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蛋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如何正確認識?如何科學防控?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種雞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性疾病,其特徵是病雞咳嗽、打噴嚏和氣管囉音。雛雞感染髮生死亡,青年雞感染生長緩慢,產蛋雞感染產蛋率下降。繼發感染會造成大量死亡,給養殖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現根據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特徵、流行情況、臨床症狀、病理變化等進行闡述,為科學防控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的發生提供借鑑。

一、病原體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該病毒對外界條件的抵抗力不強,加熱56℃,15分鐘即可殺死,0.1%高錳酸鉀、1%福爾馬林及70%的乙醇可在3-5分鐘內殺死該病毒。在低溫下可存活很長時間,-20℃存活7年,-30℃存活17年,凍幹後4℃冰箱儲存可存活19年。由於該病毒血清型較多,有嗜支氣管型、嗜腎型、嗜輸卵管型以及嗜腺胃型,所以對該病的預防難度很大。

二、流行病學

對雞有高度致病性,不同日齡、品種、季節均易感染。該病屬於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可通過呼吸道、洩殖腔等途徑排毒,經空氣傳播,也可通過被汙染的蛋、飼料、飲水、器具等經消化道傳播。其特點是潛伏期短,一般為3天;傳播快,一棟發病,很快傳遍整個雞場,一般48小時出現症狀;發病率高,單一發病死亡率低,混感時死亡率高。

三、臨床症狀

1、呼吸器官型,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減退,體溫升高,張口呼吸,咳嗽,流鼻汁。雛雞出現症狀2-3天后死亡,可持續1-2周,產蛋雞發病多呈一過性,幾乎沒有死亡。

2、輸卵管炎型,雛雞感染後,主要侵害輸卵管,導致輸卵管發育不全,形成假母雞。開產前感染產蛋期推遲,產蛋期感染產蛋率下降,蛋型異常,蛋重較小,出現軟皮蛋,薄殼蛋,蛋清呈水樣或渾濁等。

3、腎炎型,雛雞一般發生在3-10周齡,病初症狀輕微,僅呈呼吸道症狀,數日後呈急性發作,表現為精神沉鬱,食慾減退,飲水增加,體重減輕,排水樣白色糞便,死亡增加。病後一週死亡達到高峰。

4、腺胃炎型,多與其他致病因子混合感染,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減退,消瘦,腹瀉,生長緩慢或停滯,發病率高,死亡率高。

四、病理變化

1、呼吸器官型,鼻、喉、氣管、支氣管黏膜充血、出血、水腫、增厚,黏膜表面附有黃白色黏液。嚴重的病雞氣管下段或支氣管被黃白色乾酪樣物堵塞,胸氣囊渾濁、增厚。

2、輸卵管炎型,輸卵管發育不良,細小,輸卵管管腔閉塞,壁薄呈囊泡狀,卵泡充血、出血、液化、脫落。

3、腎炎型,腎臟腫大,顏色淡,呈白色條紋狀,輸卵管內有尿酸鹽沉積,嚴重的呈心包膜,肝臟,腹壁及氣囊處均可見尿酸鹽沉積。

4、腺胃炎型,腺胃腫大1-2倍,呈球形,壁增厚,充血,乳頭水腫,基部呈環狀出血或潰瘍。

五、診斷

根據臨床症狀及剖檢病理變化作出臨床初步診斷。需做病毒分離和血清學診斷進行確診。

六、鑑別診斷

對傳染性喉氣管炎、支原體病、傳染性鼻炎進行鑑別。傳染性喉氣管炎呼吸道症狀嚴重,咳出黃白色或血樣黏液,氣管、喉頭部出血嚴重;支原體病呈慢性呼吸道症狀,主要是氣囊增厚,並附有乾酪樣物;傳染性鼻炎主要是鼻、眶下竇和氣管上部呈卡他性炎症,眼、面部腫脹,初期鼻流稀薄水樣清液,後期轉為黏性或膿性鼻汁。

七、防控措施

1、免疫控制

傳染性支氣管屬於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大的免疫控制性疫病,所以免疫是控制該疾病的基礎,良好的管理措施是輔助。傳支的毒株眾多,最好使用不同毒株擴大保護範圍。

(1)以下為推薦的免疫程式,僅供參考:

(2)免疫的核心是雞群產生均勻有效抗體。通過對免疫程式、毒株型別、免疫時機、免疫方法、免疫劑量、免疫部位、免疫數量等7方面做到準確落實,實現免疫率100%、準確率100%、有效率100%。

(3)具體免疫操作:場區獸醫根據免疫程式進行免疫時機和免疫計劃的確定。

(4)傳支與其他免疫控制性疾病不同之處在於,傳支靠體液抗體不能完全保護,需要體液免疫、黏膜免疫以及細胞免疫的綜合防控。

(5)疫苗選擇,要選擇正規廠家疫苗,選擇毒株時最好選擇當前流行的。按要求儲存好疫苗,活苗-15℃以下,滅活苗2-8℃。

2、環境控制

(1)控制應激,保持舍內溫度穩定,避免冷應激;免疫應激反應較大的疫苗和雞群轉移時,做好預案管理,可適當新增抗應激藥物。在影響採食量時,及時飼餵潮拌料刺激採食。

(2)舍內環境消毒,帶雞消毒是一種有效切斷傳播途徑的方式,既能有效殺死雞舍空氣中懸浮的各種致病微生物,又可以達到消除粉塵、淨化空氣的目的。帶雞消毒程式可每週1-2次,建議在清理舍內衛生後進行,注意活苗免疫前後三天不進行消毒;雞群發病時可以每天進行1次。消毒劑可選擇季銨鹽類、碘製劑交替使用。

