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雞育雛前的準備工作

  一 雞舍檢修與清洗

雞舍面積的大小應按照飼養數量最多時為準。雞舍寒冷季節應力求保溫良好,還要能夠適當調節空氣;炎熱季節能通風透氣,便於舍內溫度、溼度的調節。雞舍要保持乾燥,不要過於明亮,佈局合理,嚴格進行防病飼養管理的操作與防疫。對雞舍內所有裝置,進行徹底檢查、整理、維修,並試執行。供電裝置、控溫裝置要認真檢修,開食盤、飲水器數量要備足,力求每隻雞都能同時吃料,且尚有空位,飲水器周圍不見擁擠。

育雛前,首先要對雞舍周圍、雞舍內部及裝置進行徹底清洗。打掃雞舍周圍環境,做到雞舍周圍無雞糞、羽毛、垃圾,糞便應送到離雞舍500米外的地方進行生物熱處理或無害化處理,製備有機肥。

清洗前,先關閉雞舍的總電源。將飼餵和飲水裝置搬到舍外或提升起來,之後將上批肉雞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糞便、墊料清理乾淨,用掃帚將網床、牆壁、地面上的糞便、垃圾徹底清掃出去;然後用高壓水槍對雞舍的屋頂、牆壁四周、網床、窗戶、天花板(頂棚)風扇等進行沖洗,徹底沖洗掉附著在上面的灰塵和雜物,最後清掃、沖洗雞舍地面。

地面上的汙物經水浸泡軟化後,用硬刷刷冼後,再衝洗。如果雞舍排水設施不完善,則應在一開始就用消毒液清洗消毒,同時對被清洗的雞舍周圍噴灑消毒藥。

清洗後,把所有用具安裝到位,全部開啟雞舍的門窗,充分通風換氣,排出溼氣。

如果是舊育雛舍,清洗結束後,要檢查雞舍的牆壁、地面、排水溝、門窗以及供電、供水、供料、加熱、通風、照明等裝置設施是否完好,是否能繼續正常工作;檢查大棚牆壁有無縫隙、鼠洞;如果是用燒煤的爐子保溫,還要檢查爐子是否好燒,雞舍各處受熱是否均勻,有無漏煙、倒煙現象,嚴防火災。如有問題,及時檢修。

二  消毒

消毒的目的是殺死病原微生物。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設施裝置,要採用不同的消毒方法。

1 火焰消毒法

待雞舍牆壁、地面通風乾燥後,對雞舍的牆壁、地面、籠具等不怕燃燒的物品,對殘存的羽毛、皮屑和糞便,可進行火焰消毒。注意不要與可燃或受熱易變形的裝置接觸,要求均勻並有一定的停留時間。

2 藥液浸泡或噴霧消毒

用百毒殺等廣譜消毒藥按產品說明書規定濃度對所需的用具、裝置,包括飼餵器具、飲水用具、塑料網、竹簾等,進行浸泡或噴霧消毒,然後用2%~3%的燒鹼溶液噴灑消毒地面。如果採用地面平養育雛,則在地面乾燥後,先鋪設5~10釐米厚的墊料,然後消毒。如果採用籠育或網上平養育雛,則應先檢修好,然後進行噴霧消毒。消毒時要注意藥物的濃度與劑量,藥物不要與人的面板接觸,注意安全。

3 燻蒸消毒

根據雞場所處的地理環境條件及當地疫病流行情況,選用合適的消毒級別。一級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甲14毫升,高錳酸鉀7克,開水  14毫升;二級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28毫升、高錳酸鉀14克、開水28毫升;三級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甲醛42毫升、高錳酸鉀21克、開水42毫升。先將水倒入耐腐蝕容器(如陶瓷盤)內,然後加入高錳酸鉀,均勻攪拌,再加入福爾馬林,人即離開。

