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馭風者七》:通風這個手藝活

寫專業的文章想寫得有用又有趣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懇請大家耐心一點。一開始的兩篇主要為了醞釀情緒培養我的分享欲,所以寫得不痛不癢沒什麼用,不過不寫完它們我估計後面的實戰積累恐怕也寫不出來。人都是自私的,沒有誰能做到絕對的無私分享,情緒和狀態不好,寫東西也是件挺折磨人的事。。。。。。。

之前的幾篇都是舊文重寫,沒什麼目的,只為幫自己整理思路。後天我就上雞了,以後我會結合自己的實際操作分享我日常生產的方方面面。本來計劃文字結合圖片一起發的,無奈本人編輯能力較差,寫文章囉裡囉嗦又臭又長。。。。。。

「馭風者」會用自己掌握的各種常識,摸透老天爺的脾氣,遵從雞寶寶們的指示,剋制自己人性的弱點(懶惰),利用各種工具和資源,調動自己全部的優勢力量,每天開開心心樂樂呵呵地玩著把通風這個活幹了。

「問天!問雞!人舍一體!」「趨利避害!」「把各種變化過程中產生的應激無害化!」

由於我們的雞舍都存在一定缺陷,在幹這個活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勞動量,人的健康和雞的健康同樣重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在這樣的艱難時勢下,你身體好好的就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華。同樣,雞舍內環境的打造在任何時候都要兼顧生產者的身體感受,不要強求人去做他們無法掌控的事。

我日常安排環控操作,都會事先考慮和我一起做環控的人(我帶學生,也就什麼樣的人都會有,有來之前連雞都沒見過的小白,也有研究生。我帶著他們幹活,把我腦子裡的東西通過他們自己的手腳慢慢複製給他們。人能力有差異,活安排起來就得因人而異。)的能力和工作量,同時合理分配我的時間,在他們倆玩不了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地協助他們。

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每天傍晚做最近幾天的環控計劃,然後把我想的和他們要做好的一一告訴他們,在他們執行的時候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微調。這是我堅持了多年的習慣,我也是靠這個習慣帶出了一些從事規模化肉雞一線生產的專業人員,他們一開始都是沒有多少基礎的小青年。我們配合來做每一天的環控調節和常規生產管理的。飼養員做好他們的日常工作幾乎不參與通風的細節工作。鍋爐工(換成水暖爐以後就不用鍋爐工了,飼養員自己看爐子很輕鬆。)看著環控器和溫控器通過掌握加炭量控制雞舍溫度,同時負責照看飼養員不在裡面幹活的那些雞舍的電。這樣分工明確又相互協作可以避免人為給雞群製造不必要的麻煩(一個活多人幹,難免有分歧,這對雞群也是一種應激。)。

他們給我當眼睛和胳膊腿,用我給他們訓練出來的能力幹每一天的活。主要是加減風機調節進風口,側窗開的大小我一直都是用鋼尺卡著開,精確到毫米的。八個雞舍的工作量並不輕鬆。(通風這個活是需要很多工具來完成的,如果你連一把尺子這樣簡單的工具都不用或不會用,我只能遺憾地告訴你,你早晚會被淘汰。),我負責整個雞場裡裡外外的日常工作(包括出門買菜和自己出雞糞給林場和附近的種植戶送去卸下)。

在這裡插句話,雖然我是一個規模化雞場的場長,但是我一直把自己當做一個普通雞民。我們這個行業有很多和我一樣的人,每天都在通過自己的勞動和付出做著自己本分的事。我們不是靠補貼在這個江湖混的「寄生蟲」,請不要再把我們當敵人看待。

在我眼裡,通風這個活就是和老天爺玩,只要你每批雞都扛住了他發飆的那幾天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基本上就不會輸得太慘。

