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秋季如何有效地預防雞痘的產生?

首先要進行良好的免疫,人工接種疫苗是預防本病的可靠辦法。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鵪鶉化雞痘弱毒疫苗。使用方法:用50%甘油生理鹽水或生理鹽水稀釋100倍後應用。稀釋後當天用完。用消毒過的鋼筆尖或帶凹槽的特製針蘸取疫苗,在雞翅內側無血管處皮下刺種。根據雞日齡的大小合理調整免疫劑量。一般在接種後2~3周產生免疫力,雛雞免疫期為2個月,3周齡以上的雞為4~5個月。

在現場刺種後4~6天,抽查(約10%)雞在接種部位是否有痘腫、水皰及結痂,2~3周痂塊脫落。如抽檢的雞80%以上有反應,表示刺種成功。如果接種部位不發生反應,或反應率低,應考慮重新接種。

免疫程式:在蛋雞或種雞可在25~30日齡首免,90~110日齡二免,為了預防秋季發病,可在7月份將所有不同日齡的雞都進行一次疫苗免疫接種,能大大減少雞痘的發病。

加強禽群的衛生、消毒、管理及消滅吸血昆蟲對預防禽痘也有重要作用。

若雞場發生了雞痘感染,要採取以下的措施就好!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藥物,主要採用對症療法,以減輕病雞的症狀和防止併發症。

面板型雞痘,一般不作治療,如果發病數量較少,將病雞隔離單飼養,有必要時,可用清潔的鑷子小心剝離,傷口塗碘酊或紅汞或紫藥水。白喉型雞痘時,咽喉部粘膜上的假膜用鑷子剝掉,用0.1%高錳酸鉀洗後,用碘甘油或氯黴素軟膏。魚肝油塗擦,以減少窒息死亡。病雞眼部如果發生腫脹,眼球尚未損壞,可將眼部蓄積的乾酪樣物質擠出,然後用2%硼酸溶液或0.1%高錳酸鉀液沖洗,再滴入5%蛋白銀溶液。剝離下的假膜、痘痂或乾酪樣物質都應集中燒掉,嚴禁亂丟,以防散毒。

在飲水中或飼料中加入喹諾酮類藥物或丁胺卡那黴素或氯黴素對防止繼發大腸桿菌、敗血支原體、葡萄球菌等感染有一定作用。

在飼料中加大和補充維生素A、魚肝油等,有利於組織和粘膜的新生,促進食慾,提高禽體對病毒的抵抗力。

可用免疫方法預防秋季雞傳鼻

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低,鼻塞症狀明顯,主要表現流鼻液,流淚;剖檢鼻腔、鼻竇粘膜紅腫或有黃色乾酪樣物。甩鼻,打噴嚏,呼吸困難。預防方法:(1)加強飼養管理:加強飼養管理對預防本病很重要。雞舍應通風良好,雞群不能過度擁擠,應防止寒冷和潮溼,多喂富含

秋季養雞要重點預防哪些病

1、細菌性腹瀉:天氣忽冷忽熱,造成腸道調節機能差,致病微生物大量增殖,引起腹瀉。雞群精神狀態尚好,但生長緩慢,雞冠蒼白,部分雞表現為拉白色條狀或黏液狀糞便,糞中含有未消化的飼料,糞便顏色微黃,個別雞出現精神沉鬱,縮頭、頭部震顫,來回亂跑,易尖叫,然

預防「多事之秋」——秋季蛋雞的飼養管理

夏季許多蛋雞養殖場經過高溫的洗禮,蛋雞體重和產蛋效能普遍出現下降,雞體透支現象或輕或重都有存在;而立秋過後,天氣漸涼、晝夜溫差加大、日照時間縮短、蚊蟲多,雞群容易出現季節

秋季禽流感的防制措施

秋季是禽流感的高發季節。預防家禽的禽流感必須從消滅病原、切斷傳播途徑、免疫易感動物三方面入手。平時要樹立以預防為主,綜合管理的觀念和意識。一嚴格執行和完善養殖場的經常性生物安全措施(1)生活區、生產區和汙染區三大功能區之間設立隔離帶,並實行嚴格消毒

秋季如何管理肉雞?秋季肉雞養殖管理六個要點

進入秋季以後,飼養管理難度增大,疾病損傷更加嚴峻,養殖戶如何進行應對呢?下面分享肉雞養殖的六個管理要點,助各位養殖戶們養好雞。一、加強雞舍和配備的消毒依據雞舍和接收雞苗

蛋雞秋季管理注意事項

秋季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應根據秋季氣候變化和雞群狀況加強飼養管理,以提高養殖效益。一、加強疫病防治。蛋雞經過產蛋盛期後,到秋季體況差,容易發生新城疫、雞痘等傳染病,此

蛋雞秋季飼養三要點

人工補光。光照直接影響雞的性成熟、排卵與產蛋。秋季日照漸短,需補充人工光照,維持自然光照與人工光照總和為16小時左右為宜。調控溫度。深秋時節氣溫明顯下降,開放式雞舍要做好

秋季養雞必備知識

蛋雞經歷高溫高溼的夏季後,隨著熱應激的減少,體質逐漸恢復,產蛋效能不斷提升,生產旺季也即將來臨。每個季節都有其自身的季節特點,尤其中國黃淮以北,四季分明,溫差和溼度都有

雞場秋季通風的操作方法

大家好最近很多老鐵都在為秋季通風犯愁,小心翼翼的通風,最後雞還是不能逃脫感冒的厄運,我們該如何去做呢?我們都知道,秋季特點就是晝夜溫差大,天氣變化很大忽冷忽熱,忽幹忽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