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育雛期溫度標準及溫度控制原則

一、育雛期溫度標準參考:

二、溫度控制原則:

1、入舍前,育雛內溫度不低於34℃,保證雞雛入舍後在0.5小時內散開。

2、入舍後,看雞施溫,根據雞群表現進行溫度調節,而不僅僅是溫度計示數。

---雞雛均勻分佈,說明溫度合適;

---雞雛聚集於熱源附近,可能溫度低;

---雞雛遠離熱源,其中部分雞隻垂翅,張嘴呼吸,可能溫度高;

---雞雛聚集於雞舍某個角落,可能有賊風;

---雞雛突然的群體性的有規律地奔跑,說明溫度處於由適應向不適應轉變;

3、腹部溫度:7天內最好在籠底鋪設育雛紙,以確保雛雞腹部溫度不低於25℃。

4、溫差:環境溫度忽高忽低的危害甚至比溫度過高或過低還嚴重。

關於育雛的11條標準

1、如果雞舍內溫度均勻,張口比例越小越好。2、如果是雞舍內溫度不均勻,原則上是溫度最低的地方,雞不受涼為原則。3、低溫育雛不一定好,但及時脫溫,一定支撐好指標。4、捂著,張

肉雞管理的標準

1強化管理採取全進全出制,即放養同一日齡的初生雛,經過飼餵後同一天全部出欄。要注意環境因素,保持雞舍安靜,合理確定飼養密度,防止出現應激。要及時消除墊料,防止發黴。要及時做好滅鼠工作,防止雛雞意外傷亡。2控制溫度溫度對育雛至關重要。一般要求在育雛

雞舍溫度三大標準是什麼?你瞭解嗎?

雞舍溫度有哪些要點?在養殖雞的過程中,雞舍溫度是影響雞群健康的一個關鍵因素,特別是肉雞飼養,對溫度的要求則更加嚴格。一旦出現小疏忽,則有可能會引起疫病的流行,可見溫度管理

雞舍該如何設定溫度標準

溫度,是影響雞群健康的一個關鍵因素。特別是肉雞飼養,對溫度的要求則更加嚴格,稍不注意,就會引起疫病的流行。因而,不論哪種飼養指導性資料中,都明確地提供出了不同階段雞群都

標準化雞舍的溫度調控措施

在規模化養殖興起比較集中的山東、遼寧、江蘇等地,標準化或半標準化雞舍的硬體操作管理已經成為許多養殖場效益高低的重要環節。人們逐漸認識到,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下,要想取得好的生產效益,要想健康養雞養健康的雞,必須把舍內環境控制運作好,而雞舍的通風和溫度管

標準化雞舍的通風與溫度管理

在規模化養殖興起比較集中的山東、遼寧、江蘇等地,標準化或半標準化雞舍的硬體操作管理已經成為許多養殖場效益高低的重要環節。人們逐漸認識到,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下,要想取得好的生產效益,要想健康養雞養健康的雞,必須把舍內環境控制運作好,而雞舍的通風和溫度管

標準肉雞舍三種通風模式的控制要點及體感溫度

現代化的標準肉雞舍,一般具備三種基礎通風模式:橫向通風(最小通風)、混合通風(過渡通風)、縱向通風(隧道通風)。今天,咱們來了解一下這三種通風模式的控制要點。三、縱向通風(隧道

蛋雞立體籠養的通風原則

立體籠養的雞舍通風原則知多少?良好的舍內小氣侯是養好立體籠養蛋雞的關鍵。舍內小氣侯是指雞舍內空氣環境是可控性的。什麼叫舍內小氣候呢?舍內小氣候是指通過溫度、溼度和通風的管

科學通風改善雞舍環境

通風的原則為了保證育雛舍內的氧氣濃度,雛雞進舍的第一天就要保證一定量的通風(1~7日齡,0.16立方米/小時)。14日齡前,經過雞背的風速應該儘可能低,小於40fpm/0.15m/s。應該考慮靜止空氣溫度。中小雞感覺到的風冷效應是大雞群的一倍。15~21日齡,風速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