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蛋雞的秋季腹瀉,不是單一的腸道炎症!

通常,蛋雞的秋季腹瀉不同於夏季的水樣腹瀉,比較來說,秋季腹瀉糞便的過料少,雜色糞多,原因也比夏季的複雜,防治也更容易失誤。

據瞭解,在經歷了夏季熱應激以後,蛋雞的秋季腹瀉在開放式,半開放式,封閉式雞舍都發生,而且,許多時候,用藥物治療不理想。

為什麼呢?一個是因為自然環境的氣溫在發生變化,平均積溫降低,晝夜溫差,溼度在減小;又一個是病原微生物菌在隨著環境變化而改變繁殖數量和致病力;還有一個是雞群機體的生理代謝水準和規律由於外界的改變而處在適應調整中。

除了上述這三個廣義上的解釋外,關於秋季腹瀉的原因有輪狀病毒說,有腺病毒說,有溫度不均說,有飼糧質量說。有霍亂說,有腸毒說,也有脾胃不和說。

怎樣理解和區分原因呢?有幾種原因須考慮:

一、夏季腹瀉的延續或繼發

在夏季,產蛋雞的腹瀉最常見的原因是飲水過多,這在開放和半開放雞舍及簡易雞舍條件下,主要是由於炎熱,雞群為了抗禦熱應激而大量飲水再通過水瀉以圖機體散熱,這種水瀉屬於腸道功能一時的紊亂;還有一種是標準化雞舍的夏季水簾與風機開閉不協調,造成風冷效應過量,屬於腸道的熱傷風(所謂恆溫是不可靠的)。

這類的腹瀉通常不算重症病且呈明顯的季節性,只要不形成頑固性腸炎,是可以調治或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而自愈的。但是,這類腹瀉造成腸粘膜的嚴重脫落會持續一段時間,隨著晝夜溫差加大,風機、水簾開啟減少,外界補入的空氣溼度溫度的變化,雞群機體的應激再次起伏,消化道的適應力再度失調,本已薄弱的腸道一時難以恢復常態功能。於是,腹瀉延長或再度加劇。

這類腹瀉所導致的腸道的持續紊亂,會使得腸道自身合成某些維生素如VC、VD、VB的功能減弱或停止;這樣自身合成不足,外來的補充吸收又不充分,本以稀缺的某些維生素成份更加缺乏,進而使機體抗應激、抗病力更趨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與病毒細菌黴菌寄生蟲有關的感染增多,呈明顯的病理腹瀉。

二、用藥不對路

本來是菌群失調的,卻大劑量用抗菌素或止瀉藥;或反之,確實是患病了卻存僥倖心理,以為天氣轉涼後就會好轉,以致延誤病情。有的養殖戶聽信以人用鞣酸蛋白或飼料中摻少量高粱來止瀉,而不問腹瀉的主要原因致使病毒病加重或轉化為頑固性腹瀉就是例證。

三、雞舍管理憑老經驗

養雞人容易犯經驗主義的錯誤,以前成功的做法就會被當成一成不變的金科玉律。事實上,養殖業的情況是在不斷變化的,無論開放式、半開放式、密閉式雞舍都不會是世外桃源。按照雞的生理特點,是怕熱不怕冷耐低溫不耐高溫,進入秋季以後,會呈現自然換羽過程,羽毛漸豐,所以蛋雞舍秋季溫度的管理大多以自然溫為過渡,保溫的要求不大,通風仍是主要的。可問題是,這時的環境溫度是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晴熱乾燥和陰雨連綿時的陰溼交替出現,特別是秋分以後,入夜寒露加重,而深秋季節又是疫病逐漸高發的季節,蛋雞舍的溫度管理就不容易掌握了。

入秋以後,外部環境轉涼,可中午前後一段仍會比較熱,這時雞舍裡尤其是中間部分會有積熱在舍內,停用了風機,會使得這積熱難以散開,而傍晚至入夜後的風寒,又使得雞群機體要大幅調整來適應;再有就是,一段時間燥熱以後,陰雨連綿又導致潮溼,此時段的潮溼不同於夏季的高溫高溼,這是低溫高溼,最易誘發一些與此有關的雞病發生。

如,雞毒黴形體可長期存留於雞的體內而不發病,當氣溫、通風有大的變化時,特別是低溫高溼環境中通風不良,這種致病源就會大量繁殖引起發病。又如禽霍亂,其致病源也是在環境中大量存在的,病癒後的康復雞和無病史雞均是帶菌群體,遇到氣溫聚變、陰雨連綿、雞舍低溫潮溼都會誘發本病。在深秋季節最易發生。而且此病又是開產後更易高發。

在這樣的外部大環境中的區域性管理,每年情況都不一樣,由於忽冷忽熱,忽幹忽溼,雞群不易適應,往往是與溫度溼度有關的疾病年復一年的頻發,也可以說是呼吸道病與腸道病交替不斷,人們總是感到對這一時段的雞舍溫度把控不好,防不勝防。

四、脾胃不和

這是重中之重。許多不明原因的秋季腹瀉是機體消化道受損或失衡所致,而這種受損或失衡並不是由病原微生物致病的,這也是秋季腹瀉往往用藥很多卻難以治癒的重要原因。按照中醫理論,這種腹瀉是機體臟器中的脾和胃的配合出了問題。脾胃不和是指本來搭配協調的二者出現了對食物運化的異常,一般正常規律是脾升胃降,脾把食物消化後的精華向上傳遞,胃向下傳遞消化後的食物殘渣。