你的雞舍建好了就不會移動,揣摩並積極把控你們當地的氣候特點並不難,因為這是咱們這些每天都頂天立地的底層農民的日常生活。如果你連每天的天氣預報都懶得看,我只能建議你快點換個更好的活法,省得自殘。天氣預報經常不準,因為這個活並不簡單,我們也不要奢望瞎JB預報局那些公務員有多強的責任心。但是你養成好的習慣,摸透老天爺的脾氣並不難。人的身體記憶都是天生的本能,幹我們這個行當幹久了你的面板就會極為敏感,只要你別天天窩在屋裡,基本上都能第一時間捕捉到舍內外的環境變化資訊。我每天在我的雞場裡乾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用我的面板預判天氣變化,及時提醒員工們做好相關工作。

我們這行中的老司機們都知道,一年中最好養的是夏末秋初這一批,深冬和炎夏(籠養三伏天會有一定難度)那兩批雞也不難養,這些時候都是老天爺比較溫和的時候,不會給我們太多麻煩。難玩的是春天和季節交替的時候,特別樹發芽和落葉的時候。這時候那些對我們極不友好的微生物往往戰鬥力爆表,老天爺也心情複雜情緒多變動不動就發大招。不管是不是老司機,都要權衡一下你自己的抗擊打能力,沒把握完全可以歇一歇,如果你的硬體和軟體實力都不夠,這些時候硬上就是找虐。

現在的白羽肉雞因為卓越的生產效能而衰退的抗應激能力,不足以適應短時間內劇烈的環境變化,它們適應環境變化的抗應激能力是一種極為複雜的生物學現象,老天爺肆意揮灑他的天性,我們的雞寶寶卻很難用被我們削弱了的天性完美適應這種變化。

最小通風量只是我們在相對寒冷的情況下(我一般是零下5度以下才會玩這個,因為我沒有辦法選擇更大的。)被動選擇。實際操作的最小通風在不同季節我們是可以主動選擇的,我們越來越脆弱的雞寶寶永遠都只想和我們一樣在藍天下自由呼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風量越大越好,這樣的選擇給雞寶寶們的絕對是更多的福利而不是傷害。每年盛夏雞寶寶們都會很給力地用給我們製造財富的方式完美地詮釋這個無需質疑的常識。

通風本質上是一種建立在冷熱交換這一物理常識基礎之上的生產工藝,只不過這個工藝的牛逼和苦逼之處都是加工空氣這一極為難玩的原材料。對與空氣相關的常識的認識和利用,是決定我們在當前越來越殘酷的行業內部競爭中能否佔據高位的關鍵。

永遠不要忘記,競爭是推動人類進化的基本力量,優勝略汰是必然的。

那些國外來的扔錢玩高度集約化自動化牛逼大雞場的資本家,起初過得並不愉快。一是水土不服,他們這些外來的和尚念不了我們中國特色的空氣這個新經。因為我們的空氣中不僅有各種他們沒有預料到的牛逼的微生物,也有他們琢磨不透的強烈個性和脾氣。二是他們本著送福利的初衷,卻幹了沒有愛心的偽善的事。那群帶著資本主義劣根的貪婪的有一定智慧的懶蛋,把他們自己的意識強加給了雞,用他們那些有著超強加工能力的高科技裝置造出了雞並不樂意享用的空氣。結果

是雞怒了,用死亡讓他們受了很多教育。老天爺也怒了,變著花樣把他們虐成了懵逼。

說這個已經過去了很久的事並不是想說明我們比人家優越,咱的傳統手工藝和人家的先進工藝相比是沒有多大優勢的。而是想說明一個常識,通風這個加工空氣的工藝,能夠給雞提供讓它們不僅僅健康而且快樂的根本是進入雞舍後的空氣這個產品的質量。工藝再牛逼,產品不合格,咋玩都不算優勢。

最近兩年人家適應了咱們的國情,而且按照人家對雞更科學合理的認識變得實誠不再飄著玩了,養殖成績也越來越讓我們只有羨慕嫉妒恨的份了。我們積極瞭解並學習人家替咱們交了很多學費得出的新的理論和技術是不吃虧的。不過,你打心眼裡排斥人家,打死你你也不想學那也不用勉強,但是你要隨時做好被淘汰出局的心理準備。

