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暑熱天氣雞隻遭受極限熱脅迫的傷害
前言:
在雞隻生長的每個階段,都有一個較窄的適溫區。處於適溫區的雞隻,維持能量的消耗少、生理代謝自穩能力強,有利於保持理想的採食量和將飼料中的能量消化/吸收並最大化用於生長/產蛋。
暑溼炎熱的桑拿天氣,導致舍內極容易偏離適溫環境,會顯著影響雞隻的舒適度、日採食量、維持消耗、行為狀態和體液環境,給養殖端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減慢肉雞的生長、減少飼料消耗量、增加料肉比、降低胸肉品質;降低產蛋率、蛋重、蛋清品質、蛋殼結構與厚度、影響精液品質和種蛋受精率。
熱應激指數=相對溼度(RH%) 華氏溫度(OF);華氏度=32 攝氏度×1.8,當熱應激指數155是臨界值、達到160-165之間,開始出現死亡。
一:為什麼需要通過增加風速來提升雞隻應對環境高溫的熱平衡能力?
炎熱季節,很難讓舍內的幹球溫度保持在雞隻的熱中性區間,需要增加雞背風速來提高雞隻通過物理途徑(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向環境中散熱的效率,才能利用風冷效應降低體感溫度並讓雞隻保持在適溫狀態。如圖1:
圖1:當雞隻處於溫涼寒熱的不同環境狀態時的熱平衡狀態對進食和能量消耗的影響
隨著舍內幹球溫度值的升高,舍溫就更接近於雞隻的體表溫度,舍溫與體溫差值的減小,讓雞隻通過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的物理散熱途徑向環境中散發熱量的速率降低了,因此需要增加雞背風速才能夠從雞隻移走相同數量的熱量。當雞背風速達到一定的數值後就會達到有感散熱的極限,這時體熱就開始在雞隻體內聚積。
但是,如果因為雞舍結構和裝置因素而導致舍內的實際風速沒有達到風冷效應的最大有效風速時,雞隻就會被迫的更早進入到更多的依賴無感散熱的程序當中,加劇了對雞隻的熱損傷。
雞舍內不同地點的風速有差異,通常情況是雞舍中間的風速要大於雞舍兩側的風速,雞舍上方的風速要大於雞舍地面的風速。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從雞舍頂部沿著三角垂直向下每隔8-9米臨時性安裝擋風垂簾,以提高雞舍內雞背高度的風速。
二、乾熱氣候條件下,對風機配置數量不足禽舍的補充降溫措施:
溼簾、舍內噴淋、雞隻呼吸道蒸發散熱,都依賴於環境相對溼度較低的狀態,每蒸發1毫升水可以將540卡的顯熱轉化為潛熱。
在雞隻熱喘息之前通過舍內配置的噴淋系統淋溼羽毛以提升雞隻的風冷效應指數,設定舍內定時噴淋以增加水分的蒸發移走舍內聚集的熱量,增加雞隻的舒適度,但難以應對溼熱高溫天氣的降溫需求。如圖2:
圖2:風機配置數量不足的禽舍,在低溼條件下的舍內噴淋降溫效果
三、當炎熱天氣傍晚的露點來臨時/或高溫高溼的暑熱天氣處於高溫時段:
雞隻體內蓄積的熱量越多,依賴於呼吸道蒸發散熱的佔比越高。如圖3:
圖3:適溫狀態和熱蓄積狀態下體熱散發方式佔比的遞進變化
但是,呼吸道水分的蒸發效率受到舍內相對溼度變化的顯著影響,隧道式通風模式下、未啟動溼簾時、風機遠端到近端的舍內相對溼度逐漸遞增,越靠近風機近端,呼吸道水分的蒸發效率越低;啟動溼簾時,舍內溼度變化狀態差異顯著,雞隻蒸發散熱的效率受到抑制,當傍晚露點來臨時,通風級別隨室內溫度的下降而降低,此時由於雞隻通過呼吸道蒸發散熱的效率會受露點的抑制,可能加重該時段的熱應激。
四、暑溼高溫天氣對中後期的肉雞和處於產蛋期種雞/蛋雞造成的傷害:
暑溼高溫天氣導致外環境中的相對溼度接近於飽和狀態,外界相對溼度大於85%時溼簾不再起作用,舍內過高的溼度,也讓處於極限熱脅迫狀態的雞隻的無感散熱能力受到很大的抑制,這讓產熱量高的大日齡肉雞和採食量高的產蛋期的種/蛋雞,體熱散發更加困難,面臨熱平衡調節的雙重壓力下的雞隻容易遭受到極限熱脅迫的損傷,一旦發生熱衰竭,就會造成雞隻大量死亡。
小結:
1.做好禽舍的保溫隔熱,規避外界輻射熱對舍內高溫的負面影響。
2.配置可達到最大有效風速的風機數量/在溼熱天氣到來之前做好垂簾。
3.養殖後期的肉雞/產蛋期的肉種雞和蛋雞,要制定暑熱氣候條件下避免雞隻暴露於極限熱脅迫狀態下的通風降溫預案。
4.加強發電裝置、通風裝置、供水裝置的精細檢修和備份。
5.做好抗熱應激產品的儲備、並跟蹤天氣預報適時飲水投藥。
6.肉雞出欄時機要選擇夜間涼爽時段、出欄捉雞前最好噴淋溼透雞隻的羽毛以避免捉雞裝籠後出現大量熱衰竭死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