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秋季養雞要重點預防哪些病

1、細菌性腹瀉:天氣忽冷忽熱,造成腸道調節機能差,致病微生物大量增殖,引起腹瀉。雞群精神狀態尚好,但生長緩慢,雞冠蒼白,部分雞表現為拉白色條狀或黏液狀糞便,糞中含有未消化的飼料,糞便顏色微黃,個別雞出現精神沉鬱,縮頭、頭部震顫,來回亂跑,易尖叫,然後癱瘓,雞群發病率為1%左右。

防治措施:(1)隔離病雞,淘汰殘雞,清除墊料,徹底消毒。(2)注意既要保溫又要通風。(3)建議用藥方案,使用微生態製劑恢復腸道功能。平時加強雞群飼養管理,使雞群保持較強的抵抗力,做好防疫消毒工作。(4)藥物防治:常用的藥物有青黴素、金黴素、氟哌酸、四環素、鏈黴素等都有切實療效。可採用混水法、拌料法和逐只投服法給藥。對不吃不飲的病雞,應採取注射給藥法(每隻雞肌注青黴素5~10萬單位,每天兩次,連用2~3天)。(5)免疫接種:雞場若無本病流行,一般不需要接種菌苗。在流行地區接種菌苗有一定的效果。

2、雞傳染性鼻炎:雞傳染性鼻炎以鼻腔和竇發炎,噴嚏和臉部腫脹為主要特徵。較明顯的症狀是顏面腫脹,鼻腔和鼻竇內有漿液、粘液性分泌物,結膜炎,一側眼眶周圍組織腫脹,嚴重的造成失明,肉髯明顯水腫,上呼吸道炎症蔓延到氣管和肺部時,呈現呼吸困難。

防治措施:(1)接種疫苗。(2)飼養管理: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雞舍通風條件,降低環境中氨氣含量,執行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空舍後徹底消毒並間隔一段時間才可進新雞群,搞好雞舍內外的獸醫衛生消毒工作。(3)選擇磺胺類藥物治療本病,中草藥:白芷、防風、益母草、烏梅、豬苓、訶子、澤瀉各100克,辛荑、桔梗、黃芩、半夏、生薑、葶藶子、甘草各80克,粉碎過篩,混勻,為100只雞3天的藥量,即平均每雞每天42克,拌料餵食,連用9天。

3、雞痘:雞痘由禽痘病毒引起。產蛋雞群發生雞痘時產蛋率下降。雞群的食慾、精神、糞便基本正常。面板型雞痘在雞冠、肉髯等處有特徵性丘疹樣結節一痘庖,一般不引起死亡;粘膜型在口腔、咽喉有黃白色乾酪樣假膜附著,呼吸時有「嘎嘎」聲。剖檢時面板型可見區域性痘庖;粘膜型除可見口腔、咽喉的黃白色假膜外,有的在氣管粘膜亦可見痘斑。其他內臟器官均無病變。

防治措施:(1)預防雞痘,最可靠的辦法是接種雞痘疫苗。(2)保持雞舍清潔、乾燥、通風、透光,定期進行消毒。特別要做好防蚊滅蚊工作。(3)治療雞痘利用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面板上的痘痂,一般不作治療。

秋季養雞,如何做好雞舍的通風?

通常情況下,無論在實際生產中還是理論上我們一直把冬季和夏季的通風管理做為重點,均認為秋季和春季的溫度正好適合雞群生長,雞舍通風比較容易控制,只要稍微注意就不會出現大的問

可用免疫方法預防秋季雞傳鼻

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低,鼻塞症狀明顯,主要表現流鼻液,流淚;剖檢鼻腔、鼻竇粘膜紅腫或有黃色乾酪樣物。甩鼻,打噴嚏,呼吸困難。預防方法:(1)加強飼養管理:加強飼養管理對預防本病很重要。雞舍應通風良好,雞群不能過度擁擠,應防止寒冷和潮溼,多喂富含

預防「多事之秋」——秋季蛋雞的飼養管理

夏季許多蛋雞養殖場經過高溫的洗禮,蛋雞體重和產蛋效能普遍出現下降,雞體透支現象或輕或重都有存在;而立秋過後,天氣漸涼、晝夜溫差加大、日照時間縮短、蚊蟲多,雞群容易出現季節

秋季如何有效地預防雞痘的產生?

首先要進行良好的免疫,人工接種疫苗是預防本病的可靠辦法。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鵪鶉化雞痘弱毒疫苗。使用方法:用50%甘油生理鹽水或生理鹽水稀釋100倍後應用。稀釋後當天用完。用消毒過的鋼筆尖或帶凹槽的特製針蘸取疫苗,在雞翅內側無血管處皮下刺種。根據雞日齡的大

秋季養雞必備知識

蛋雞經歷高溫高溼的夏季後,隨著熱應激的減少,體質逐漸恢復,產蛋效能不斷提升,生產旺季也即將來臨。每個季節都有其自身的季節特點,尤其中國黃淮以北,四季分明,溫差和溼度都有

秋季禽流感的防制措施

秋季是禽流感的高發季節。預防家禽的禽流感必須從消滅病原、切斷傳播途徑、免疫易感動物三方面入手。平時要樹立以預防為主,綜合管理的觀念和意識。一嚴格執行和完善養殖場的經常性生物安全措施(1)生活區、生產區和汙染區三大功能區之間設立隔離帶,並實行嚴格消毒

秋季養雞第一關,保障蛋雞腸道健康

蛋雞經歷高溫高溼的夏季後,熱應激逐漸減少,體質逐漸恢復,產蛋效能不斷提升,生產旺季也即將來臨。夏末入秋,溫差和溼度差異性很大,不少雞場都會出現腹瀉的問題,秋季腹瀉不同於

秋季養雞小知識,記得收藏好

蛋雞經歷高溫高溼的夏季後,隨著熱應激的減少,體質逐漸恢復,產蛋效能不斷提升,生產旺季也即將來臨。每個季節都有其自身的季節特點,尤其中國黃淮以北,四季分明,溫差和溼度都有

養雞的管理就是管理細節(秋季養雞細節管理)

養雞的管理,就是管理細節。而養雞的第一個關鍵點就是雞舍預熱。雞舍在不預熱的情況下,也能達到想要的溫度。因此很多人都會忽視雞舍預熱的好處。一、雞舍預溫的作用1、檢測供暖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