注意在燻蒸之前,先把視窗、風機通氣口堵嚴,保持密閉完好,舍內升溫至25℃以上,溼度70%以上。燻蒸前,要鋪好墊料,所有器具都應放進雞舍內一同燻蒸。

消毒房舍需封閉24小時以上,如果不急於進雛,則可以待進雛前3~4天開啟門窗通風換氣,待甲醛氣體完全消散後再使用。燻蒸消毒最好在進雛前2周進行。

為了進出雞舍消毒方便,應在雞舍門口設立消毒池或鋪設消毒腳墊,消毒液一般2天換一次,以使其保持有效殺菌濃度。

 三 墊料、網床的鋪設

採用地面平養時,至少在雛雞到場前1周在地面上鋪設5~1 0釐米厚的新鮮墊料,以隔離雛雞和地板,防止雛雞直接接觸地板而造成體溫下降。作為雞舍墊料,應具有良好的吸水性、疏鬆性,乾淨衛生,不含黴菌和昆蟲(如甲殼蟲等),不能混雜有易傷雞的雜物,如玻璃片、釘子、刀片,鐵絲等。裝運墊料的飼料袋子,可能進過許多雞場,有很大的潛在的傳染性,不能掉以輕心,絕對不能進入生產區內。

第一次鋪設的墊料只鋪第一週雞群活動的範圍,其餘地方先不鋪。第二週擴群、減小密度的時候,提前一天把擴充套件的範圍內地面上鋪上墊料,同時在第一次鋪的墊料上面再撒一些墊料以保持其乾淨、柔軟。以後,雞群每擴群一次,就這樣把墊料提前鋪好。

如果採用網上平養方式,要在菱形孔彈性塑料網鋪設好以後進行細緻檢查,重點檢查床面的牢固性,塑料網有無漏洞、連線處是否平整,靠牆和走道處的圍網是否牢固,飼餵和飲水裝置是否穩當等。為防止雞爪伸入網眼造成損傷,要在網床上鋪設育雛墊紙、報紙或乾淨並已消毒的飼料袋。為保證育雛的均勻度,要實行隔欄飼養,將整個網床面用塑料網或三合板隔成一個個小區,每個小區的面積約10平方米。

四  飼養人員的安排和飼料、藥物、飲水的準備

肉雞養殖是一項耐心細緻、複雜而辛苦的工作,養殖開始前要慎重選好飼養人員。飼養人員要具備一定的養雞知識和操作技能.熱愛養殖事業,有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設施裝置比較先進的規模化養雞場.一般每人可飼養O.1~2萬隻;設施裝置比較簡陋的大棚養雞,每人可飼養0.2~0.3萬隻。根據飼養規模的大小,確定好人員數量一在上崗前對飼養管理人員要進行必要技術培訓,明確責任,確定獎罰指標,調動生產積極性。

要按照肉雞的日齡和體重增長情況,準備足夠的飼料,保證雛雞一進入育雛舍就能吃到營養全面的飼料,而且要保證整個育雛期的飼料共應充足、質量穩定。

如果平時購買疫苗不方便,要提前購置疫苗備用,並按照說明書規定的儲存方法儲存如果具備常見病的診斷治療能力,建議儲備些常用藥,如消毒藥類、抗白痢藥物類、球蟲藥物類等,避免經常到獸藥店買藥造成交叉感染,還可以及時治療疾病。

保證雛雞的飲水清潔至關重要.因為育雛舍已經預溫,溫度較高,在雛雞到達的前一天,將整個水線中已經注滿的水更換掉,以便雛雞到場時,水溫可達到25℃,而且保證新鮮:

五  雞舍的試溫與預溫

雛雞入舍前,必須提前預溫,把雞舍地面、牆壁和裝置溫度升高到合適的水平,對雛雞早期的成活率至關重要。提前預溫還有利於排除殘餘的甲醛氣體和潮氣。試溫期間要在舍溫升起來後開啟門窗通風排溼,舍內溼度高會影響雛雞的健康和生長髮育,因此新建的雞舍或經過沖洗的雞舍,雛雞進舍前必須調整舍內溼度到合理水平。

