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防制

1.呼吸系統疾病常見病症及鑑別
  1.1臨床表現
  呼吸器官受損,常引起雞的鼻炎、喉炎、氣管炎、肺炎,氣囊炎。因炎性滲出,表現咳嗽,囉音,有分泌物咳出,呼吸加快,嚴重時氣喘。
  1.2剖解變化
  因病型而異,一般呼吸器官充血,出血,瘀血、水腫,分泌物積聚,有的形成栓子(H9),堵塞支氣管,肺實變(ND、AI、高熱、高溼),氣囊變厚有纖維蛋白物沉積,似豆腐渣樣(慢呼)。
  1.3環境因素與病原因素引起呼吸道疾病的鑑別(見表1)
  雞呼吸道病除有呼吸道病理變化外,有不同病原造成的不同損害,剖解變化有其特點,可區別。
  2.呼吸系統病的防控措施
  實施預防為主,把控制應激、提高雞抵抗力、消除病原作為綜合防控措施的主要內容。
  2.1科學免疫,提高免疫力
  2.1.1選好疫苗,採用國家定點生產廠家疫苗。ND宜用Ⅳ系、克隆株30、N79。 Ⅳ系在呼吸道黏膜細胞增殖易引起呼吸道病理反應,繼發呼吸道病。 IB 疫苗 ,肉雞應防呼吸道傳支和腎型傳支。以H120 Ma株 ,H120 28/86好。491要依情況用。AI重點為 H9,要注意變異株的應用。H5依疫情定。MG以F36株好。雞痘用雞痘鵪鶉弱毒苗,弱毒疫苗飲水可配合保護劑(如免疫寶),可提高免疫保護力,還可觀察雞隻免疫效果 。用鮮奶、純奶粉也可,不可用鈣奶、硒等礦物奶。如雞群安全,不要輕易更換疫苗。
  2.1.2多次免疫時,儘量用聯苗,以減少應激。滅活苗宜在日齡稍大時免(10日齡)如新支流,注射劑量不要太大(0.3毫升),滅活苗太多不易吸收,應激也大。以甲醛作滅能劑製作的疫苗對區域性有刺激,反應大。ND採用活苗和滅活苗聯合免疫可達到優勢互補, 提高抗體水平,延長保護期。注重區域性免疫(點眼點鼻噴霧)和全身免疫(飲水),不要忽視噴霧或點眼點鼻,以提高免疫水平。使用時要保劑量,防漏免,要檢查,不要超劑量,既浪費又刺激大。弱毒苗免疫當日禁用消毒劑和抗病毒藥,也不能同大劑量抗菌藥並用,會因PH變化影響抗原活性, 降低免疫效果。養大雞時,在28日進行ND抗體檢測,依據抗體水平確定是否加免ND苗。如ND低於4log2時可免。雞群好可不免。制定好免疫程式。
  免疫要考慮:疫病流行狀況;疫苗種類;雞的日齡與出欄時間;免疫方法等進行合理安排。(見表2)
  2.2防止病原進入,嚴格消毒,清除病原,作好無害化處理
  重點抓好空舍消毒和帶雞消毒。帶雞噴霧消毒(每立方米用30~40毫升,冬季應提溫20℃以上)應不用對呼吸道有任何刺激的消毒劑(醛、氯),可用:10%雙鏈季胺鹽,帶雞消毒雞舍、水線、料糟1∶1000。10 %聚維酮碘, 帶雞消毒雞舍,水線、料糟1∶500~1000。
  空舍燻蒸消毒,選用:2%二氧化氯每立方米3毫升 鹽酸3毫升,混合使其產生氯氣,達到燻蒸消毒效果。甲醛(38%~40%)每立方米10~15毫升 等量水加熱燻蒸或高壓噴霧。煙燻劑每套(氯劑250克 助燃劑125克) 供120立方米用,燃燒產生氯氣達到燻蒸消毒效果。或煙霧彈(30%三氯異氰尿酸鈉)1桶供300立方米。2%戊二醛 0.3%碳酸氫鈉燻蒸雞舍或浸泡器具。
燻蒸消毒要密閉,進雞前要通風排出甲醛、氯氣,排出不乾淨會誘發呼吸道病。
  2.3藥物進行治療
  雞群一旦發現呼吸道疾病,應及時診斷及時治療。療程:3~5天,噴霧療法:霧滴50~80微米,噴頭離頭高20釐米,反覆幾次,保用藥劑量。飲水療法:選溶解於水的藥物進行飲水,保吸收。藥物:在無配伍禁忌下,綜合用藥。病毒性病:應用抗病毒藥如干擾素,轉移因子、 新必妥,白細胞介素, 抗病毒中藥。慢呼(CRD)如紅黴素,阿齊黴素,強力黴素,大觀黴素 林可。敗血型大腸桿菌病:抗菌藥如大觀黴素,林可黴素,磷黴素鈉(鈣),頭孢菌素,阿莫西林(藥敏為準)。黴菌毒素中毒:防止飼料發黴,一旦有黴菌毒素存在,應及時換料,並以解毒脫毒為主,防併發感染,抗菌消炎。選用黴可脫,複合生物驅黴素等解毒脫毒。抗菌藥物可選大觀黴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黴素配合,防併發感染。補充多維素,尤其維生素C,增強抗病力。輔助用藥: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 ,補維生素C。改善血循用甲磺酸酚妥拉明。減少呼吸道應激用峰膠百毒清。祛痰選溴已新,氨溴索,氯化胺,甘草素。分泌多用東莨菪礆。咳嗽重用苯丙哌林,東莨菪礆,但早期不可止咳。對呼吸系統病治療應用 「抗病毒 抗菌 祛痰」聯合用藥效果顯著。
