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雞產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及改進措施
一 山東高唐縣蛋雞健康狀況
近幾年,山東省高唐縣蛋雞規模化養殖得到快速發展,蛋雞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在中小型雞場中疫病不斷流行,在所調查20戶中4個規模場(戶)有發病現象,以180~300日齡的產蛋高峰雞為主,多表現為傳播較快,病程短、產蛋下降嚴重、蛋品質量在恢復期下降,康復後產蛋率能恢復到原來的50%,死亡率在10%~50%之間,用藥常控制不住,造成養殖戶恐謊。
二 產蛋下降的原因
蛋雞產蛋量下降分正常性產蛋下降和非正常性產蛋量下降。正常性產蛋量下降屬生理性表現,非正常性產蛋量下降又分環境因素、飼養因素、疫病因素及其他原因等。目前,對我縣的蛋雞養殖來說,導致蛋雞產蛋突然下降的原因,一種可能是新的強毒力毒株的存在,另外一種情況是可能H9與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混感而引起較大損失。
三 改進措施
1加強雞群管理
建立雞群檔案,把育成期必須要達到的指標設立成標準,育成期結束後對照指標評價後備雞質量,預測產蛋成績。
2科學合理免疫
有條件的雞場可每月進行1次抗體監測,若效價參差不齊,特別是高低懸殊時更要特別注意,在免疫時要用凍幹苗滴鼻、點眼與滅活油苗注射同時應用,效果更好,不能圖省事只採用飲水免疫。
3藥物預防保健
在開產前,對引起產蛋下降的各種傳染病進行免疫(包括本場發生過的和周圍發生過的),使雞群開產前的抗體水平達到保護值。對急性烈性傳染病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式,作到萬無一失。在飲水中加入維生素或抗病毒藥物進行主動防控。在產蛋5%到高峰期,進行藥物預防和保健。
4防控細菌性疾病
關鍵是強化飼養管理措施,做好隔離、消毒、衛生、防疫工作,採用合理的投藥方法和科學的免疫程式,在穩定地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基礎上減少cRD的發生,降低種雞黴形體的卵傳率,持之以恆地做好白痢病和大腸桿菌病的淨化工作。
5控制環境汙染
雞場應按照控制傳染病的原則,對雞舍進行徹底的清洗消毒;遵守防疫制度,嚴格限制人員、動物和運輸工具的流動和進人養雞場;對引進的種雞要進行嚴格的檢疫;對發病和病死雞隻,要嚴格處理,防止疫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