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關於通風,你到底知道多少?

關於通風,你到底知道多少?嚴格來講,通風更多的還是集約化養殖、規模化養殖發展的需要。雞多了,密度大了,環境就惡化,為了調整雞舍內空氣質量,就有了通風和機械通風。

1.談到空氣質量:不可避免地就會牽扯到:氧氣含量、有害氣體含量、粉塵、水蒸氣、空氣熱容量和實際含熱量等等,很久以前,開放式雞舍的自然通風顯然受制於季節和老天爺,不是很靠譜。吊扇曾風靡一時,更多的是為了攪拌空氣、配合地面灑水蒸發降溫,幾乎沒有換氣的效果。於是就有了後來和現在的機械通風,剛開始時用的正壓通風,後來又慢慢過渡到西式的負壓通風。

2.負壓:談到負壓通風,不可避免地會牽扯到負壓,負壓是雞舍內外大氣壓的壓差,導致負壓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進風口和排風口的不匹配,在負壓機械通風模式下,主要是風機抽風的效率高於進風的效率。負壓是可以通過負壓表測定的,儘管很多人對這一點還不清楚,儘管還有很多雞舍沒有安裝負壓表。我多次說過,負壓不是雞的需要,是雞舍和季節的需要,有空氣流動的地方就有壓差,就像我們拿兩張隔的很近的紙,往中間吹氣,紙會貼近一樣,這就是氣流導致的負壓。有人問養雞需要多大的負壓合適,我確實不好說,也不敢說,因為我沒有你雞舍的建築引數。不同的雞舍在不同的季節需要不同的負壓。負壓有兩個作用:夏季炎熱天氣能保證空氣水平到達雞舍中間(13米跨度的雞舍負壓需要8-10就可以了),冬季則需要保證冷空氣能衝到雞舍頂部與熱空氣混合,以達到不落冷風的目的,這時候需要22-30個負壓就足夠了(因為這需要看雞舍的高度、房頂的弧度和側風窗的位置,以及導流板的方向、房樑的折射情況等等)。如果你的雞舍更寬(比如14-18米)、更高(比如4-8米),你會需要更大的負壓或「不同」的通風模式。負壓在北方要求很嚴格,因為這關係到養殖的成敗(一旦受到冷應激,疫情感染和流行就很容易),在南方,負壓要求就沒有那麼苛刻。有人喜歡高負壓養雞,說風險會小一些,我告訴你:負壓是變數中的一個動態指標,要求相對穩定,負壓太大,一定會影響風機效率,造成電力浪費,如果是在「設定最小通風量」(不同的飼養模式——地養、網養、籠養需要的最小通風量是不同的)的情況下,負壓太大一定會影響氧氣供應而影響雞的生長髮育和健康。具體到不同的雞舍,準確的負壓都是煙霧測定的結果,配合紅外成像,你會發現雞舍內熱量分佈是否均勻,有些養殖戶盲目套用別人的負壓值,是很危險的。有些沒養過雞、沒養好雞的「專家」給人家講負壓,也是危險的。負壓只是個數字,結合成功的養殖經驗,在那些養殖「達人」的腦子裡,負壓就是「風路」,他們一看負壓表就知道風從哪裡走!我過去常提醒大家,在春秋冬季,負壓可以因為風機和側窗的調整而突然升高,然後再回調,不可以讓負壓突然降低。比如:可以先增加風機、負壓升高、再擴大側窗、負壓回調;也可以先縮小側窗、負壓升高、再減少風機、負壓回調。整個調整過程,不允許負壓低於安全值,這個順序千萬不能顛倒!!

3.雞舍建築設計時,到底需要多少風機?這是個數學問題,很簡單:A.你先計算出雞舍橫截面積,如果有隔斷,只需要計算房樑以下部分的橫截面積。B.按照最大風速(夏季雞舍降溫所需要的最佳風冷效應),一般要求2.8-3米/秒,計算單位時間通風量,然後除以大風機的工作效率(單位時間換氣量),就是所需要風機個數,考慮到風機實際工作效率,這個數量可以增加10-20%的安全係數。C.定期保養風機,以免因為軸承、皮帶問題而導致通風效率下降。D.雞舍縱向機械通風模式下,大風機的數量不會因為雞舍「短」就可以少用風機。只要雞舍橫截面積一樣大,60米、80米、100米長對大風機個數要求是一樣的,這就是「專業設計」。E.有人喜歡吊頂,這對於保溫、隔熱有好處,但會因為棚頂折射而影響空氣通路,負壓要求、通風模式都需要自己「摸索」。我提醒建雞舍時最好把頂做成「尖頂」或「弧形頂」,把保溫隔熱層做好就可以了,建雞舍不要標新立異,多參考附近能把雞養好的那些場。人家的操作經驗也容易學習、模仿和複製。

