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雞場溼度 溼度控制詳細分析
一、寒冷天氣通風的目的
1、寒冷天氣,不是根據氣溫定義,而是室外溫度低於你所期望的室內溫度時,即稱為寒冷天氣。如外界5℃、室內20℃;外界15℃、室內25℃。
2、為什麼說寒冷天氣通風的首要目的是控制溼度?
有的人說,通風最重要的是為雞舍補充氧氣,但是一百個通風的理由,補充氧氣只能排倒數第一,實際上雞舍需要通風量遠遠高於雞群需要補充氧氣含量所需要的通風量。
例:一個60000只雞的雞舍(成年雞)。一隻雞的需氧量是0.0014立方米每小時→一隻雞的空氣需求量是0.007立方米每小時(氧氣含量20%)→一個雞舍的空氣需求量是420立方米每小時。
一隻雞每小時產生0.0028立方米二氧化碳,要確保雞舍內二氧化碳含量不超5000ppm,對於60000只雞的雞舍,需要36000立方米每小時的排氣量,為氧氣需求量的86倍。
而為控制溼度平衡,對於60000只雞的雞舍,需要的最小通風量遠遠超過
控制二氧化碳濃度所需要的通風量。詳見下表(每1000只雞最小通風量)
60000只雞需要的最小通風量為:
21日齡時 60000÷1000×650=39000立方米每小時
28日齡時 60000÷1000×1000=60000立方米每小時
35日齡時 60000÷1000×1340=80400立方米每小時
綜上所述,寒冷天氣通風的首要目標是控制溼度。通風目的還有保持雞舍良好的空氣質量,排出二氧化碳、氨氣等有害氣體,調整雞舍溫度的均衡。
3、最小通風標準,是根據舍內外的空氣持水量以及需要去除的空氣水分計算出來的。
確定通風充足與否的最好方法是檢測舍內空氣的相對溼度,並根據進行適當調整。
二、溼度與抓水能力
我們平常說的溼度,指空氣溼度,世界上沒有絕對「乾燥」的空氣,所有的空氣都包含著一些不可見的水分,一般用相對溼度來形容空氣中含有多少水分。(相對溼度是指空氣實際所含水蒸氣密度和同溫下飽和水蒸氣密度的百分比值)。
1、空氣攜帶水的能力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每100立方米空氣含水升數)
對進入空氣供熱越多,其攜帶水汽的能力也越強。5度的空氣,100立方米可容納600ml水,空氣溫度每提高10度,攜帶水汽的能力提高一倍。也就是說將5度100%溼度的空氣加溫到25度,相對溼度將下降至25%。
2、舉例:去除/帶走1升水需要多大的通風量?
舍內25℃、溼度50%,空氣持水量每100立方米1.17升(見上表)
舍外5℃、溼度100%,空氣持水量每100立方米0.64升(見上表)
舍內空氣-舍外空氣=去除水分 1.17-0.64=0.53 即每100立方米0.53升
需要去除的水分量/100立方米空氣交換帶走的水分量=所需空氣交換量
1/0.53*100=190立方米
如果2:2:6起步,風機總功率60000m3/小時,那麼需要開11.4秒。
60000÷3600=16.67m3/秒
190÷16.67=11.4秒
三、溼度參考標準與控溼方法
1、溼度控制參考標準(壽光雞寶寶肉雞養殖專業合作社韓月花老師提供)
1周 70-65%2周 65-60%3周 60-55% 4周 55-50%5周 50-45%6周 45-40%(底限)結合我公司實際情況,冬季控制溼度(最小通風時):
1周 70-65%2周 65-60%3周及以後 60-55%
2、判斷溼度大小的時機
在外界氣溫最低、通風量最小的早晨,觀察雞舍內的溼度最佳。如果溼度超70%,則說明通風量偏小。
3、控制溼度的方法
為了降低相對溼度,唯一的選擇就是提高空氣溫度—大約每提高空氣溫度1度,空氣的相對溼度就降低4.5% 。熱的空氣比冷空氣輕,雞舍裡最熱的空氣在離房頂中央最近的地方。把外面進來的空氣保持在房頂中央與熱空氣混合後再下落,越容易提高空氣的的溫度,所以降低相對溼度,或者增加空氣含有水分的能力。
①通風量穩步增加
隨著雞群的增長,飲水量增加,排洩到空氣和墊料中的水分也增加(雞群吸收水分的70%-75%排洩出),為控制溼度的平衡,通風量勢必增加。
寒冷天氣最小通風量的標準,首選根據公司推薦的最小通風倍量進行計算和設定;其次,根據早晨雞舍內的溼度大小決定當天是否需要增加通風量。當溼度在要求範圍內且穩定時,當天可以不加通風量;如果溼度呈上升趨勢且達到要求範圍的上限時,則要增加通風量(不能等到溼度達到70%後再加)。
②加溫去溼
根據空氣攜帶水的能力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原理,對雞舍內的空氣進行加熱,舍內的溼度也會變小。
加溫去溼的方法適用於舍內溫度在目標溫度附近時。例如陰雨天氣、大霧天氣,舍內溫度不高通風量無法加大,利用加溫去溼是最好的辦法。公司倡導的不脫溫、加溫加通風去溼就是這種原理。
③使用負壓通風,讓進入的冷空氣與房頂的熱空氣混合後再落下,冷空氣被加熱溫度提高,其抓水能力也增強,溼度相對變小。
四、運用
根據溼度調整通風的思路,僅適用於寒冷天氣最小通風時。
1、當舍內溫度超過目標溫度且雞熱需要降溫時,要根據溫度設定通風,而不需考慮溼度高低(看體感溫度時需考慮)。
2、當外界氣溫高於舍內所期望的溫度時,從外界進入雞舍的空氣抓水能力已定,即使進入舍內,舍內空氣已無能力將外界空氣的抓水能力提高。所以,外界氣溫高於舍內時,通風量越大,對雞舍的溼度影響越大,此時通風量的大小,不能再單一根據溼度調整,而是結合溫度、風速、溼度綜合考慮雞隻的感受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