一般情況下,建議冬季育雛時,雞舍至少提前3天預溫;而夏季育雛時,雞舍至少提前一天預溫。若同時使用保溫傘育雛,則建議至少在雛雞到場前24小時開啟保溫傘,並使雛雞到場時,傘下墊料溫度達到29~31℃。

六  準備好必要的記錄本和表格

肉雞飼養過程中要做好日常生產管理記錄,以做到有據可查,便於總結飼養管理的經驗教訓並進行經濟效益決算。每批雞上雞之前,要準備好雞舍記錄表。需要記錄資料包括:雞隻來源、免疫情況、雞群健康狀況、死亡情況、用藥以及發病原因、飼料來源、耗料情況等。

土雞育雛不同於肉雞,正確土雞育雛方法!

土雞育雛溫度計並不重要。土雞育雛的加熱方式有煤爐,保溫燈,地下煙道等加熱方式。同一個房間內,遠離熱源和熱源附近的溫度相差可能有7~10攝氏度。每個土雞品種不同,對溫度的要求

土雞育雛不同於肉雞,正確土雞育雛方法!

土雞育雛溫度計並不重要。土雞育雛的加熱方式有煤爐,保溫燈,地下煙道等加熱方式。同一個房間內,遠離熱源和熱源附近的溫度相差可能有7~10攝氏度。每個土雞品種不同,對溫度的要求

白羽肉雞育雛的管理

白羽肉雞飼養是否成功育雛是關鍵,育雛期溫度、溼度、舍內的空氣新鮮度、雞雛的密度都要合理,溫度根據季節的不同略有差異。雞雛不聚堆不張口呼吸就可以,不要一味的盯著溫度計,不能違背它的生理要求;溼度控制在60-65%,適宜的溼度能防止浮塵進入呼吸道,導致做首免

肉雞育雛的關鍵技術

雛雞出生後的保管、運輸和育雛管理非常重要。特別是雛雞出生後的前48小時,管理環節中任何失誤都會影響雞隻遺傳潛力的正常發揮。在實際生產中,這些環節的管理很容易被忽視。因此,為

商品肉雞飼養階段要點

飼養階段的劃分根據肉雞的生長髮育規律及飼養管理特點,快大型肉雞飼養階段可分為育雛期(0~3周齡)和肥育期(4~6周齡);慢速型黃羽肉雞大致可劃分為育雛期(0~5周齡)、生長期(

肉雞籠養管理技術

1、採取分階段擴群籠養,即飼養期前21d小區域集中育雛,節約供暖費用,21d後逐步擴群。2、根據籠養肉雞營養需要,研究設計相應的飼料配方,滿足在高密度籠養條件下生長髮育的需要。飼料配方的維生素比地面平養標準平均提高20%,適應籠養肉雞需要。3、育雛期雞籠前網

肉雞管理的標準

1強化管理採取全進全出制,即放養同一日齡的初生雛,經過飼餵後同一天全部出欄。要注意環境因素,保持雞舍安靜,合理確定飼養密度,防止出現應激。要及時消除墊料,防止發黴。要及時做好滅鼠工作,防止雛雞意外傷亡。2控制溫度溫度對育雛至關重要。一般要求在育雛

黃羽肉雞的養殖技術

1、飼養方式可以採用籠養。優質黃羽肉雞生長速度慢、體重小,因此胸囊腫現象基本不會發生。可以採用籠養,特別是後期肥育階段,採用籠養更有明顯效果。在廣東一些大型優質黃羽肉雞飼養場,0~6周齡育雛階段採用火坑育雛,7~11周齡採用竹竿或金屬網上飼養,12~15周齡

肉雞生長期控制疫病的要領

一飼養前期(0~7日齡)主要控制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1主要原因種雞帶菌,垂直傳播;孵化廳條件差,消毒不徹底;育雛條件差,溫度忽高忽低,尤其用煤爐取暖,粉塵大,通風不良等。2處理辦法(1)從正規的、條件好的孵化場進雛。(2)改善育雛條件,改用暖風爐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