我們操著我們多年傳承而來的傳統手工藝在這個目前越來越難混的江湖裡和人家的先進自動化工藝競爭,拼贏了也不是不可能。我們學習並借鑑人家的先進工藝改善自身的硬體缺陷,我們就更有把握守住我們熱愛並賴以生存的事業。

通風在實際操作中需要一種思維,就是把複雜的事情想明確變得簡單一些,然後利索地幹細幹好了。

做到「人舍一體」是很難的,但並不是不可能,咱們行當裡的老司機有的是經驗。我們的傳統手工藝雖然很難打造出人家現在可以輕鬆製造的優質空氣,但是我們有比他們更強的責任心和抗虐能力。

人家是使用高科技環控儀器(電腦)指揮各種可以單兵作戰又聯合作戰的機械裝置進行空氣加工的,只要有電(電這傢伙是他們的命門,當然也是我們的命門,不同的是他們挨辦了的劇情更驚悚。)人家就會玩得很順溜,人不會受太多累。我們想做好就必須認清現實並不斷加強自己的手藝,咱們的雞寶寶從未放棄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努力,我們也不能給它們拖後腿。所以,對自己狠一點,多學學,多想想,做得更細點,總不會錯。

日常操作你需要用符合常識的思維把複雜的事簡單量化了,比如老天爺的脾氣。他雖然會以各種形象出現,但是我們能很

容易地感知它的溫度和溼度,還有風這一主要情緒。我們的傳統手工藝能比較容易掌控和進一步加工的就是這些相對直觀的要素。同理你把你的雞舍看做自己的身體,好多事情就會變得比較好理解。

打個不太符合常識的比喻,喝水是人體的生理需要,通風是雞舍的生理需要。把你的雞舍當做自己的身體,把通風當喝水來理解,好多複雜的事就會簡單化。我們要讓自己的身體保持舒適並維持旺盛的生命力,會喝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同理,我們想讓我們的雞舍內環境始終保持讓雞寶寶們快樂的狀態,會通風就是必須幹好的事。事實上,會喝水的人都會通風,差距在於日常習慣。

你是個活力無限的小青年,咋喝可能都不會有事,人家那些最近幾年新建的牛逼雞舍就是這樣的狀態。不過小青年往往不成熟,容易任性,一不小心就會玩大了。過於依賴自動化裝置和不會用自動化裝置都是很尷尬的一件事。

我們這些老傢伙,就要很注意了,喝不好會要了命的。

用這個比喻看通風這個活,會比較簡單明瞭。通風說白了就是把我們的雞舍和舍內的生命享受不了的外界空氣,像水一樣用咱的傳統手工藝處理一下滿足自己身體的需要和體內生命的需要。水溫合適並且穩定,定時定量飲用即可。

我一般把低於15度看作低溫,因為這時候我的雞舍是需要補溫的。外界空氣狀態和涼水一樣是需要加熱的。這時候你需要執行最小通風(再次強調一遍最小通風和最小通風量是兩碼事。)用風機創造一定的負壓條件讓空氣由合適的進風口進入併到達你的雞舍的安全位置(不一定非要達到最高處,不傷雞是首要原則,死揪著往最高處外結果多數會鑽進死衚衕走不出來),然後在下落的過程中被供熱裝置和雞群自身努力產生的有益熱量加熱後提供給雞寶寶們自由呼吸。