  2.4雞舍環境調控措施
  養雞實踐表明:發生呼吸系統病多數是因環境因素控制不好造成,要重視環境控制,實現標準化規範化管理。 要養好雞,防好病,必須克服「只抓病原,不考慮不良的環境因素的影響,就病論病的缺陷」。
  2.4.1保證合適的溫度(雞背高)防寒保暖。一週32℃~33℃, 二週31℃~30℃, 三週29℃~27℃, 四周26℃~24℃,五週後保持在23℃~21℃。保持穩定,每天降0.3℃~0.4℃。後期不高於26℃,不低於19℃。22℃~24℃是最佳生產效能溫度。冬季不能低於標準溫度曲線下線3℃。看雞施溫。
  2.4.2保證合適的溼度。1~10日齡65%~70%;11~30日齡60%~65%;31~40日齡55%~60%;41日齡以後,50%~55%。極限<40%,>75%,過高過低都不可。合適的溼度有利於防止雞體散熱,對小雞有好的保溫作用。第一週溼度不足要加溼。溼度過低會影響空氣質量,按要求控制。一般溼度提高10%,相當於增加體感溫度1℃,大雞生長期不可高溼。
  2.4.3控制好空氣的質量。二氧化碳<0.15%,進雞舍不發悶;氨氣<20ppm,進舍無刺激眼、鼻感覺;一氧化碳<10ppm,雞舍無煤氣味;氧氣>19% ,舍內空氣有清新感;溼度>50%,進舍脣不幹;<75%,進舍面板無粘感,無粉塵,空氣在光照下透明無塵影。空氣質量差會誘發呼吸道病。通過適當的通風、 調節溼度來解決,應用微生態製劑控制氨氣的產生。
  2.4.4合適的密度。 密閉雞舍按不同屠宰體重計:出欄1.8千克,17只/平方米;出欄2千克,15只/平方米;出攔2.2千克,13只/平方米;出欄2.6千克,11只/平方米。網上平養和立體籠養時的密度可比地面墊料平養高出30%,可控制在30 千克/平方米。 但必保證採食和飲水位 。開放式雞舍因自然通風, 雞群密度不應超過20~22千克/平方米。密度大雞舍環境差,也影響生長。
  2.4.5冬季確保正確的通風,防受寒感冒要求:保證最低通風量,防缺氧,每千克每分鐘0.0155立方米。同時防風速過快降溫,防受寒感冒。1~3周保溫為主,適時換氣,採用橫向通風,負壓 0.05,風速小於每秒0.4米; 4 周~出欄,保溫與通風結合,採用過渡式通風, 負壓0.06~0.07,風速小於每秒0.6~0.8米。
  冬季通風方式的運用
  ① 橫向通風:指開啟側風口和側風機進行通風  。具有保溫換氣的作用。1~3周齡,雛雞日齡小、皮薄、毛細短、皮下脂肪少,不保溫,需人工保溫。此間應以保溫為主,適當換氣。採用橫向通風。
  ②過渡式通風:指由側風口 進風,開啟部分側風機和縱風機。具有保溫、通風的作用。3 周齡後的雞,日齡日漸長大,物質代謝增加,需氧量多,對溫度仍有要求,需在保溫同時,進行通風。採用過度式通風。 依不同要求,按環境溫度、存養量、體重用不同的通風量 ,要有靈活性,但必保最小通風量。 最小通風量 :為0.0155米3/千克•分,可保證雞體需氧的最低供氧要求 。
  雞舍發悶缺氧的問題:通風量不足,不能保障最低需風量導致缺氧。開風機多,開風口小,空氣進入的少,排出快,缺氧,雞舍發悶,因負壓高風速快,雞也易受涼。有的雞舍後端風口關閉,缺乏新鮮空氣,前端汙齪空氣向後,雞吸入汙齪空氣後易發呼吸道病,而且舍後端發悶。也有的雞舍上端無山牆風口,前端形成無風區,此區缺氧,發悶。
  解決:按需通風,不能為保溫而減少通風; 注意側風口面積與風機面積要匹配,風口面積:風機面積 = 3:1;為調節上下溫差,可減小靠風機的風口,但不能關閉;在上端山牆安風口、小型風機正向通風。
  2.4.6合理應用光照程式,保證光照強度。光照程式要考慮肉雞生長髮育需要 。合理的程式是:1日齡:24小時光照,30~60勒克斯;2~7日齡:22小時光照,20勒克斯;8~21日:18小時光照 10勒克斯;21天到出欄,每天增加1~23 小時, 光照10勒克斯 。按高2米、間隔4米交叉安裝,一舍三線,最好有燈罩。要常檫淨表面灰塵保持潔淨 。有窗雞舍除有寒流外,白天不用遮窗,可接受陽光照射,晚上開燈並遮窗防寒。
  在肉雞養殖生產中只要抓好飼養管理,控制好環境,減少應激,提高雞的抵抗力,消除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保持潔淨,雞病發生會減少,養雞會取得好的成績,獲得好的經濟效益。