4.通風的目的:通風的唯一目的就是換氣,就是藉助機械的力量把雞舍內的空氣完成與外界的定時、定量交換,以達到健康養殖之專業要求和經濟目的。A.春秋冬季,一說到換氣,大家想到的就是保證雞舍內的氧氣含量不低於19.6-19.8%,氨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硫、粉塵、煙霧等不超標。對於籠養來講,這一點很容易做到,而且最小通風量比地養和網養要低1/4-1/3,甚至更多。及時清糞、小通風、提高飼養密度、低能耗是寒冷季節籠養最大的優點。這時候的通風考慮的不僅僅是換氣,還要考慮換氣的成本,因為在通風的時候,把雞舍內的熱量和溼度也一塊拉走了。所以我提倡在取暖季節,採用最小通風量有極其重要的經濟意義,因為風機、加溼、供暖都是需要花錢的。要綜合考慮才行,養好雞不是終極目的,多賺錢才可以。B.夏季通風換氣不會考慮所謂的氧氣含量和有害氣體是否超標的問題,而是考慮盡最大可能地排除雞舍內多餘的熱量,並根據需要對雞產生風冷效應,以利於雞獲得比較舒適的體感溫度。有時候為了強化風冷效應,不僅僅需要增加通風量,還要減少和壓縮雞舍橫截面積,比如每6米做一個樑上隔斷以增加雞體所能感受到的風速,風冷效應從1.5米/秒-2.5米/秒是明顯的,超過3米/每秒意義不大,在這個風速範圍內,雞很容易適應,不會有所謂讓風吹得趴著不吃不喝影響生長的擔憂。夏季籠養並沒有多少優勢,主要是因為飼養密度大,降溫有壓力。所以我提倡夏季籠養降低1/4 密度,不難養,不少賺錢,可惜很多人不願意接受。

5.颳風對通風的影響:老天爺才是最大的風機,颳大風對雞舍內的小環境影響是巨大的。如何應對颳風,是成功的規模化養殖管理者必須具備的一種技能。A.風向:風向影響並決定著側窗的調整,一般要求選擇性地縮小甚至關閉順風向一側的側窗,避免冷風灌入雞舍,同時根據需要減少風機和適當縮減背風向的側窗。B.風力:風力的大小直接影響到雞舍通風量,我們的雞舍密閉程度普遍比較差,很多時候在大風裹挾下,幾乎不用也不敢進行機械通風。隨著風力的變化,要及時調整風機使用、通風模式和側窗排布及大小。大家非常熟悉的問題就是每一次大風以後,疫情一定會加重,這倒不是因為風力推動了疫情的傳播,更多的是因為面對大風,我們普遍反應不及時,處置不得當,有非常嚴重的冷應激發生,從而降低了雞群的抵抗力,易感於某些疫病。既然颳風對養殖的影響這麼巨大,那麼平時我們就應該經常留意中長期氣象預報,要早做打算,早做防範。甚至於經常做一些假設大風來了的應急拉練,鍛鍊員工的心理和專業素質。

6.關於通風管:通風管是中國智慧,嚴格來講屬於東北智慧,為什麼會有這種智慧?這是因為規模化養殖發展太快,專業技術和管理隊伍不趕趟,對於現代化的通風系統(控制器、探頭、風機、側窗等)不能準確把握,從而導致負壓不夠、負壓突然降低、通風不足、通風過度等,養殖不成功,就逼著那些聰明人在負壓不夠的情況下,想辦法把冷風送到雞舍頂部,這就有了通風管的設想,由此開始不斷完善,通風管也從關在走向關內,還有了專業化的安裝隊伍。我的看法是:關內的養殖朋友,如果能正確使用風機和側窗,解決好負壓和冷風導流問題,通風管沒有必要安裝(安裝麻煩、清洗麻煩、使用麻煩),聽信通風管的好處,聽從大家的建議,我有兩個雞場也曾經全部安上了通風管,後來又撤了,場長說不如側窗好調節。如果飼養和管理人員環控能力不夠強大,通風管也不失為一種補充、過渡和好的辦法。通風管的風量計算、調整引數,很多人並沒有摸準、吃透,這裡面有陷阱、也有險灘。

