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淺談翻蛋對孵化率的影響

禽蛋在孵化過程中必須進行翻蛋才能獲得很高的孵化率。筆者認為種蛋翻蛋可分為兩種,孵化前翻蛋和孵化時翻蛋,孵化前翻蛋是指種蛋在孵化前的儲存階段為保證種蛋質量而進行的翻蛋,如果種蛋儲存時間不超過一週,在儲存期間也可以不進行翻蛋處理;如果儲存時間一週以上,在貯存期間要每天每小時將種蛋翻轉90度,以防止繫帶鬆弛、胚胎貼殼。

孵化時翻蛋是指在孵化過程中為保證胚胎正常發育和受熱均勻而進行的翻蛋控制。孵化期間,翻蛋對於種蛋具有重要的生物學意義。

一 翻蛋的原因

由於蛋黃的脂肪含量較高,比重輕,易上浮,而胚胎又位於蛋黃之上,如長期不翻蛋,胚胎容易與蛋殼膜粘連變幹,引起胚胎死亡。孵化中期以後,尿囊和卯黃囊也育與蛋殼膜粘連現象,也能引起死亡。因此翻蛋非常重要。

二 翻蛋的目的

種蛋定時轉動可改變胚胎方位,促進胚胎運動,使胚胎受熱均勻,改善血液迴圈,防止胚胎與殼膜粘連,使胚胎髮育前中後期血管區及尿囊絨毛膜生長髮育正常,使種蛋「合攏」、「封門」良好,使蛋白順利進入羊水供胚胎吸收,翻蛋還可以減緩水的損失,使胚胎處於溼潤的環境並順利啄殼、出殼,獲得新鮮空氣,有利於胚胎髮育。

三 翻蛋對入孵蛋孵化率的影響

 1 不同翻蛋方法對孵化率的影響

從表1中的資料可以看出,如果在整個過程中不進行翻蛋,種蛋的孵化率是非常低的。通過實驗檢查未孵出的種蛋可以發現70%是在7胚齡以內死亡的。所以,在整個孵化期間不翻蛋是不可行的。

 2 不同翻蛋角度對孵化率的影響

從表2中三組資料可以看出,翻蛋角度對孵化率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可以看出翻蛋90度受精蛋孵化率在這3組資料中是最高的,孵化機翻轉90度與翻轉40度、60度所消耗的電能相差不多,然而孵化率可有一定的提高,這在實際生產中是不可忽視的,應引起高度重視。特別在孵化早期由於種蛋內是液態的並且孵化條件適宜,細胞分裂過快,非常容易導致胚胎與蛋殼粘連,而翻轉90度能有效防止胚胎與蛋殼膜粘連,如果翻蛋角太小,則達不到翻蛋效果,就會增加胚胎死亡率,降低出雛率,影響孵化經濟效益,如果太大,會使尿囊破裂,從而造成胚胎死亡。

  3 翻蛋頻率對孵化率的影響

翻蛋頻率是指種蛋在孵化過程中兩次翻轉時間的間隔時間,簡言之即多長時間翻蛋一次。那麼,翻蛋頻率如何確定,這在孵化實踐中有許多專著中有許多觀點,大部分專家及教科書認為每隔2小時翻蛋一次是比較合理的。筆者查閱了相關資料,認為每隔1小時翻蛋一次可以提高孵化率和健雛率,降低死胚率。

2001年研究人員做了相關實驗。試驗方法:將種蛋隨機分為4組,每組480枚,分別人孵於翻蛋頻率為1小時、1.5小時、2小時、2.5小時的4臺孵化機中進行試驗,孵化技術按常規進行,其他條件如溫度、溼度、通風、涼蛋完全相同。通過實驗記錄表明孵化率是與翻蛋頻率成正比的。每1小時翻蛋一次比每1.5小時翻蛋一次孵化率高出1%左右,比每2小時翻蛋一次的孵化率高2%以上,比每2.5小時翻蛋一次高4%左右。

4 停止翻蛋時間對孵化率的影響

關於在種蛋的孵化過程中翻蛋應什麼時候停止,有人認為在16天停止,又有認為在14天停止為宜,常規機器孵化在落盤後(15天)停止翻蛋,但時間越長,孵化器具的磨損越嚴重,縮短了孵化器具的使用壽命。這給孵化場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本著減少孵化器具的磨損,提高孵化場經濟效益的目的,筆者收集了有關翻蛋停止時間對孵化率影響的資料,並摘要了實驗記錄。

由表3可知,在孵化14、15、16、17、18天時停止翻蛋,受精蛋孵化率和出雛率均較高,各組間差異不顯著,也就是說,在14胚齡以後只要溫度、適度、空氣等條件有保證,孵化機是否翻蛋是無關緊要的,通過研究孵化過程中雞胚的發育過程就可以知道,在14胚齡以前都是雞胚的發育,在13胚齡時身體大部分覆蓋絨毛,雛雞已經形成,不會和蛋殼發生粘連。14胚齡以後為後期吸收蛋白的時期,14胚齡以後不進行翻蛋是可行的。