這種情況下,一個很有技術含量的活就是把原本敵對的兩股力量(供熱裝置和通風裝置)變成相互協作的關係,來做到讓舍內所有位置的空氣狀態無差別或差別最小。

15度到25度,就是我們最近要面對的天氣情況。這時候需要計算的是雞對雞舍的影響和外界空氣對舍內溫度的改變能力。說實話,這個是最沒難度的時候,因為需要調動的力量只有風機。一般我都是一個小風機按半度左右的能力來加減,一個大風機按一度左右的能力加減。變頻風機(立方成正比!)事先算好該開多少開多少。這時候側窗是用搖把來玩的,一般一個小風機搖3到5圈(15毫米),大風機搖10圈(30毫米)。負壓原則上15到25,夜間高白天低。思路就是用加減風機讓外界空氣從側窗進入雞舍把溫度控制在雞群的舒適區即可。不用過多考慮風冷效應,因為我的雞舍不開到四個大風機以上除了側窗那裡,其他位置幾乎沒有風速。一般隨著日齡增減即可,最低執行其體重1.5倍的通風量。

這個時候完全可以用涼水摻熱水的方式簡單量化,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懶,節奏要把握準。不然慢了半步溫度就會攢多了需要多發力,這種時候難免會有應激。

在這裡需要強調一點,腦子裡別老想著季節差異,因為我們幾乎每一天都要經歷幾乎整個春夏秋冬。需要重視的是幾個關鍵的節點,這個因舍而異,需要更多地關注細節。

外界溫度在25度以下,需要考慮溼度的維持。這個對我們當前的工作要求是很高的,也是最難做好的。不過事在人為,再難也要努力,因為維持住合適的溼度就會減少流行病的發生(流感栓塞氣囊炎)。最起碼的活是搞定粉塵,用霧線給風機一些輔助。風機是我們的好夥伴,但是也是會惹禍的,因為它無法幫助我們維持溼度,相反還會給我們製造麻煩。

人無完人,充分發揮他們的優點,限制他們的缺陷,改善他們的弱點,是日常管理的基本原則。作為我們最好的夥伴,也是最累的夥伴的風機們,我們充分發揮它們的優點,限制它們的缺點,就是對它們最大的幫助。當然,它們沒幹好活,也千萬不要怨它們,否則你就不會再有任何通風和養雞的樂趣了。

對雞的認識更重要,因為它們是雞舍內的生命體,對雞舍體溫的穩定起著重要作用,保持它們的健康比什麼都重要。日常的預防保健工作本身就是日常管理的一部分。

要明白雞能夠承受的合適溫度範圍。這個很多人都用環控器所設定的溫度來看待,這裡我需要強調的是,那個溫度不應該僅僅看做目標溫度,而是一個用來實現各種裝置良好運轉的關鍵引數。溫度探頭是沒有生命體驗的,我們和雞溝通來設定這個引數,這是個很重要的細活。這個引數設錯了,一切就都很難正確了。

首先要保證環控器正常工作,只要是電子裝置都有可能罷工。第二要保證它們神經的敏感性和準確性。不要忘了,溫度探頭會受到各種細節的影響而不準,用久了和老年人一樣神經感覺能力就下降了。時刻關注並保證環控器和溫度溼度等檢測探頭的準確性很重要。腦子壞了,神經短路,玩起來不僅只是沒勁那麼簡單,有時會讓雞寶寶們生氣死給我們看的。

必須保證裝置都處於良好的執行狀態,這個你永遠不要奢望他們會始終和新的一樣,老了就是老了,但是照樣可以繼續好好幹活。這也是我為什麼不建議執行最小通風量這一僅僅只是參考的量的原因之一。你設定對了,但是風機卻辦不到。不過老傢伙們有老傢伙們辦法,就是很勤苦,從來不抱怨,你可以讓它們多加會班。比如早期,不需要它們全力工作,皮帶鬆了輪磨損了暫時是不要緊的,但是你需要知道它們還有幾成功力(這個只有電錶可以告訴你)。明白了這些,你還要確定你所面對的壓力,比如明天就要開始的持續高溫,你就得想辦法讓它們出全力了。永遠要記住,裝置是要依靠持續的維護才能保持良好的執行狀態的。熱之前檢修裝置是必須的。不然要用到了結果它們卻罷工了,哭的時候別太大聲,丟人!

