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痘高發季,科學管理與有效防治的關鍵步驟
雞痘是由雞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它主要影響雞的面板和口腔黏膜,偶爾兩者會同時發生。
其特徵是在無毛或少毛區皮膚髮生痘診,咽喉部黏膜形成纖維素壞死假膜。本病通過面板或黏膜創傷感染。各種日齡的雞均可發病,死亡率可高達50%。
臨床表現
雞痘的臨床表現主要分為三種類型:面板型、黏膜型和混合型。
1、面板型:在雞的無毛或少毛區域,如雞冠、肉髯、眼皮、喙角、翼下和腿部面板等處,會出現灰白色的小結節。這些小結節很快增大並變黃,最終形成乾燥、粗糙、棕褐色的大結痂,突出在面板表面。病情嚴重時,病雞可能出現發熱、精神萎靡、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甚至導致死亡。對於產蛋雞,其產蛋量會顯著減少。
2、黏膜型:病初,雞可能表現出鼻炎症狀,如厭食、流鼻液(初為漿性黏液,後轉為膿性)和眼瞼腫脹。隨後,在口腔、咽喉、氣管等處的黏膜上會出現痘疹,初期為圓形黃色斑點,逐漸擴散並形成大片沉著物(假膜),最終變厚成棕色痂塊。這些痂塊凹凸不平且有裂縫,不易剝落。當假膜伸入喉部時,可能導致呼吸和吞嚥困難,甚至窒息而死。
3、混合型:即面板和口腔黏膜均發生痘疹,病情更為嚴重。
傳播途徑
雞痘主要通過面板或黏膜的創傷感染,而蚊蟲叮咬是本病的重要傳播媒介。此外,野鳥也可能成為本病的傳播者。
防治方案
針對雞痘的防治,需要採取綜合性的措施,包括滅蚊、環境消毒、疫苗接種和藥物防治等。
1、滅蚊與環境消毒:由於蚊蟲是雞痘的重要傳播媒介,因此需要採取有效的滅蚊措施,如清除雞舍內外的積水、使用滅蚊藥物等。同時,定期對雞舍及環境進行嚴格的消毒,以防止病毒擴散。對於病死雞,應深埋或焚燒處理。
2、疫苗接種:預防雞痘最直接有效的措施是接種疫苗。疫苗接種應在蚊蟲孳生季節到來之前進行,以確保雞群在易感期內獲得免疫力。疫苗接種方法通常為針刺法,在雞翅膀內側無血管處皮下刺種。不同日齡的雞需使用不同稀釋倍數的疫苗,並在指定日齡進行接種。接種後,應定期檢查刺種部位是否出現紅腫、結痂等反應,以確保接種成功。
3、藥物防治:對於已經發生雞痘的雞群,可採取藥物防治措施以減輕症狀、防止併發症和繼發感染。對於面板型雞痘,可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患處並剝離痂皮,然後塗抹紫藥水或碘甘油進行消毒。對於黏膜型雞痘,應小心剝離假膜並清除乾酪樣物,然後使用高錳酸鉀溶液沖洗並塗抹碘甘油或魚肝油進行治療。此外,還可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廣譜抗生素如環丙沙星、恩諾沙星等以預防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