四 孵化過程中的其它影響因素

在實際孵化生產中,以經濟效益為目的,實現效益最大化,不能只看孵化率有多高,應該結合孵化率、健雛率、裝置折舊率、電能消耗量、孵化機週轉等幾方面綜合考慮。

 1 翻蛋角度

無論翻轉70度、80度、90度還是100度所消耗的電能相差不多且與孵化機週轉無關,然而就孵化率而言,翻蛋90度的孵化率較高,所以孵化機翻轉角度選擇90度最好。

2 翻蛋頻率

根據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孵化率和健雛率都隨翻蛋頻率的升高而升高。在實際生產中,並不是翻轉頻率越大越好的,因為提高翻轉頻率勢必會增加孵化器的耗電量,就拿1小時翻轉一次與2小時翻轉一次相比,翻轉頻率增加電能消耗也會有所增加,而孵化率只提高2.4%左右,差異不顯著。所以翻蛋頻率太大經濟效益並不理想,那麼,翻蛋頻率一定要選一箇中間值。個人認為,孵化期間的翻蛋間隔以1小時最佳,過長會降低孵化率,影響雛雞質量,而如果每30分鐘翻蛋一次會增加電能消耗,毫無意義。

3 14胚齡停止翻蛋

第14天停止翻蛋比常規落盤後停止翻蛋少4~5天翻蛋時間,可以減少孵化器具的磨損與電耗,並減少由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這對裝置老化場更有稗益,同時提前停止翻蛋也可以節約能源,增加入孵機的週轉次數,大規模實驗中,14天停止翻蛋孵化成績也比較理想,雛雞售後養殖戶反映良好。結果表明,在實際孵化生產中,14天停止翻蛋是可行的。

其實要想獲得理想的孵化效果,還要根據情況而定,不同品種不同條件,就有不同的翻蛋方案,在保汪種蛋質量優良、孵化裝置運轉良好的情況下,對孵化管理制度還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大膽試驗,找出最佳的孵化條件,才能夠使優良種蛋和現代化的孵化裝置發揮出最佳經濟效益。

孵化蛋質量

種蛋孵化率和雞雛質量資料是優化孵化管理最重要的參考。雞群的日齡,蛋儲藏的天數和孵化計劃都常用於分析孵化所結果並用於進行孵化優化管理,但是,非常常見的是,大家沒有充分注意到孵化蛋的質量。雖然常常考慮外部質量,但是與定期內部質量控制有關的問題還存在很多

孵化廳環境控制對雛雞質量的影響

種蛋孵化是養雞生產中一個重要環節,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養雞生產的經濟效益。要想獲得理想的孵化率和品質優良的雛雞,除培育健康高產的種雞群、提高種蛋的品質和加強種蛋的消毒外,孵化場的孵化條件控制更顯尤為重要。孵化條件中不但要控制好孵化裝置內各項孵化參

影響雞蛋孵化率的幾大因素?

1.遺傳因素不同品種或不同品系的孵化率不同;近交種蛋孵化率低,因為雞的致死基因可導致孵化末期的胚胎死亡;雜交種蛋孵化率高。(1)種雞周齡母雞初產期的蛋孵化率低;在30周齡~42周齡產的蛋孵化率最高;以後隨周齡增長而逐漸下降,約在45周齡後,孵化率降低2%~5%。(2)母

如何提高雞種蛋孵化率!

一、控制孵化條件1.控制溫度立體孵化器孵化種蛋的適宜溫度為37℃~37.8℃。在孵化時應先定好溫度,使之在適宜溫度範圍內;在孵化過程中每隔1小時要檢查1次,盡力保持溫度平穩。如溫度忽

孵化高溫對肉雞的影響

所有的孵化管理人員都明白,在孵化過程中需要提供基礎的條件,如溫度、溼度、翻蛋和通風。這些基礎條件都非常重要,特別是孵化時的高溫對肉雞生長效能的影響巨大。孵化過程中,溫度

孵化率低的原因有哪些

一、母雞產蛋量雞的產蛋量與孵化率指正有關,即雞群產蛋量高其孵化率也高;反應產蛋量的要素也一樣反應孵化率。二、種雞周齡母雞初月子的蛋孵化率低;在30周齡~42周齡產的蛋孵化率高峰

種蛋孵化過程的控制要點

一種蛋入孵入孵安排的原則是合理安排種蛋佈局,做好種蛋上車和在孵化器裡面的位置確定,從而使得孵化過程中孵化器內部的溫溼度以及co:濃度均勻,以適合胚胎髮育所需的各項要求。在入孵過程中要注意蛋庫與孵化室溫度差的影響,一般蛋庫溫度會在18~20℃,而孵化室的

雞蛋孵化前及孵化期的準備

孵化前的準備(1)選擇種蛋:種蛋在入孵前應按種蛋的標準進行篩選,不合格的種蛋不要入孵。(2)準備巢窩:一隻中等體型的土母雞,一般孵蛋18~20枚,以雞體抱住蛋不外露為原則。雞窩用木箱、竹筐、硬紙箱等均可,裡面應放人乾燥、柔軟的絮草。雞窩最好放在安靜、涼爽、

孵化場噴霧免疫的5個關鍵因素

大多數孵化場都會對孵化的肉雞、蛋雞和種雞進行噴霧免疫,但這樣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嗎?我們應充分重視在進行噴霧免疫時如何才能達到最高免疫覆蓋率這個問題,尤其是考慮到全球95%以上的肉雞和100%的蛋雞和種雞都需要在孵化場進行噴霧免疫時。在孵化場進行噴霧免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