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高產蛋鴨易忽視的幾個問題

目前國內外高產蛋鴨年產蛋量均在20千克以上,但國內許多地區特別是北方地區現有蛋鴨年產蛋量均在10千克左右。究其原因,除去品種因素外,鴨舍建造的不規範是其中因素。但筆者根據多年現場飼養蛋鴨經驗看,沒有遵循蛋鴨的生物學習性,傳統粗放的飼養管理方式,更是影響蛋鴨高產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就飼養蛋鴨過程中容易忽視的幾個問題闡述如下,共同商榷來挖掘蛋鴨生產潛力,增加經濟效益。
   
  一 保持鴨舍安靜
   

  產蛋鴨反應靈敏、膽小易驚。實踐證明:蛋鴨受驚後互相拱撞、大聲鳴叫,第二天就會出現破蛋、軟皮蛋的現象,產蛋率明顯下降。而且一週後才能逐漸恢復;所以防鼠防獸儘量切斷一切應激源是鴨場的首要工作。另外新老鴨子不能混養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擾。
   
  二 人工補充光照
   

  光照可提高鴨體新陳代謝,增進食慾;刺激卵泡素和排卵激素的分泌,增加產蛋量。現代研究證實,正確的人工光照可使蛋鴨年產蛋量提高5%,同時對蛋鴨的生長、發育、繁殖行為都有直接影響。產蛋鴨光照時間應在14~16小時,以日出日落為標準進行人工補光,以棲息產蛋場面積計算補光量,按3w/㎡計算,晚間鴨舍每10㎡錯落懸掛一隻離地面1.5m距離的25w白熾燈來補充光照即可。由於蛋鴨黑暗中遇不良刺激易驚群騷動,可在採食場根據面積設常明燈1~3個。同時配備停電補救措施。
   
  三 充夜食
   

  產蛋鴨代謝機能旺盛,有夜間覓食的生理特性,往往會在夜間感到飢餓。為了滿足產蛋鴨的這一生理要求,晚上必須供水和補充食料,以保證產蛋鴨夜間不餓、不渴、不叫而有利於產蛋。
   
  四 公、母鴨分開飼養
   

  學術界對此說法不一,有的認為:公、母鴨混養有助於提高母鴨的性生理行為而利於增加產蛋量;有的認為:公、母鴨分開飼養避免了公鴨的無休止的干擾,母鴨在安靜的條件下更有利於產蛋。經過兒年的觀察筆者認為:除在產蛋鴨留種蛋期間公、母鴨混養外,其餘時期應儘量公、母鴨分開飼養;這樣對產蛋率和產蛋整齊度的提高都有益處。
   
  五 防雨防潮
   

  蛋鴨雖屬水禽,具有喜水性,但對陰雨連綿或大雨直淋應激反應較強。經過多年的觀察證明,產蛋鴨在汙穢潮溼、泥濘的環境中3~5天后就會出現掉蛋現象,如果在此環境持續時間過長,則能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停產現象,其原因有待進一步探討。另外鴨舍內出現高溫高溼現象,也容易造成微生物的滋生繁殖,誘發一些腸道、呼吸道疾病。
   
  六 有害氣體的排除
   

  蛋鴨在舍內滯留時間較長,排瀉物增多,容易產生氨、硫化氫、二氧花碳等有害氣體增加。除能誘發一些疾病外,也影響產蛋量的提高。採取措施:一是儘量減少蛋鴨在舍內活動時間;二是控制適當密度;三是保持舍內清潔衛生,勤換乾燥新鮮墊料,定期消毒;四是定時通風換氣.保持舍內空氣清新、環境涼爽。
   
  七 創造適宜的環境
   

  定時關鴨、放鴨、餵鴨,形成穩定的條件反射制度是提高產蛋量的前提。冬季要遲放早關.夏季要早放遲關。在梅雨季節鴨群不宜放牧運動。鴨子具有喜水性,特別是在繁殖季節要堅持洗澡,因為公母鴨在在水中交配效果最佳:鴨子要經常運動,俗語:「關不如放,不放不生」有一定的道理。運動還可以增強鴨子的體噴,提高抗病能力,也是保證鴨子正常產蛋體型的重要手段在管理上要求人鴨親和,飼養員應儘量固定服裝經常在鴨舍觀察鴨群,常哄勤趕是飼養員的終日職責。

蛋鴨產蛋下降原因

一情況自從2011年11月以來,我市蛋鴨養殖戶反映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產蛋率下降,下降幅度從20%~45%不等,嚴重的甚至絕產,開始並不死鴨,精神、糞便基本正常,採食量有的略有下降,帶有呼吸道症狀的也很輕微,個別嚴重的鴨只到後期則表現為癱瘓、絕食而死。二臨診症

蛋雞養殖容易忽視的三大問題

雞蛋是飼養蛋雞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提高蛋雞的雞蛋質量、產蛋量是蛋雞養殖的主要課題,那麼在蛋雞養殖過程中有哪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幾種,具體情況如下:蛋雞養殖容易容忽視的三大問題一【更換飼料】更換飼料的時候要注意循序漸進。因

冬天,這幾個養雞問題別忽視

限制飼餵在自由採食的情況下,除夏季之外,都有過量採食的情況,這不僅造成經濟上的損失,而且還會促進雞積蓄脂肪而超重,影響成年後的產蛋能力,限制成熟與體成熟適時化和同期化。

關於飼料生產中容易忽視而引起的質量問題

飼料生產中很多細節容易被忽視,看著很小,如果不重視引起的質量問題,筆者收集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一、配大料工序:1、原料異常:主要情況:原料結塊、發黴以及摻有雜質等情況

肉雞黴菌素問題不容忽視

黴菌毒素中毒具有全國的普遍性,其發病的低閾值,慢性的過程以及臨床症狀的隱蔽性使眾多人士無從懷疑,直到引發傳染病仍不能看到隱藏在傳染病後面的殺手。這是當代中國肉雞病肆虐,久撲不絕,損失慘重的最主要的原頭。三儀集團江蘇三儀生命產業園的刁世德在2012第二屆

高產蛋雞的幾個關鍵養殖期

蛋雞養殖過程中產蛋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養殖效益,要提高蛋雞的產量,培育出高產能蛋雞,在這幾個關鍵時期一定要做好飼養管理工作。35天定終身蛋雛雞群在35天的時候,其平均體重和均

高溫持續,蛋雞育雛期這個問題一定不容忽視

三伏天,高溫高溼天氣持續,很多養殖戶認為高溫熱應激影響最大的是產蛋雞,對於育雛雞、育成雞影響不大。因為高溫對於產蛋雞的影響很明顯,主要表現為採食量下降,產蛋率下降。但是

高產蛋後期效益的幾個「妙招」

當雞群產蛋率80%時,即可認為雞群產蛋高峰期結束,進入了產蛋後期,一般範圍在46周至雞群淘汰下籠。在產蛋後期,蛋雞最大的生理特點之一就是脂肪沉積能力大大增強,但是產蛋率卻逐漸下

蛋雞15周到5%產蛋期的飼養要點

蛋雞進入開產期到5%產蛋期間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一個階段,蛋雞的一生我們把太多精力放到育雛和育成階段,毋庸置疑這兩個階段是蛋雞高產的兩個關鍵階段,還有一個階段很容易被大家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