7.水簾與霧線設計:毫無疑問,對規模化養殖來講,夏季通風系統一定會包含水簾和霧線,這是通風降溫之「必需」。這也是從國外學來的。水簾要安裝在雞舍近端(山牆和側牆上),現有的水簾厚度一般15-20釐米,安裝時需要預留單獨的「溼簾間」(以免打溼雞體),溼簾總面積一般要求是雞舍橫截面積的1.6-1.8倍;如果是籠養,根據大家的經驗,那就需要增加到1.8-2.0倍以上,以求得最大通風量時1.8-2.0米/秒的過簾風速(過簾風速太快或太慢都會影響到水蒸發降溫效果)。溼簾要注意防黴、防鼠、防堵。溼簾使用的前提一般是雞舍內風速達到80%負荷時,循序漸進地增加「上水時間」和「溼」簾面積,直至全部溼透。溼簾使用時,不需要持續上水,間歇上水能維持溼簾溼透即可(持續上水,水膜太厚影響到熱空氣摩擦蒸發降溫效果)。有人喜歡低風速時就使用溼簾,說是省電,但你難免造成雞舍兩端的大溫差。也有人喜歡在雞舍中間搞二級溼簾(這是國人的發明),那就等於讓一大部分風走了短路,兩端不僅有溫差,而且很難找平衡,總有一部分雞不是受熱、就是受涼(基本原則是保證雞舍內低溫區的雞不受涼)。使用縱向通風——溼簾降溫系統時,一定要注意前提是縱向通風,通風模式不對,降溫效果就不好。也有人說我的雞舍短,風機和溼簾用不了那麼多,那我也提醒你:你的雞永遠都不會養到多麼好。溼簾的工作原理就是蒸發降溫,正常情況下只需要用迴圈水即可,唯一要求就是水池、水桶內不能缺水,以免燒壞水泵。也有人說溼簾用冰水好,那我告訴你,這種情況不是沒有,只有在高溫高溼(相對溼度超過75-80%,溼簾降溫幾乎不起作用時,你用冰水不過是一種冷對流和傳導導致的降溫,這時候溼簾使用增加了舍內溼度反而影響了通風降溫效果)。我的提示是:高溫高溼,溼簾降溫效果不好,乾脆關掉溼簾,開動霧線,霧線噴「冷水霧」,效果絕對好,這時候不僅關掉了溼簾,還可以開啟雞舍近端的門窗。也有人說還有很多其他降溫措施(雞舍內鋪設冷水迴圈水龍帶、雞舍頂部噴水、雞舍內拉冰等等),由於工作量太大,不一定適合規模化養殖。要說還有其他好辦法,我也有提示:遇到7-8月出欄的雞,在訂苗時降低密度1/4-1/3,絕對省心,俺家就是這麼做的,生產指標超好,不冒風險,不少賺錢。夏季縱向通風—溼簾—霧線降溫系統操作起來非常專業,操作不好,就容易出事故,出就是大事故——一旦熱死雞,就不是個小損失。

8.溫差控制:雞舍內只要是採用的縱向通風,溫差就不可避免;籠養雞舍不管採用什麼供暖和通風模式,上下層溫差也不可避免,這都是基本的物理現象。要解決溫差問題,首先還是要解決通風問題,這就又牽扯到風壓、風路和風速,我們沒有辦法抹平溫差,我們只好想辦法去減小溫差,我這裡說的溫差是大溫差,是那種直接影響到雞生長髮育甚至導致雞被熱死的大溫差(超過2-3℃的溫差)。

9.尋求體感舒適度:就規模化養殖來講,體感舒適度是用體感溫度來表示的,體感溫度是一個專業術語,也是一個模糊概念,卻是規模化養殖攸關的大事。體感溫度受溫度、溼度、風速、羽毛狀況、健康狀況、日齡、飽食與否、關燈與否影響很大。說白了,再說具體一點,體感溫度就是雞對外界環境的一種生物探測和滿意度,雞是啞巴,體感溫度是人、雞、環境的綜合認知、感受、行為和生理表達。有人說體感溫度可以測出來,我不信,即是能測出來,也是大資料下的一種經驗「方」;有人說體感溫度能測出來,我也信,那是雞、環境、人、儀表的有機融合。體感溫度是養得好的場家對環控的「科學認知和智慧總結」,體感溫度能否滿足雞的需要和最佳需要,取決於我們對環控的把握。比如:同樣的溫度,風速不一樣,雞的感受是不同的;同樣的溫度和風速,溼度不同,雞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同樣的溫度、溼度、風速,不同日齡的雞的感受也是不同的;雞群採食和飽食時,舍內產熱會增加,雞群控食和雞舍關燈時,舍內產熱會減少:雞群發病發燒時,會畏寒。如此等等,雞的感受永遠是養雞最敏感的事,可惜在這方面我們普遍不夠敏感,才有了太多應激。養殖過程中的冷熱大都是相對的,比如28℃,對早期育雛來講,顯然不夠,但對於後期養殖來講,又明顯高了,甚至會出大問題。夏天有冷應激,冬天也有熱應激,這就是現實。常見的冷應激有兩種情況,一是絕對受涼,而是溫差過大。真正的專家首先是行家,也就是在一線養殖中能行!一個人不管多麼會說,首先能養出好雞,能長期把雞養好,才靠譜,否則就是扯蛋。

