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雞腸道健康失衡的原因與調控

保持肉雞腸道健康,維護其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不但能使肉雞獲得良好的生產效能,而且能有效抵禦疾病的侵襲。

肉雞腸道的健康狀況,可以通過糞便檢查來評估。腸道健康的肉雞,代謝過程中排出的糞便呈圓形、棕色,上部帶有典型的「白色小帽」狀尿酸鹽沉積,放在手上可以滾動,並保持原樣;每天排便12-16次;排出的盲腸內容物為不連續的深棕色糊狀物,通常每天排洩1-2次。如果臨床上見到下痢、腹瀉,糞便稀薄甚至如水狀,出現料糞等情況,有時出現泡沫樣盲腸糞便、橙色糞便和大灘盲腸糞便,即可定性為腸道健康失衡。

1引起腸道健康失衡的主要原因

腸道健康失衡是一個比較寬泛、籠統的概念,它可以由許多因素和病原引起,各有各的特徵。

1.1飼料與管理因素
  使用了劣質飼料,除了營養不均衡和吸收率差外,其中的粗纖維含量可能也會超標。也有的因為添加了劣質原料,破壞了腸道內環境,損傷腸粘膜乃至發病。
  肉雞飲用了汙濁的水源,會破壞雞的腸道內環境,進而發生細菌或功能性腹瀉。
  在肉雞生長的不同時期,需要更換不同的飼料。而在更換飼料時過急過快,造成飼料應激,就會引起雞的腸粘膜損傷,出現應激性腹瀉。
  環境衛生差,消毒沒做好,墊料潮溼,都很容易誘發腸道疾病。

1.2疾病因素
  (1)腸道菌群失調。肉雞腸道菌群失調,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泡沫盲腸糞便、橙色糞便和大灘盲腸糞便;雞隻可能存在「勾料」(將顆粒飼料甩出料盤),「料糞」(糞便中出現未被消化的飼料);飲水量增加。發生菌群失調時,肉雞生產效能或不受影響,或使採食量減少,進而影響生長;腳病較常見。使用抗生素藥物後,有時稀便可恢復正常,但以後的整個生長期內仍然易感,不能形成永久免疫力,病因不除,仍會復發。
  (2)病毒性因素。病毒性腸炎,多與輪狀病毒和呼腸孤病毒有關。
  (3)球蟲病。在肉雞的整個養殖過程中,球蟲病一直是最普遍的影響腸道健康和生長效率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感染球蟲後所引發的腸道病原菌感染,也是引發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
  (4)壞死性腸炎。引起壞死性腸炎的因素很多,但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是導致壞死性腸炎的一種普遍存在的厭氧性微生物。當肉雞感染亞臨床型球蟲病,飼料中澱粉和蛋白質的含量過高,使用部分小麥、大麥和燕麥等代替玉米作為能量飼料等情況下,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能在腸道中繁殖,產生毒性較強、肉雞敏感的α毒素而致病。
  (5)黴菌毒素蓄積性中毒。黴菌毒素正在逐步加重對我國肉雞的威脅。黴菌的汙染,一般多見飼料、環境的汙染。飼料汙染最常見的是玉米的汙染,其次是豆粕、雜粕的汙染,然後是食槽內的汙染和成品料的汙染。

黴菌及其毒素的汙染,對雞的各個系統各個組織都能造成損害,尤其是消化系統。如肌胃潰爛、腺胃腫大、腸粘膜脫落、腸道菌群失調等;臨床表現就是拉稀、拉不消化飼料糞便。我國養雞行業中流行的腺胃炎、肌胃腺胃炎,基本上都是由目前黴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但是,由於飼料黴變因素無法徹底排除,因而商品肉雞要經常面臨腸道不健康,消化系統功能不全的現狀。

2使肉雞擁有健康腸道的關鍵措施

2.1加強飼養管理
  確保良好的種雞營養,有助於提高雛雞的初生重和整齊度;縮小雛雞運輸時間,避免運輸過程的熱應激或冷應激;提供良好的育雛條件和高質量的育雛料;避免使用低劣的油脂和高纖維植物蛋白原料,確保雛雞階段就擁有健康的腸道。
提供優質的飼料,其中所含的各種營養成分均衡,容易被消化吸收;保障機體健康。
選擇優良水源,供給清潔飲水;遵循循序漸進的換料方式,杜絕換料應激;加強環境衛生消毒,保護好呼吸道,防止機體防禦體系的第一道門戶受損。

2.2加強墊料管理
  墊料要鬆軟、乾燥、無汙染;如果墊料的含水量太高,或者墊料表面板結,雞隻將長期暴露在溼滑和粘稠的墊料上而誘發腸道疾病。為了防止潮溼墊料變得更糟,應經常翻動或更換這些地方的墊料。此外,必須經常監控雞舍的溫度、溼度和通風情況,確保對墊料溼度的控制,確保墊料保持易散狀態。在雞舍內,必須保持足夠的最小通風量,這種最小通風量應能有效防止舍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氨氣濃度超過有害水平。
  要有高標準的飲水管理措施,每天記錄飲水量,檢查和調整水壓,防止乳頭飲水器漏水。

