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黃雞的育肥與預防接種
江村黃雞,這名字一聽起來就有地方特色,尤其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們,對它一定並不陌生。目前在我國南方多個省份養殖,得到了市場不錯的反饋。它有外國雞的優良血統,又有本地土雞的遺傳基因,生產效能毫不遜色於任何一個肉雞品種,適應能力突出。
江村黃雞的父母代公雞體形高大,緊湊勻稱。身體呈方形,羽毛金黃色,尾部帶少量黑羽,體質健壯,肌肉豐滿,單冠直立,胸寬,背闊,腿為黃色,短而粗壯,父母代母體羽毛多為黃色,身體呈菱形,體形緊湊,胸肌豐滿,頭部清秀,冠,肉髯,臉呈鮮紅色,腿為黃色,商品代雛雞絨毛為黃色,成年公雞羽毛金黃色,尾部帶少量黑羽,身體健壯,單冠直立,成年母雞羽毛為黃色,羽毛緊實,羽色鮮豔,富有光澤,體形豐滿,肌肉結實,頭部較小。江村黃雞父母代母雞22周齡時開始產蛋,產蛋高峰期在27-55周,產蛋高峰期時,產蛋率為92%,平均產蛋量為190-195枚,平均受精率為94%,平均孵化率為90%,江村黃雞父母代公雞和母雞使用年限為65周左右,商品代雛雞成活率在97%以上。商品代公雞出欄時間為75-80天,出欄平均體重為1.8千克,料肉比為2.1:1,屠宰率為74.8%,出欄時間為80-85天,出欄平均體重為1.7千克,料肉比為2.2:1,屠宰率為72.1%。
養殖江村黃雞,可實行墊料平養、柵(網)養,也可採用籠養,特別是後期肥育階段,採用籠養可明顯地提高肥育效果。在一些大型飼養場,0~28天育雛階段採用火炕育雛或者採用炕上加竹竿或金屬籠網上飼養,29~70天上籠育肥。 要儘量利用本地自產或容易買到的營養豐富價廉的飼料,根據不同生長階段雞對營養的需要,參照飼養標準,科學配製營養豐富,平衡的日糧,特別注意蛋白質,能量的比例要合適。如蛋白質含量高而能量低,則必須攝入過多的飼料,造成蛋白質飼料的浪費;如日糧能量高,則採食相對減少,雖進食能量已滿足機體需要,但限制了蛋白質的絕對進食量,從而使雞生長髮育遲緩,生產效能降低。另外,種植紫力鮮草、娥菜草等青綠飼料是降低飼料成本的途徑之一。
育肥期還需注意的是要做好雞的新城疫、禽流感、雞瘟等疫病的預防接種,特別是雞球蟲病的防治。凡有雞的地方就有球蟲的存在,集約化養雞場則是球蟲病爆發的最適宜場所,其危害有目共睹。以往控制球蟲病的方法是利用化學藥物,如尼卡巴嗪、球痢靈、氨丙啉、地克珠利等,但耐藥性的產生造成藥效降低,雞球蟲病仍時常發生,雞隻生產效能發揮不理想。近幾年來球蟲疫苗的使用為種雞場解決了球蟲病的難題。若疫苗質量保證、免疫方法正確、飼養管理得當,肉種雞場採取免疫的方法控制球蟲病是較為理想的。在飼養過程中還要適時驅除體內外寄生蟲,搞好環境衛生,定期對棚舍及場地消毒。多方協同杜絕各類傳染病的發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