中醫講:「由於脾胃受納、運化功能失常,升降失調,脾氣不升反而下陷,則見洩瀉。」又據《明醫指掌》:「脾不和,則食不化;胃不和,則不思食。脾胃不和則不思而且不化。或吐,或瀉:…」依筆者的理解,高溫高溼環境會抑制胃脾的功能,還會造成脾胃外感寒邪或為熱邪所侵,這樣,夏季過後,受過侵害的脾胃沒能恢復過來,從中醫理論講,管運化的脾和管收藏的胃運作步調不一致了,就出現不和了。

脾胃之所以出現這種不和,還與經夏以後的雞群體質下降密切相關;也與入秋以後外界(包括密閉式雞舍)環境的氣溫、溼度、溫差的變化密切相關,以下降的體質來適應變化的環境,機體各個臟器(尤其脾胃)一時不能不走樣的照常協作運化了,腹瀉就在所難免。

外界變化是客觀的外在的,而機體臟器對外界的適應是統一的內在的,這裡機體的執行平衡是最主要的,機體健康,就能抗住外界變化的侵襲,機體羸弱,再好的環境也不保萬無一失。

在針對秋季腹瀉的防治中,有兩點要注重:

一是可以應用微生態製劑及時充足的調理腸道,促進有益菌在腸道優勢定植,確保腸道酸鹼平衡和腸粘膜的完整性;二是應用中草藥來調理脾胃,使得脾和胃都強健並且能協調運化;同時再補充蛋白、能量、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能夠糾正腹瀉的。

雞舍的管理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密閉式雞舍要在保證通風良好的狀態下,使雞群逐步適應外界補入的日漸降低的空氣,還要雞群不受冷風直吹;為防積熱,開放式、半開放式雞舍的兩端或兩側牆應在屋檐下位置安裝小型排風扇,在必要時開啟排汙排溼。

有的半開放式雞舍是以拉扇玻璃窗或百葉窗來採光通風的,這比較好操作,只是要及時關注調整開啟角度,屋外窗上沿最好設定雨搭,可以起阻擋大股賊風灌入的作用。不要總以為天氣越來越涼就要不斷捂嚴雞舍以保溫,要明瞭,雞群是在由高溫高溼的夏季向逐漸低溫高溼——低溫低溼的環境過渡,「春捂秋凍」的道理同樣適用於雞群。

總之,蛋雞的秋季腹瀉不是單一的腸道炎症,要綜合各種因素,確認主要的,兼顧次要的,要立足於夏季就開始預防,還要靠人的責任心和對新情況的及時應對來防治。

秋季養雞第一關,保障蛋雞腸道健康

蛋雞經歷高溫高溼的夏季後,熱應激逐漸減少,體質逐漸恢復,產蛋效能不斷提升,生產旺季也即將來臨。夏末入秋,溫差和溼度差異性很大,不少雞場都會出現腹瀉的問題,秋季腹瀉不同於

秋季養雞要重點預防哪些病

1、細菌性腹瀉:天氣忽冷忽熱,造成腸道調節機能差,致病微生物大量增殖,引起腹瀉。雞群精神狀態尚好,但生長緩慢,雞冠蒼白,部分雞表現為拉白色條狀或黏液狀糞便,糞中含有未消化的飼料,糞便顏色微黃,個別雞出現精神沉鬱,縮頭、頭部震顫,來回亂跑,易尖叫,然

秋季蛋雞水樣腹瀉的綜合防治

一發病情況發病雞群特徵性的症狀是拉水樣稀糞,嚴重時,走進雞舍,即可聽見哧哧的射水聲或嘩嘩的水瀉聲。發病雞群精神狀況、採食基本正常,飲水量較正常增加三分之一,水中夾雜著部分未消化的飼料,固體成份較少,顏色正常,拉稀的雞隻洩殖腔周圍羽毛較溼,蛋殼顏色

秋季雞腹瀉與夏季腹瀉的區別

一、夏季腹瀉的延續或繼發在夏季,雞的腹瀉最常見的原因是飲水過多,這在開放和半開放雞舍及簡易雞舍條件下,主要是由於炎熱,雞群為了抗禦熱應激而大量飲水再通過水瀉以圖機體散熱

秋季雞腹瀉與夏季腹瀉有什麼區別?

一、夏季腹瀉的延續或繼發在夏季,雞的腹瀉最常見的原因是飲水過多,這在開放和半開放雞舍及簡易雞舍條件下,主要是由於炎熱,雞群為了抗禦熱應激而大量飲水再通過水瀉以圖機體散熱

秋季開產蛋雞常見問題與對策

一脫肛蛋雞脫肛主要是因為育成期運動不足、雞體過肥、母雞過早或過晚開產、日糧中蛋白質供給過剩、日糧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E缺乏、光照不當或維生素D供給不足,以及一些病理方面的因素,如洩殖腔炎症、雞白?⑶虺娌〖案骨恢琢齙取?對策:一旦發現脫肛雞,要立即隔離,

蛋雞雞舍秋季通風的操作方法

我們都知道,秋季特點就是晝夜溫差大,天氣變化很大忽冷忽熱,忽幹忽溼,雞群很難適應,往往使與溫度溼度有關的疾病年復一年的頻發,也可以說是呼吸道病與腸道病交替不斷。因此,做

家禽秋季易發哪些病?如何治?

1.禽霍亂:禽霍亂由巴氏桿菌引起,是家禽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最急性型往往無任何症狀,晚間一切正常,吃得很飽,次日卻死在禽舍內,或突然倒地拍翅抽搐而死。急性病程1-2天,病禽體溫達43℃以上,尾翅下垂,飲水增多,嚴重腹瀉,口、鼻流泡沫樣液體,鴨常甩頭,稱為搖

蛋雞秋季管理注意事項

秋季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應根據秋季氣候變化和雞群狀況加強飼養管理,以提高養殖效益。一、加強疫病防治。蛋雞經過產蛋盛期後,到秋季體況差,容易發生新城疫、雞痘等傳染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