(3)重點日齡段的管理

① 保證1-3周的環境穩定,杜絕早期感染。主要做好以下三點:a、保證熱源充足並穩定;b、滿足最小通風量;c、控制雞舍不同位置的溫差,重點解決低溫區補溫,保證舍內低溫區的溫度高於目標溫度。

② 6-10周通風的適宜、均勻、穩定

A、根據本地區當前季節制定本場的適宜溫度曲線,並逐漸降低舍內溫度。

B、在通風管理過程中,重點控制通風量與脫溫的平衡,在晝夜溫差大的季節,滿足夜間溫度最低時期的最小通風,並保證白天最高溫時期的體感溫度。

C、注意溫度管理的連續性,逐漸降溫,不出現大的溫度波動。

(4)空舍管理:儘可能的採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雞群淘汰後按照移、掃、衝、燒、消、幹、噴、薰八步消毒流程對場區進行徹底消毒,按照「無雞毛、無料渣、無粉塵、無雞糞、無蛋液」標準落實,切斷垂直傳播途徑。

 

八、發生後的應對措施

1、發病期間,病、健雞隔離飼養,對死亡雞隻做無害化處理。

2、發病舍在空舍期間嚴格清掃、清洗、消毒,防止批次間傳播,空舍時間不少於21天,進雞前可用甲醛42ml/m3燻蒸消毒72小時。

3、傳支造成的產蛋率沒有高峰,不產蛋或產不合格蛋的情況是永久性的,所以一旦確定雞群有傳支的發生後,要第一時間進行挑選與淘汰,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減少損失。具體挑選辦法可選用以下幾種:

(1)日常挑選:輸精過程中將無輸卵管、輸卵管異常、「大肚子」、體重輕、精神沉鬱等的異常雞挑選出來,進行分類管理。

(2)分籠標記法挑選

對單籠雞群產蛋效能逐個詳細記錄,連續4天,每天上午8點半擋蛋線不再升起,避免影響記錄資料的準確性,每天8點半之後記錄每籠的產蛋數量,記錄完畢後,分析各籠雞群每天的產蛋率變化。將備選淘汰雞的雞隻放入提前準備好的空籠內,進行單籠飼養,每天觀察記錄單籠飼養的雞隻產蛋情況,連續2天無產蛋的雞隻即可確定為寡產雞,直接淘汰。

(3)夜間觸診法挑雞

夜間觸診法集中挑選應在22:00或23:00開始,於開燈前結束。操作手法:用食指輕觸洩殖腔下0.5cm處,有硬實感則為產蛋雞,將無硬實感雞隻挑出單籠飼養,連續觀察2天有無產蛋,無蛋可判定為寡產雞或軟蛋雞,直接淘汰。

九、治療

該病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可採取輔助治療方法,補充營養,飼料或飲水中新增VC、VA,以提高雞體的抗病力預防併發症。對腎型可投用排除尿酸鹽沉積和消除腎臟炎症的藥物;對腺胃炎型可投用西藥,配合助消化及清腸消炎的藥物,還可以投用抗菌藥物防止繼發感染。

來源:智慧蛋雞,作者:王金瑞、張長寶

重新認識傳支,做好對型防控!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徵是病雞表現咳嗽、噴嚏、氣管發生囉音。病雛雞表現為呼吸困難,產蛋雞群開產推遲

再次認識雞傳染性支氣管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徵是病雞咳嗽、噴嚏、呼吸時出現氣管羅音。雛雞表現流鼻液,成年雞產蛋減少、畸形蛋增多、品質下降。以腎臟病

蛋雞傳染性支氣管的危害與防控

冬季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增強,容易破壞機體的正常規律,進而誘發雞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一、關於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對環境的抵抗力不

產蛋率無高峰、下軟蛋,一線服務專家為您解讀

近年,部分地區的蛋雞戶反饋:IBV感染商品蛋雞,導致生殖系統發育不良,蛋殼質量變差,無產蛋高峰。來自蛋雞養殖一線的服務專家,為養殖朋友介紹如何科學認識和防控傳染性支氣管炎。

冬季傳染性支氣管疾病的防控

進入冬季,晝夜溫差明顯加大,家禽呼吸道病發病率上升,尤其冬季育雛階段常發傳染性支氣管炎(簡稱傳支)。如何做好傳支疾病防控?本文將從季節特點、疾病特點、防控措施等方面進行介紹

肉雞呼吸道疾病綜合症(CCRD)防控

肉雞呼吸道疾病是由傳染性因子、營養缺乏、飼養管理不良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嚴重影響雞生產效能的疾??一、發病原因直接病因是傳染性因素,其主要致病原是雞敗血支原體、大腸桿菌、鼻氣管炎鳥疫桿菌、雞新城疫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禽流感(H5/H9)病毒、

冬季肉雞呼吸道的綜合防控

冬季是肉雞呼吸道綜合症的高發期。在冬季,鑑於雞舍保溫、通風、衛生等多方面的管理,增加了管理難度。冬季由於通風管理不佳加速了肉雞傳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疾病、傳染性支氣管炎

春季謹防家禽傳染性支氣管(IB)

本病是由冠狀病毒科,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起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症狀主要以呼吸困難、咳嗽、打噴嚏、氣管囉音和流鼻液等呼吸道症狀為特徵,產蛋雞出現產蛋

當前傳支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方案

今年上半年在全國各地產蛋雞群中發現了一種以產軟殼蛋和無產蛋高峰為主要特徵的疾病,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及病原檢測,證實該病與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感染有關。調查瞭解雞場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