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雛雞的「開水」給對了嗎

初生雛雞的第一次飲水稱之為「開水」

水對於剛出殼雛雞發育有著積極促進作用。首先,在雛雞剛出殼後,卵黃囊內的卵黃尚未被吸收完全,如果能夠有效利用卵黃囊內的營養物質,可以促進雛雞發育。做好飲水工作,可有效促進卵黃內物質被吸收利用。其次,雛雞運輸過程中,會導致雛雞部分水分流失,而及時補充水源,對於雛雞維持機體正常發育也非常重要。最後,當雛雞進入育雛舍內,一般舍內溫度較高、氣候較為乾燥,加上雛雞排洩會導致體內水分大量流失,因此非常有必要、有目的地補充水分,維持機體平衡,預防脫水症的發生。

雛雞入舍後即可「開水」,如果是經過長途運輸到達的雛雞,需讓雛雞休息2小時左右再開水。一日齡雛雞的飲水量不大。給它們提供新鮮的飲水非常重要:水是它們最先攝入的營養。雛雞到達前在準備新鮮的飲水,這樣能確保雛雞在入舍時喝到的水仍然是新鮮的(但不冷)。

1、水的溫度與配方

第一週飲涼開水,水溫在19~24℃為宜,水溫過低,雛雞飲後扎堆,水溫過高雛雞不愛飲水。其他季節使用25-28℃的飲水。水溫達30℃時,飲水量減少30%,水溫達35℃時,飲水量減少60%,水溫達40℃時,飲水廢絕,為了刺激飲欲和補充能量,可在水中加入葡萄糖或蔗糖(濃度為5%~7%)。對於長途運輸後的雛雞,在飲水中要加入口服補液鹽,有助於調節體液平衡。

2、確保雞喝清涼、清潔飲水

①使用水盤時,需每天換水4-6次;

②為了確保乳頭內的水保持低溫,建議在水線末端用塞子堵塞後,插入輸液管讓其長流水。

3、從飲水看雞群

初飲時,至少要保證每100只雞有1個2升-3升的飲水器。飲水量要嚴格控制,一般為採食量的2倍。同時,隨著雛雞日齡的增加,飲水量也會逐漸增加。如果期間飲水量突然發生變化,很可能是疾病發生的前兆。飲水增加、採食減少,可能是球蟲病、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法氏囊、腹瀉性疾病等等。

雛雞為什麼要先飲水後開食

初生雛雞的第一次飲水稱之為開水,雛雞入舍後即可開水。正常情況下,開水後就不能再斷水,雛雞所需要的飲水應接近體溫,不可飲涼水,以免涼水一激,體溫驟降而發病,更不能斷水,防

為何不能用涼開水稀釋疫苗

為保證疫苗發揮應有的效用,必須使用合適的稀釋液。一般的弱毒(菌)疫苗用生理鹽水稀釋液。不能用涼開水來稀釋疫苗是因為:1、涼開水能降低疫苗的效力。涼開水複雜的理化性質決定了它不適合作為疫苗稀釋液,因為弱毒苗的核心物質是它所含的弱毒細菌或弱毒病毒,它們都

糖水在雛雞的用處

雛雞的腸胃十分脆弱,所以在開食,開水的時候要特別的注意。一、雛雞出殼後從出雛室轉入育雛室,先用5%~8%紅糖水加維生素C飲水,再開食,之後連續飲用3天,可促進卵黃的吸收,減少發病

雛雞初次飲水知識

雛雞第一次飲水為初飲,初飲一般越早越好,48小時之內必須飲上水。雛雞進入雞舍後應及時先給飲水再開食。初飲時必須要讓所有雛雞迅速飲到水。調教讓雛雞儘快學會喝水。供雛雞飲用的水應是18~20℃的溫開水,切莫用低溫涼水。水盤要放在光線明亮之處,要和料盤交錯安放

雛雞的第一口水,該怎麼喝?

初生雛雞的第一次飲水稱之為開水水對於剛出殼雛雞發育有著積極促進作用。首先,在雛雞剛出殼後,卵黃囊內的卵黃尚未被吸收完全,如果能夠有效利用卵黃囊內的營養物質,可以促進雛雞

怎麼治療病雞的雞痘?

1、免疫接種痘苗,適用於7日齡以上各種年齡的雞。用時以重量鹽水或冷開水稀釋10-50倍,用鋼筆尖(或大針尖)蘸取疫苗刺種在雞翅膀內側無血管處皮下。接種7天左右,刺中部位呈現紅腫、起泡,以後逐漸乾燥結痂而脫落,可免疫5個月。2、搞好環境衛生,消滅蚊、蠓和雞蝨、

拌料免疫法治療雞球蟲病

該法操作簡單,易掌握。自養場目前使用此法,但應注意噴霧及拌料均勻,如不均易造成副反應。具體操作方法是:(1)每瓶疫苗(1000頭份/瓶)用1200毫升的涼開水稀釋;(2)稀釋後的疫苗懸液倒入乾淨的農用噴霧器中或加壓式噴霧器中。(3)每1200毫升疫苗溶液噴料16斤,把球

小雞疫苗免疫滴入法有哪些要點?

滴入法可分為滴鼻法、點眼法,適用於弱毒苗。將稀釋後的疫苗,用滴管或專用滴頭滴入小雞鼻孔或眼內,每隻雞滴1~2滴,每滴約30微升。注意的事項採用滴入法應注意的事項:1.疫苗的稀釋液可用涼白開水、蒸餾水或特定稀釋液。滴入時,把雞的頭頸提起,呈水平位置,用

小雞疫苗免疫滴入法的注意事項

滴入法可分為滴鼻法、點眼法,適用於弱毒苗。將稀釋後的疫苗,用滴管或專用滴頭滴入小雞鼻孔或眼內,每隻雞滴1~2滴,每滴約30微升。注意的事項採用滴入法應注意的事項:1.疫苗的稀釋液可用涼白開水、蒸餾水或特定稀釋液。滴入時,把雞的頭頸提起,呈水平位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