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關於育雛的11條標準

1、如果雞舍內溫度均勻,張口比例越小越好。

2、如果是雞舍內溫度不均勻,原則上是溫度最低的地方,雞不受涼為原則。

3、低溫育雛不一定好,但及時脫溫,一定支撐好指標。

4、捂著,張口比例高,是不可能有最佳指標的,因為有一部分雞不舒服。

5、雞表現張口一定是不舒服,這點毫無疑問。

6、雞舒不舒服,不會說,但雞張口,就是告訴你我:我體感溫度高啦,不爽。

7、所謂以雞為本,就是要學會讀懂雞的生理行為學和病理行為學。

8、就像人一樣,舒服的時候,肯定不會用張口呼吸來表示。

9、雞感覺熱的時候,會有很多表現,不僅僅是張口呼吸,站立、均勻分散、翅膀張開、飲水增多等等。

10、雞全不張口,一般人做不到,因為這有受涼的風險;雞全張口更危險,這離熱死雞不遠啦。

11、好的料比,一定是張口比例很小的時候。

料肉比也有相對性,這要看飼料營養設定和飼料價格;

還要看雞的採食量、生長速度,毛雞和飼料的比價等等!

帳是算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

飼料消化吸收部分,減去維持需要,才是生長需要。

育雛期溫度標準及溫度控制原則

一、育雛期溫度標準參考:二、溫度控制原則:1、入舍前,育雛內溫度不低於34℃,保證雞雛入舍後在0.5小時內散開。2、入舍後,看雞施溫,根據雞群表現進行溫度調節,而不僅僅是溫度計

肉雞管理的標準

1強化管理採取全進全出制,即放養同一日齡的初生雛,經過飼餵後同一天全部出欄。要注意環境因素,保持雞舍安靜,合理確定飼養密度,防止出現應激。要及時消除墊料,防止發黴。要及時做好滅鼠工作,防止雛雞意外傷亡。2控制溫度溫度對育雛至關重要。一般要求在育雛

肉雞籠養管理技術

1、採取分階段擴群籠養,即飼養期前21d小區域集中育雛,節約供暖費用,21d後逐步擴群。2、根據籠養肉雞營養需要,研究設計相應的飼料配方,滿足在高密度籠養條件下生長髮育的需要。飼料配方的維生素比地面平養標準平均提高20%,適應籠養肉雞需要。3、育雛期雞籠前網

肉種雞晚產的原因

一、體重控制不當育雛期體重沒有達標,導致骨骼發育不良及羽毛髮育不好,致使雞群對光照刺激不能產生良好的反應;10周齡後對超重雞群強行通過少給料拉回標準體重;10周齡後的周增重不達標;17周齡後,實際體重與標準體重相差5%以上,導致性成熟不均勻;為了片面追求

籠養種雞營養標準

營養標準均根據平養肉種雞的生理需要,還沒有統一的籠養標準。籠養雞活動少,能量需要也相對減少,每日採食量比平養標準要少35克,維生素和礦物質需要增加。因此,設計配方時能量可採

蛋種雞產蛋期的體重管理

要實現蛋種雞群產蛋階段產蛋率週週達標的目標,首先要做好體重管理,維持最佳產蛋的體重標準,以最大限度發揮雞群的生產效能。一體重標準產蛋高峰期體重標準:標準體重50g,均勻度80%;產蛋中期體重標準:標準體重100g,均勻度80%。產蛋後期階段體重標準:標準體

標準化雞舍通風存在的問題

通風在標準化雞場十分重要,目前標準化雞舍多為封閉式養殖,為保雞舍內空氣新鮮,有足夠的氧氣,排出有害氣體、溼氣、灰塵,保持舍內環境潔淨,通風系統的設定是最重要的。正確使用

蛋雞飼料中維生素新增標準

在蛋雞飼料中維生素的新增含量都是有規定的,養殖戶還需按其標準新增含量進行新增。蛋雞每公斤飼料中維生素A的適宜含量為4000國際單位。當投喂量超過飼養標準時,即可引起母雞維生素

標準化雞舍的溫度調控措施

在規模化養殖興起比較集中的山東、遼寧、江蘇等地,標準化或半標準化雞舍的硬體操作管理已經成為許多養殖場效益高低的重要環節。人們逐漸認識到,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下,要想取得好的生產效益,要想健康養雞養健康的雞,必須把舍內環境控制運作好,而雞舍的通風和溫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