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商品蛋雞全程光照
01
光照在蛋雞生產中的作用機理
可見光的光照強度、光照時長、光照顏色等因素均能影響雞隻的生殖機能,進而對蛋雞的生殖系統發育、開產時間、產蛋維持時長、蛋重等生產效能產生重要影響。其原理主要是:可見光通過刺激雞視神經以及下丘腦使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此種激素作用於垂體,引起促卵泡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促卵泡素刺激卵泡發育和成熟,在卵泡內形成雌激素,雌激素和排卵激素通過血液共同影響著蛋雞生產效能。
02
不同顏色光照對蛋雞生產效能的影響
研究表明,不同顏色的光照對蛋雞生產效能影響存有不同,在生產實踐中,以選擇暖色光為最好(即以黃色、橙色、紅色為主)。
2.1紅光:對增強雞隻性成熟、提高蛋重、促進安穩、減少公雞受精率起作用。
2.2藍光:對促進雞隻生長、延遲性成熟、提高公雞受精率起作用。
2.3橙光:對增強雞隻性成熟、提高蛋重起作用。
2.4黃光:對增強雞隻性成熟、提高蛋重、減少產蛋起作用。
2.5綠光:對促進雞隻生長、延遲性成熟、提高公雞受精率起作用。
03
商品蛋雞飼養週期全程光照控制
3.1育雛期光照控制(0~42日齡)
育雛期光照控制原則是:實施遞減式光照。目的是使雞雛攝入更多的飼料和飲水,促進雛雞生長,提高成活率和整齊度,有效防止啄癖發生。一般1~3日齡實施24小時光照;第四天至一週每天光照時間可達20小時,光照強度20勒克斯,即每平方米有光源5瓦;以後每週光照強度減少5勒克斯,光照時間每週減少2小時,直至強度逐漸減弱至5勒克斯,每天光照時間12小時即可。
3.2育成期光照控制(43~119日齡)
育成期光照控制原則是:光照時間不宜延長,光照強度不宜增加。目的是控制生長髮育,使得雞隻體成熟和性成熟同步發展,為以後蛋雞高產、穩產打下堅實基礎。一般春雛飼養後期在夏至以後,自然光照處於時間逐漸縮短的階段,此期間日光可充分滿足雞隻生長髮育需要,因此春雛育成期一般無需人工補光;如果秋季育雛,43~70日齡可採用自然光照,71~119日齡採用恆定光照,每天光照時間恆定在12個小時,即自然光照不足12小時,採用人工補光補足12小時。
3.3產蛋期光照控制(120日齡以後)
產蛋期光照控制原則是:光照時間延長到恆定,光照強度恆定。目的是使蛋雞穩步達到產蛋高峰並長久維持產蛋高峰。如果育雛、育成階段管理正常,蛋雞一般在110~120日齡開始出現產蛋,俗稱「見蛋」。產蛋階段一般是使用漸增至恆定的光照制度,從第一隻雞產蛋開始補光,每週遞增半小時,一直增加到17個小時為止,以後恆定17個小時不變,光照照度以10勒克斯為宜。
04
補光方法
人工補光時,雞舍電源設定要方便、穩定,燈泡數量、分佈要均勻。常規要求是:燈泡間距3米,燈離地面2米,燈泡與牆壁距離為1.5米。兩排燈泡交錯排列,光照強度以舍內每平方米地面以3瓦左右為宜。人工補光方法可採用早晨或晚上補全,也可以採用早晨和晚上各補一半的辦法。另外自動燈光控制器的使用可以任意調節制定光照程式,減少人工操作的很多麻煩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