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家禽安卡拉病的防控
近期家禽安卡拉多發,尤其是蛋雞和麻雞,「安卡拉病」是由血清IV型I群禽腺病毒引起的一種家禽疾病。1987年該病首先在土耳其的安卡拉地區暴發,故名安卡拉病,隨後在伊拉克、印度、俄羅斯等地相繼暴發了該病。典型症狀是3-5周齡肉雞、蛋雞突然死亡,主要特徵是心包出現黃色水樣或膠凍樣滲出物、肝臟腫大、質脆色淡。2012開始至2014年己形成大面積流行,2015-2016年已傳播至全國。
該病在我國己經成為一種嚴重危害養禽業發展的傳染病。由於其病變部位主要在心臟與肝臟,又稱之為「心包積水-肝炎綜合徵」。
一、安卡拉的發生與流行
垂直傳播是主因,也可水平傳播。點狀發病,接觸傳播,區域成片死亡。病毒可存在於糞便、氣管和鼻腔粘膜以及腎臟,因此病毒可經所有排出物傳播,病毒在糞便的滴度最高。水平傳播主要由於直接接觸糞便,也可由於同一場舍短距離內的空氣傳播。雞場之間可由人員、用具等汙染物的往來而傳播。多發於817、麻雞、肉雞,也可見於肉種雞和蛋雞。四季可見,以夏末秋初為最多。發病雞群多於3周齡開始死亡,4-5周齡達高峰,高峰持續期4-8天,5-6周齡死亡減少。病程8-15天,死亡率達20-80%,多在30%左右。
二、臨床症狀與剖檢變化
以心包積液、出血性肝炎為特徵,發病急、傳播快,發病家禽的特徵性症狀是無明顯先兆而突然倒地,兩腳劃空,數分鐘內死亡。其剖檢變化主要為死亡家禽有明顯的心包積水,心包呈水囊狀;肝臟腫大、質脆且充血,外觀呈淺黃至深黃色,肺臟淤血水腫。

三、實驗室診斷
樣品經 PCR 檢測,瓊脂糖凝膠電泳可見一條約1200bp 的目的條帶,而陰性對照無任何條帶,說明病料中含有Ⅰ群IV型禽腺病毒,樣品檢測結果安卡拉病為陽性。
病料PCR檢測結果
M為Marker 1-4泳道為尿囊液,7-10為病料,5-6空白對照
四、防控措施
預防方案:
建議使用速瑞達飲水或注射,有效防止腺病毒感染。
1、雛雞:1500-2000只雞/瓶;成雞(28日齡以上):800-1000只雞/瓶,飲用4-5小時,連用2天;
2、治療安卡拉注射時0.8ml/kg體重,同時保肝護腎:建議使用茯苓提取液,清除肝臟毒素,保護肝臟。
治療方案:
速瑞達,注射0.8ml/公斤體重。同時可以配合茯苓提取液修復肝臟損傷,減少傷亡數量。
速瑞達治療安卡拉時須注射使用,因為雞群一旦得了安卡拉,發病的雞飲水等會受到影響,此時如果採用飲水的方法,發病的雞會飲不到速瑞達,從而出現雞的死亡,因此治療安卡拉建議注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