說一個你需要在時間和實踐中積累的經驗。一般情況下,咱們的外環境溫度也就是零下15到45度(各地不同請自己準確把握),雞舍的溫度最多在38到16度之間變化(38度以上任何日齡都會有熱應激,16度以下存在爆發H5的風險。)。你的雞舍只要建好了,通風能力也就那樣了,千萬別說你不知道,不知道就快弄明白,或者永遠告別這個江湖。只要你有心,一般一年養下來就會知道雞在不同日齡的溫度舒適區。我一般首日齡設定35度(低溫加0.5高溫減1),七日齡降至30度左右,這個主要是結合溼度和雞群表現來微調的,然後每天降0.3 。這個要和老天爺配合,有時候它颳風降溫把活替你幹了,你就緩緩。有時候它飈高溫,你就快跑一天。這個很重要,也是咱的傳統手工藝的優勢,因為咱可以很簡單的靈活調節,而那些玩高科技的就不是這麼容易了。這個不難理解,再牛逼的裝置都需要人蔘與,可是懶蛋們不這樣想,結果就是老天爺找事,咱捱揍了有可能有還手之力,他們卻有可能被直接KO.

在當前的混亂局面下,一定要清醒地地認識到我們現在的處境,拿咱的老雞場老裝置和人家拼,不要奢望打敗人家,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摘自雞病專業網論壇,感謝版主農民王志剛的精彩分享!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

籠養肉雞通風細節管理:前期不超量,後期通風不保守,還有...

籠養肉雞通風(其它養殖模式一樣),都是前期通風細心、小心,後期通風大膽、敢作。一、有關通風管的使用:籠養肉雞的通風和其它養殖模式的通風沒有本質區別,但由於籠養雞是立體養殖

肉雞最小通風與過渡通風

一、肉雞最小通風!定義最小通風是通過定時器調節風扇進行舍內氧氣及溼度的管理;此係統執行與環境溫度無關-不管溫度如何系統都會保持工作。關鍵作用:為雞的新陳代謝提供足夠的氧

籠養肉雞的通風細節管理

籠養肉雞通風(其它養殖模式一樣),都是前期通風細心、小心,後期通風大膽、敢作。一、有關通風管的使用:籠養肉雞的通風和其它養殖模式的通風沒有本質區別,但由於籠養雞是立體養殖

冬季天寒地凍,不敢通風!如何掌控最小通風量?

冬季,溫度越來越低,很多雞舍都做了保溫措施,那如何檢驗雞舍通風量是否充足呢?冬季檢驗雞舍通風量是否充足的小技巧就是看一下雞舍內蜘蛛網是否過多,類似進了盤絲洞一般。通風不足

雞舍風扇配置計算及通風注意事項

雞舍通風實際有三種控制系統,一是最小通風系統,二是混合通風系統,三是縱向通風系統。既然有三套通風系統,那就得知道在不同通風系統下風機如何配置。一、最小通風:在冬季和其它

雞舍風扇配置計算及通風注意事項!

雞舍通風實際有三種控制系統,一是最小通風系統,二是混合通風系統,三是縱向通風系統。既然有三套通風系統,那就得知道在不同通風系統下風機如何配置。一、最小通風:在冬季和其它

標準肉雞舍三種通風模式的控制要點及體感溫度

現代化的標準肉雞舍,一般具備三種基礎通風模式:橫向通風(最小通風)、混合通風(過渡通風)、縱向通風(隧道通風)。今天,咱們來了解一下這三種通風模式的控制要點。三、縱向通風(隧道

種蛋孵化的通風管理

通風換氣的好壞直接影響孵化效果。我們都知道孵化過程其實也是雛雞胚胎代謝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是有生命存在的,有生命存在就需要氧氣,胚胎髮育同樣需要充足的氧氣,在吸收氧氣的

如何做好雞舍季節轉換時的通風管理

通常情況下,無論在實際生產中還是理論上我們一直把冬季和夏季的通風管理做為重點,均認為秋季和春季的溫度正好適合雞群生長,雞舍通風比較容易控制,只要稍微注意就不會出現大的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