2.3防止黴菌危害
  平時,多用脫黴劑、黴菌抑制劑、黴菌毒素分解劑等,同時多注意腸道梭菌的感染,注意對腸道綜合徵和黴菌性腸炎的控制。

2.4控制好球蟲病
  要落實好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嚴格控制非本場人員進出,嚴格執行進出清洗消毒制度,這些人包括:運雛人員,來場檢查、免疫和稱重的服務人員和生產經理等。
  清洗、消毒和生物安全措施雖然不能有效預防球蟲病,但在減輕球蟲早期感染方面是重要的。藥物對所有種類的球蟲都有效,但存在抗藥性的問題。最近幾年,由於球蟲對一些藥物已存在抗藥性,球蟲藥的聯合使用正變得越來越普遍(比如甲基鹽黴素和尼卡巴嗪的聯合使用)。

2.5控制病毒性腸炎
  解決病毒性腸炎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是空舍期間的徹底清洗消毒和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空舍期間應對雞舍及其周邊環境進行徹底清洗消毒。大多數腸炎病毒生命力強,難以消滅,有雞隻排洩物存在時,病毒在環境中的穩定性和對消毒劑的抵抗力增強。輪狀病毒對許多消毒劑有抵抗力,包括季胺鹽類、碘製劑等,可用的抗病毒消毒劑有甲醛、過氧化氫、過氧乙酸和戊二醛等。清洗劑和消毒劑的使用必須遵循標準操作規程,確保使用正確。

3治療腸道疾病應遵循的原則

3.1消除致病因素
  主要是飼料因素和應激因素。消除應激因素,適時投喂電解多維、魚肝油和維生素C等是有必要的。

3.2消滅病原體
  主要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以病原對藥物的敏感程度,可選用喹諾酮類、多粘菌素類、氨基糖甙類等藥物。

3.3排除內毒素,保護肝腎
  一般來說中藥較為適宜,如清熱解毒類中藥等。

3.4調節腸道內環境
  抑制厭氧菌的生長,保護腸道有益菌,維持腸道的正常pH值。常用的藥物有甲硝唑、替硝唑和一些中藥。

3.5修復受損的腸道粘膜,避免重複感
  染常規用藥是補充魚肝油(維生素A),這在治療過程中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維生素A可以維持粘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修復被損粘膜,從而防制腹瀉的復發。

3.6補充電解質和維生素
  出現腸道疾病要標本兼治,不可有病亂投藥。腸道疾病腹瀉症狀為標,致病因素即病原為本,不可只為止瀉而忽略了對病原的消除;只為抗菌而忽略了對腸道毒素的排除和粘膜的保護;補充電解質和維生素,調節腹瀉造成的體內電解質失調和酸鹼平衡紊亂。只有採取積極地預防手段和標本兼治的原則,才可能最大地降低腸道疾病對肉雞的危害。

雞引起腸道疾病失衡的主要因素

1.飼料因素2.管理因素3疾病三個因素飼料因素養殖戶使用了劣質飼料,除了營養不均衡和吸收率差外,其中的粗纖維含量可能也會超標。也有的因為添加了劣質原料,破壞了腸道內環境,損傷腸粘膜導致發病肉雞飲用了汙濁的水源,會破壞雞腸道的內環境,進而發生細菌性或

肉雞腸道健康問題:原因和影響及解決方案

腸道健康是肉雞生產中最緊迫的問題之一。肉雞行業在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肉類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飼養肉雞是因其肉類生產效率高,這對於糧食自給率較低的國家尤為重要。確保肉雞

商品肉雞腸道健康問題剖析

保持腸道健康,是肉仔雞達到良好生產效能的關鍵因素。不健康的腸道狀況可導致墊料潮溼,飼料轉化率差,出欄體重不達標,均勻度差,飲水量增加、拉水樣或粘稠糞便、營養吸收不良,引起細菌繼發感染等。一、引起家禽腸道疾病的原因1、管理因素:⑴育雛條件⑵飲水管理⑶

引起雞腸道疾病久治不愈的五大原因

一、疾病因素1、腸道菌群失調。肉雞腸道菌群失調,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泡沫盲腸糞便、橙色糞便和大灘盲腸糞便;雞隻可能存在勾料(將顆粒飼料甩出料盤),料糞(糞便中出現未被消化的

夏天雞子猝死的原因找到了

夏季的養雞場裡,飼養員經常會報告雞猝死的情況,很多人只描述現象,說什麼是因為雞子運動不足、飼料營養失衡、天熱熱應激和飼養管理差等造成的。這些描述聽著好像有理是那麼回事,

雞脫肛的發生原因與防治措施

據統計,脫肛死亡率可佔雞群死亡總數的20%,多發生於開產後的初產期和盛產期,且多見於高產雞,給生產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一脫肛原因1營養失衡在產蛋高峰期日糧營養濃度過大,特別是其中蛋白質含量過大,蛋雞產蛋過大,蛋雞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致使憶門失禁而脫

家禽腸道的功能與發病原因

一、家禽腸道的功能1、消化吸收營養物質腸道健康對家禽的生長髮育有著直接的影響。一個健康的腸道能夠有效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為其生長髮育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營養。2、免疫屏障

淺談傷害雞腸道的7個原因

搞養殖的朋友都非常的清楚,如果雞的腸道好的話,雞的抵抗力就非常強,更不容易生病,更容易養!這也就是我們平時養殖的時候為什麼注重腸道問題的原因!但是導致腸道不好的問題到底是什

蛋雞腸道疾病發生原因

1、蛋雞飼養一般分為三個階段:育雛期(0-6周)、育成期(7-20周)和產蛋期(21-72周),每一階段都有換料、轉群等因素導致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的發生。育雛期由於腸道功能不健全,腸內的菌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