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場飼料浪費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在養雞的生產實踐中,飼料的成本佔整個資金成本的 2/3,所以減少飼料浪費就是減低養殖成本,增加收益。 而在養雞業中,飼料浪費尤為嚴重。 這裡淺談雞場飼料浪費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1、飼料浪費的原因
(1)直接浪費
養雞場由於飼料管理不科學造成的直接浪費一般佔全年飼料消耗量的 5%~15%。 其中料槽結構不合理、放置高度不當或添料過滿浪費 2%~6%,因飼料過細而飛揚浪費 0.5%,野雞及老鼠侵害浪費 1%,拋撒浪費 0.5%,未斷喙或斷喙不當浪費 3%。
(2)間接浪費
因飼料效率低造成的間接浪費佔總飼料量的 11%~22%。 其中環境溫度過低浪費 4%~6%,羽毛不全浪費 2%~6%,採食過量浪費 3%~5%,寄生蟲及疾病造成的浪費佔 2%~7%。
生產中要節省飼料、降低成本,更應重視飼料的間接浪費。 因為這類浪費在短期內不易被發現。
2、節省飼料的方法
(1)選擇優良品種雞
優良品種雞除了具有生產效能高、生長速度快或產蛋多、蛋重大和抗病力強等優點外,對飼料的利用率也較高。
同樣日齡的雞,同一飼養環境消耗完全相同的飼料,優良品種的生產效能比其他品種雞高得多。
在同樣的飼養條件下,高產蛋雞的產蛋量比一般蛋雞的產蛋量可提高 20%~30%。飼養生產效能高的雞種是降低料成本的有效途徑。
(2)適時斷喙
雞喙容易勾拋飼料,造成飼料浪費。 雛雞一般在6~9日齡斷喙,12~16 周齡修喙。 斷喙不僅能有效減少飼料浪費 ,而且能防止雞啄癖的發生。
(3)選擇合適的飼料形狀
飼料按形狀分為粉狀、粒狀和顆粒狀 3 種。顆粒料適口性好,易採食,雞能全面吃淨而防止浪費,特別適於飼餵肉用仔雞。
網上平養、架養及籠養雞若飼料中不含沙礫,平時又不定期補喂,飼料的消化率將降低3%~10%。因此應定期補喂沙礫,單喂或每50kg 飼料中新增454g,可以幫助雞胃機械性磨碎飼料,使飼料容易消化吸收,提高利用率。
粉料應防止過細,過細不但適口性差,而且容易飛散,造成損失。若用溼拌料餵雞應現拌現喂,否則夏季容易酸敗,冬季容易結冰。飼料中新增青綠飼料時要切短切碎,以免雞挑食時將粘附在青綠飼料上的飼料甩落而造成浪費。
(4)料槽結構及放置高度要合理
不合理的料槽結構及放置高度對飼料的浪費高達 15%,所以選擇大小適當的料槽很重要。
料槽以底尖、肚大、口小為好,放置高度以上沿與雞背等高或高出雞背2㎝為宜,使雞既能吃到飼料,又不因挑食而將飼料拋到槽外。
如料槽過小、過淺或放置過低,雞容易將飼料撥弄出槽,過大、過深或放置過高,則會影響雞的採食和生長髮育。因此應根據雞日齡的大小選擇適當的料槽並隨時調整高度。
(5)飲水裝置的影響
使用乳頭式飲水器與水槽相比,每隻雞每天可節省飼料2~3g,使用水槽時(以長流水方式供水)槽內水深1㎝比2㎝時節省飼料,因此水槽中的水位不宜太高,特別是喂乾粉料時,雞嘴上的飼料會隨水流出而造成浪費。
(6)調整飼餵方法,改變飼養方式
飼餵時一次加入過多的飼料,是飼料浪費的主要原因。
喂料時應遵循少喂勤添、定時定量 、分次飼餵、食後槽內不剩料的原則, 一次加料量以不超過料槽深度的 1/3 為宜。
變平養為籠養,籠養雞比平養雞活動量小,維持需要少,吃料也少,由於飼槽在籠外,雞吃料時不易踐踏飼料。
(7)掌握好日糧量
不同品種和不同用途的雞群,採用不同的飼餵方式,即自由採食或限制飼餵;不同日齡的雞群,採用不同的日糧量,並參照體重標準或產蛋率及時進行調整。
肉用雞多采用自由採食,蛋用雞和種雞從育成期開始多采用限制飼餵,即限質或限量,通過限飼可節約 10%左右的飼料,並防止雞體過肥過重,影響今後產蛋。
(8)滅鼠害防野鳥侵害
野鳥和鼠害不僅消耗飼料造成浪費,而且還釋放熱量和排出糞便,導致飼料區域性升溫、溼度加大,起飼料結塊黴敗,而且還能傳播多種疾病。
(9)淘汰病殘雞或低產雞
蛋雞群中如果有公雞會多耗飼料,增加生產成本,要及時淘汰;及時淘汰育成期站立不起、跛腿、歪嘴和眼睛失明的病殘雞,產蛋前先淘汰特別瘦弱的雞和病殘雞,產蛋高峰期淘汰不產蛋的雞,產蛋中期淘汰產蛋率低的雞。
飼養公雞的種雞場應隨時淘汰精液品質差和喪失配種能力的公雞。
3、改進措施
飼餵全價飼料;合理控制雞舍溫度,雞舍內溫度不能低於 12℃;精心保管與儲藏飼料;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因素,節省飼料,增加報酬,提高養雞場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