10.好指標怎麼來的?毫無疑問,好指標是養出來的。過去人們衡量和評判養殖效果曾經使用成活率、料肉比、飼養密度等指標,後來引進了歐指,還是相對合理的,歐指,又叫歐洲肉雞綜合生產指數EPI=10000*(出欄均重~公斤*出欄率~?%)/(飼餵天數*料肉比),如果是地養、網養,歐指全年380-400以上就不錯了,如果是籠養,歐指全年平均在440以上才算優秀,計算歐指時,成活率有一隻算一隻,路耗也是要算的。歐指在中國受多因素影響,還不能準確反應養殖成績,那就要把每平方出毛雞重、每隻雞平均費用等計算進去,這樣才能準確反映養殖「效果」。所謂費用一般包括:雞苗、飼料、藥物、疫苗、工資、福利、生活費、運費、低值易耗品、維修費、折舊、免疫費、抓雞費、電費、取暖費、土地承包費、資本化利息、流動資金利息等等。養雞是經濟行為,唯一目的就是盈利。所以說不僅要把雞養好,還要爭取把風險和成本控制好。只有做好這三方面的工作,才算成功。不要啥也不算,只算毛利,結果是毛太厚,利沒有。未來規模化養殖一定會在微利中穩定下來,無藥殘成為常態,環保成為常態、追求技術和規範管理成為常態。

  本文摘自雞病專業網論壇,感謝版主趙德峰老師的精彩分享!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選》》》

系統理解通風護航規模化養殖

關於通風,你到底知道多少?嚴格來講,通風更多的還是集約化養殖、規模化養殖發展的需要。雞多了,密度大了,環境就惡化,為了調整雞舍內空氣質量,就有了通風和機械通風。1.談到空氣

初春雞場通風到底怎麼做?

大部分養殖戶會存在一個誤區冬夏溫度極寒/極熱,應該是通風管理重點季節,春秋溫度正好,通風容易控制。其實不然,事實上,在季節轉換的時候,外界溫差較大,如果不注意通風管理,

氣囊炎、鼻炎、輸卵管炎、腸炎…你知道什麼是「炎」嗎?

在家禽眾多疾病當中,都伴隨著各種炎症性疾病。比如說,雞氣囊炎、蛋雞輸卵管炎和腸炎等等,那麼這麼多的炎症,大家天天在說的炎症,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若想搞清楚什麼是炎症,那就

通風小常識

通風是個寶,啥都代替不了!規模化養雞,必須存在通風管理!可是,有的養雞戶雞舍120米長、13米寬!不知道怎麼去通風,不知道什麼是負壓?那麼,你看看這篇文章,希望您能收益!1、什麼是通

關於雞舍溼簾的使用,您知道多少?

夏季氣溫高,極易導致雞群出現熱應激反應,導致雞群採食量顯著下降,產蛋率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增加,因此夏季密閉式雞舍要採取縱向通風與溼簾降溫,降低雞的體感溫度,降低熱應激。

雞冷應激的應對方法,養殖朋友應該知道!

做好雞舍保溫標準化雞舍在天氣轉冷後應關閉縱向通風進風口、溼簾,以免冷空氣來臨時造成冷應激。同時,雞舍裡側靠溼簾的地方,應安裝空氣導流板,使冷空氣進入雞舍後處於雞舍的上層

雞舍氨氣的危害有多大?這些你肯定不知道!

養雞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雞糞,雞糞過多就會產生大量的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導致雞舍內空氣質量過差,對雞的生長非常不利,特別是呼吸道。氣溫越來越高,雞舍的通風也越來越多

蛋雞黑色糞便到底是什麼原因

進入雞舍,仔細觀察雞群,發現幾個問題:1、黑色糞便居多,伴有消化不良的現象,部分糞便不成形,過料。2、多數雞冠子上有白霜、皮屑,或者黑色結痂。3、雞群整體狀態良好,精神正

雞產薄殼蛋,到底原因何在?

在蛋雞產蛋時,有時會產出一些殼比較薄的雞蛋,影響到雞蛋的品質,而引起蛋雞產薄殼蛋的原因與飼料、管理、生理性等因素有一定的關係,發生後要及時進行防治措施:1、來自飼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