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雞傳染性鼻炎多發如何應對?
傳染性鼻炎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 起的一種急性或亞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雞對本病敏感,各種齡期的雞群都有易感性,其中以13~14周齡的雞最易感,一旦發病, 很快可波及全群,發病率 可高達100%。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但以春秋冬氣候寒冷季節多見。
飼養管理不良,舍內空氣汙濁,飼養密度高,不同雞齡的雞群混養,維生素A缺乏等導致機體抵抗力降低的誘因都對本病有促發和加重作用。當併發感染其他疾病時,病情加重,病程延長和死亡增加。
病雞和康復帶菌雞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通過眼、鼻等分泌物排出病菌汙染飼料、飲水、用具、環境等,病原主要通過飛沫及塵埃而經呼吸道傳染,也可通過汙染的飼料、飲水而經消化道傳染,因此,多齡雞混養是本病蔓延和持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養殖者,多年養雞,雞群從未發生過傳鼻。
也有不少養殖者,提起傳鼻就「心驚膽戰」、因為傳鼻損失慘重。
01
傳染性鼻炎的危害主要有以下三種:第一,發生傳染性鼻炎後,如果治療不及時,會導致死淘增加,產蛋下降20%-70%。發病後需要對雞群進行治療和重新挑選,導致人工成本增加,疫苗和獸藥費用增加,致使養殖成本大幅增加。第二,傳染性鼻炎容易與其它疾病(支原體病、禽霍亂、傳染性支氣管炎、溫和型流感、雞痘、寄生蟲病等)發生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感染後,雞群病情愈發加重,會導致較高的死亡率。第三,雞傳染性鼻炎易復發、難根除。病雞和帶菌雞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而慢性雞及隱性帶菌雞是雞群中容易發生本病的重要原因,也導致了本病容易復發和難以根除。
02
傳鼻診斷的標準:
第一,雞群出現傳鼻的症狀、病變。
請注意這裡所說的是雞群,而不是一隻雞。永遠不要用一隻雞去判斷整群雞的疾病。
一隻雞腫眼或者有傳鼻症狀,不代表全群都需要處理。另外,造成腫眼或者相關症狀的問題有很多,所以不一定都是傳鼻引起的。
根據臨床症狀和造成的頭部病變,傳鼻可分為四個等級:
1 級(輕度結膜炎)
2 級(眶周腫脹和鼻竇伴或不伴結膜炎或流淚)
3級(眶周和鼻竇水腫和腫脹,鼻竇炎,鼻和眼有分泌物,眼睛部分閉合)
4 級(結膜炎伴有大量鼻腔和眼部分泌物,嚴重的眶周腫脹和竇道區域,眼瞼卡住並完全閉眼)
只有達到 2、3 和 4 級的雞才被認為是發病。
03
支原體
在一些蛋雞場,支原體(尤其是MS)問題也很嚴重,傳鼻和鼻炎混合感染,臨床表現比單種疾病更加嚴重。
支原體問題遠比傳鼻更令人頭疼。
兩者混合感染,傳鼻發病時,症狀更突出、病程延長、損失更嚴重。
呼吸道常駐病原體(如鏈球菌等)造成傳鼻機會性發病
04
方案?
沒有「神藥」,也沒有所謂的能讓你高枕無憂的「完美」方案。
如果不同批次雞群發病不止、持續不絕,往往暗示生產管理上有嚴重問題。
實際生產中,傳鼻爆發往往是以下一個或多個原因:
疫苗免疫不當。
在中國,注射滅活傳鼻疫苗仍然是最最最重要的預防手段。
生物安全問題。不能做到全進全出,場區內雞群來源複雜,隨意轉群。比如從多個青年雞場購買青年雞,或者對雞群隨意轉舍。
管理不當或劇烈應激。
通風問題、劇烈應激等會激發傳鼻,這也是為什麼傳鼻常見於秋冬季。
實際生產中,傳鼻爆發往往發生在一次劇烈應激之後。
在不同日齡雞群混養的農場,常持續發生該病。
國內商品蛋雞場很難做到全進全出,但是也應該儘量去減少批次,向這一點靠近。
05
發病怎麼辦?
發病後,無論是疫苗還是藥物,都沒有辦法將雞群中存在的病菌徹底消滅。
唯一方法是,全進全出,感染過的雞群出欄後,雞舍和場區徹底清洗消毒,然後再留下足夠長的空舍期(至少2周)。
個別有症狀的雞,可用灌服(磺胺等)或者注射(泰樂菌素、紅黴素或大觀黴素等)方式進行治療。但是感染數量多時,這項操作工作量會很大。
另外,相比IB等病毒病,傳鼻的傳播速度更慢,在籠養雞舍更是如此。發病時,往往從雞舍某一處或多處開始,隨後蔓延至整舍甚至整場,這個過程可長達數天甚至一週以上。
對全群進行藥物治療後,未感染的雞會在停藥後被繼續感染而發病。所以,發生傳鼻時,經常是「出現發病雞→藥物治療→停藥→又出現發病雞→藥物治療→停藥→又出現發病雞→藥物治療→停藥...」,反反覆覆令人頭疼。
所以,一旦雞群發病,要做好長期「戰鬥準備」。
緊急免疫是很多人推薦的方法,但是需要注意幾點。
發過病的雞無需再次免疫。
之前沒免疫過任何傳鼻疫苗的雞,緊急免疫效果很好(疫苗開始產生保護力需要2周)。
速度要快。緊急免疫視窗期很短,因此如果要做要抓緊時間,緊急免疫時使用藥物 生物安全措施控制傳播速度。
緊急免疫要選3價苗。尤其是未能確認感染的血清型之前。
⚠️育成期免疫過的雞群,再次緊急免疫,很可能看不到非常明顯的效果。所以要綜合評估。
用藥
發病後,使用藥物可以減輕發病雞的症狀、縮短病程,抑制帶菌雞,並減緩疾病的繼續傳播。
藥物治療,在育成期,首要選擇還是磺胺類藥物。雖然很多研究表明很多副雞嗜血桿菌毒株對磺胺藥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藥性,但是實際治療中,磺胺藥物(最好是複合類磺胺)還是首選。家禽的呼吸道疾病很多,磺胺有特效的也僅傳鼻。
磺胺藥物要選擇毒性小、對生產影響小的。部分磺胺藥物影響種蛋的孵化率。
恩諾沙星、多西環素、泰樂菌素、紅黴素等藥物也可以用。
如果同時發生支原體混感,泰妙/泰樂菌素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泰妙/泰樂菌素 多西環素。但需要注意的是,多西環素的停藥期較長(28日)。
商品蛋雞在產蛋期發病,選擇停藥期短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阿莫西林,但效果可能不如磺胺或者恩諾沙星),治療期間雞所產的雞蛋(有藥殘)要棄掉不能上市(種雞不受影響)。
如果在產蛋期傳鼻經常發生,除了疫苗免疫等措施外,在育成後期可適當使用中藥進行預防。
消毒
作為一種厭氧芽孢桿菌,潮溼、衛生狀況差的雞舍,是副雞嗜血桿菌理想的滋生地。
發病雞的鼻分泌物每毫升有數百萬甚至上億的病菌存在。
因此,特別是在發病初期,要加強對環境的消毒。
即使沒有發病,做好生物安全措施(隔離、清洗、消毒),也可以減少環境中的病原,阻止傳播,減小傳鼻發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