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修正版:春天飼養管理的核心就是溼度(張福敬老師)
春天從春分到立夏這個季節,尤其是中午溫度升高的情況下,隨著外界溫度的升高通風量就要不斷增加。此時溼度損失會很大,很容易造成呼吸道甚至支氣管阻塞。
春天要想呼吸道少,養殖比較平順,核心點是溼度。白天的溼度儘量不要低於45%。50以上是最好,晚上的溼度在60到70之間就是可以的。因為溼度低於45%,就容易出現呼吸道。
溼度減少的原因包括:
1、風機通風量加大了和通風時間加長,這是是減少溼度的主要原因。
2、中午溫度升高了也是減溼度。
緩解辦法有:
1、潑水可以減緩溼度的減少速度。
2、雞舍糞便的出糞時間一定在下午四點之後出糞,這是一個減緩溼度減少的一個最好的方法。
很多人說溼度下來了,我可以把溫度加上去,做一個溼熱補償。溼熱補償這是對的,它在一定範圍之內可以補償,舉個例子:我們溼度一般是50%~70%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做正常的溼熱補償。如果我把溼度降到45%以下,再試著繼續溼熱補償就會出問題。這個時候溼度降下來之後,我把溫度補上去了,形成會形成一種什麼燥熱。
很簡單一個例子,我目標溫度是26°,我的目標溼度要求是60%,中午的實際溼度已經到了30%了,我溼熱補償補了3度,就是29度。隨著中午外界溫度升高,通風量不斷加大,雞舍溼度下來了,但是溫度反而繼續上升,就形成燥熱。燥熱是春天呼吸道疾病和病毒病形成的條件。最好的辦法不要形成燥熱。
保溼可以緩解燥熱和不形成燥熱。通風操作中的溼熱補償是對的,但要在一定範圍之內,它有很好的效果,超出了一定範圍(45%-70%),做溼熱補償要謹慎。舉個例子,舍內溼度低於40%,再按照原來的那個溼熱補償基數去補償,就容易形成一個燥熱的環境。所以最好是儘量的把溼度不要降的太快。最好的措施是儘量風機不要長轉,可以通過增加風機大小來增加通風量(風機大小是否合適的標準是上下溫差),從而達到溫度和溼度的平衡,避免造成溼熱的環境。
在一定的條件下溼度和溫度的相互補償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