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髙溼天氣養雞常見病和管理事項
夏季雨水較多,多雨的夏季溼度易達到飽和狀態,且容易出現持續高溫天氣。這樣的環境對肉雞的生長和蛋雞產蛋都極為不利。因此,改善管理、調節環境,合理配料,以減小暑熱應激是使雞生長好,產蛋多,增加經濟收入的關鍵。
多雨夏季養雞多發病
雞病防治的重點是腸炎、球蟲病、麴黴菌病和應激病。
1、球蟲:夏季雨水多,飼養環境潮溼,不管是籠養雞還是地養散養雞,一般10日齡之後的雞就會爆發球蟲病。
小腸球蟲:糞便為爛西紅柿糞便,發稀,解剖腸道有針尖大的出血點;
盲腸球蟲:最典型的糞便就是拉血,好多血,爆發急性盲腸球蟲易造成雞群死亡量高。
2、雞中暑:夏季高溫天氣,尤其是南方,最高可以達到三十五六度,這時候雞群容易中暑,採食量下降,精神沉鬱,大群產生熱應激,嚴重的會導致雞群死亡。這時候可以在飲水中加入藿香正氣水,含冰片的新增劑,維生素C,小蘇打等等,都能有效降低雞群熱應激,緩解雞群的死亡。
3、新城疫:新城疫也是老百姓常說的雞瘟,主要明顯的表現是雞群拉稀白綠糞便,精神沉鬱,雞冠發紫,雞群癱腿,部分伴有吐水症狀。急性新城疫死亡量很高,建議平時注射新城疫疫苗,尤其是散養雞,也要加強雞群飼養管理和環境控制。
4、腸毒綜合徵:腸毒綜合徵在這個季節也是高發的,常表現為拉爛西紅柿糞便,稀黃糞便,過料,雞群尖叫,瘋跑都是腸毒的表現症狀。可以用「白頭翁口服液」進行治療,同時拌料或飲水加魚肝油修復腸道粘膜!
5、雞群黃麴黴毒素中毒:夏季高溫高溼,如果平時不注意控料的話,就容易造成飼料黴變,病雞拉稀,長期用腸炎藥治療效果不好,腎臟衰竭死亡,所以夏天更要注意飼料的儲存,注意不要黴變。
6、禽霍亂:雞霍亂,主要是巴氏桿菌感染造成的急性傳染性疾病,爆發死亡量高,尤其是在春夏季節,夏季高溫高溼悶熱,最容易發病,病雞解剖主要是肝臟有密集的白點,病雞排黃綠糞便,一旦發病很難根治,最好的方法是預防,白頭翁口服液對腸炎、球蟲、霍亂都有極好的預防效果,並且發病期間做好消毒防疫。
飼養管理注意事項
1、防雷雨與防潮:無論哪個品種的雞都很怕潮溼,雞更喜歡在乾燥的環境中生活, 下雨天要特別注意不要讓雞直接淋雨,淋雨容易讓雞感冒,引起流感。
在多雨的季節裡,因空氣溼度大、通風少,很容易讓雞舍黴變病菌增加,雨天有利於多種病原菌的繁殖,使雞群發病。所以,飼養管理要特別精心。
2、注意對雞舍通風:雨天空氣多汙濁,雞舍內的溼度較大,所以更要加強通風,及時用排氣扇將雞舍內的汙濁有害氣體和飽和水氣及時排出。
3、適當控制雞的飲水量:由於雞舍內溼度過大,容易抑制雞體的水分代謝,如果飲水量過大,就容易引發腸炎,雞群如果拉稀多,會不斷地加大雞舍內的溼度,使病情蔓延。因此,在雨季要適當控制雞的飲水量,並及時排出運動場所上淤積的雨水,避免雞群飲了髒水後感染髮病。
4、提高飼料營養,少喂勤喂:儘量做到當次投喂的飼料當次吃完,以免雨水或爛泥將飼料汙染,剩料也要及時清除,以保證清潔衛生,防止雞群「病從口入」。
5、做好消毒工作:在多雨天氣裡,多種病菌、病毒在潮溼的環境中極易滋生繁衍,故需加強消一般在潮溼的天氣中我們不採用噴霧消毒,為了不加重雞舍內的溼度,正確的做法是:提高消毒液濃度。
幾個細節需注意
1、檢查:要注檢查雞舍的密閉性,在屋頂漏雨的地方用水盆接住,雞舍的牆角有漏洞的地方,要採取一定的防水措施,避免養雞場滿地雨水!意檢查雞舍內漏雨情況,及時防水。
2、進風窗:小窗加設防風防雨罩防止雨水灌入雞舍,對於傳統大窗雞舍必要時要將雞舍的側窗關閉,或者把側窗角度關小,防止雨水進入雞舍、打溼雞寶寶!
3、清掃:高溼環境使得細菌病原更容易滋生,所以要注意打掃雞舍的衛生,做好雞舍周圍的除草、除蟲工作,保證雞舍環境衛生乾淨,避免病原接觸雞群!
4、防風:抓緊畜禽圈舍排水加固,加固老舊建築物,拉好捲簾,防止風大掀翻禽舍屋頂。
5、防潮:暴雨來臨,對於密閉養殖的禽舍需提前關好門窗。如果持續下雨超過10天,潮溼環境容易導致飼料黴變。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儘量減少舍內作業用水,並及時清除糞便,以減少水分蒸發。如果發現黴變的飼料要及時清理,此外也可減少每次飼餵量,等到料槽內的飼料吃完之後再上料!
6、防雷雨應激:一是物理方法:關好雞舍的門窗,拉好捲簾,防風防雨;將雞舍內的燈開啟,以減少閃電造成光線忽明忽暗。
二是飲食調節:增加維生素供應量,按照2倍常規劑量新增多維;有條件的話可新增一些緩解應激反應的中藥提取物。
7、防人為應激:在給養禽場照明時,注意不能把燈光調得太亮,否則會造成新的應激。
結語
在飼餵方面,易應激期間的飼料最好比平日更適於消化,不必加過量的蛋白飼料,蛋雞要注意補鈣。注意合理的養殖密度,保持禽場乾燥清潔,做好日常管理,雞群的日常行為應加強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