硫酸卡那黴素,大量的實踐證明具有非常良好的治療作用。
3、 疫苗接種是預防蛋殼尖端異常症EAA最關鍵的防控手段,支原體活疫苗目前商業化有MG-F36、MG6/85株、F株及溫和毒株TS-11株、MS-H株。一般在20日齡左右進行接種,每種活疫苗都有各有優缺點,接種後檢測ELISA抗體,若想通過血清學陽性率判斷是否存在野毒感染需要深一步瞭解疫苗株的特性。但需要注意接種活疫苗避免其他活疫苗和抗生素的影響。支原體滅活疫苗,同時MG和MS免疫,安全不散毒,體液抗體高通常也被樂於使用。免疫程式1活 1死、1活 2死、2活 2死等根據自身的場區情況制定,但滅活苗儘量使用2次效果更好。
4、 生物安全措施,全進全出,足夠的空舍消毒時間,日常帶雞消毒等是很必要的。
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H5和H7對於蛋雞養殖是防控重中之重,是養殖環節的底線。一旦發病會引起極高的發病率和致死率。臨床症狀以呼吸道出血,消化道糜爛出血、輸卵管大量粘性炎症滲出等烈性高熱敗血症狀。近年流行H5亞型禽流感血清型H5N6、H5N8、H5N1, HA基因型為2.3.4.4b分支和2.3.4.4h分支,H7N9以長三角分支為主,HA為C5基因型。
針對禽流感的防控必需選擇含有最新毒株的疫苗進行接種,免疫程式在青年時期最少接種三次滅活疫苗,推薦20日齡、50日齡、110日齡,產蛋期一般在300日齡補打一次。
建議養殖場建立HI抗體監測跟蹤程式,產蛋期抗體水平維持在9以上能起到較好保護作用。
來源:華南農大生物,作者:樑建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