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的防治措施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是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一種病理表現形式。我國於1972年由鄺榮祿首次報道在廣東省有傳染性支氣管炎存在,隨後絕大多數省份都有該病發生的報道,在此期間發生的傳染性支氣管炎也主要為呼吸型。1962年,Winterfied等在美國發現了致腎病變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蛋雞傳染性支氣管的危害與防控

冬季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增強,容易破壞機體的正常規律,進而誘發雞感染傳染性支氣管炎。一、關於傳染性支氣管炎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屬於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對環境的抵抗力不

蛋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如何正確認識?如何科學防控?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種雞的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性疾病,其特徵是病雞咳嗽、打噴嚏和氣管囉音。雛雞感染髮生死亡,青年雞感染生長緩慢,產蛋雞感染產

雞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的診斷技術

雞腺胃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簡稱腺胃傳支,是一種由新冠狀病毒引起的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新型傳染??994年江蘇省海安、鹽城等地首次報道,並分離和鑑定出病原;1996年在山東青島,隨後在河北、遼寧、山西等省也發現此病,只是零星發生。近幾年,由於養雞業的迅速發展,本病

再次認識雞傳染性支氣管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特徵是病雞咳嗽、噴嚏、呼吸時出現氣管羅音。雛雞表現流鼻液,成年雞產蛋減少、畸形蛋增多、品質下降。以腎臟病

傳染性支氣管的防制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世界範圍內發生,是國際獸醫局及我國規定的B類傳染病之一。由於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能夠感染所有日齡的雞,並且導致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損傷,因而現實生產中IB往往是通過呼吸道疾?⑸鱸嗨鶘

影響雞傳染性支氣管診斷的因素

很少有方法可用於傳染性支氣管炎(IB)診斷,以識別當前感染中的病毒或病毒感染後的特異性抗體反應。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選擇成功檢測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的最佳檢測方法是困難且

春季謹防家禽傳染性支氣管(IB)

本病是由冠狀病毒科,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起雞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症狀主要以呼吸困難、咳嗽、打噴嚏、氣管囉音和流鼻液等呼吸道症狀為特徵,產蛋雞出現產蛋

一例雞傳染性支氣管的診斷與控制

前言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8貌〉拇?痙絞街饕?峭ü??蔥源?荊?淙淮?拘災??苧撞《徑醞飩緄牡摯沽Σ磺浚??浯?拘約?浚?綣?恢患?蚣鋼患Ψ⒉。?~2天內會很快波及全群。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是一種以腎型

早春養雞需要預防傳染性支氣管

傳染性支氣管炎(1B)是一種急性呼吸道病,高度接觸性傳染,以氣管噦音、咳嗽、打噴嚏為主要特徵。就目前來說分呼吸型、腎型、生殖型及腺胃型傳支等。【型別】感染生殖型傳支的雞群,有呼吸道症狀,產蛋率下降,同時有軟殼蛋、變形蛋、砂皮蛋、淺色蛋和白皮蛋,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