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春初產蛋雞舍的注意事項

溫度 產蛋雞舍適宜溫度應在13℃~23℃,最適宜溫度是16℃~20℃,天棚附近與地面附近的溫差不超過2.5℃~3.0℃,牆壁附近和雞舍中央的溫差不超過39℃。可採取封門封窗,設定擋風障,粉刷抹牆,天棚加隔熱材料,增大飼養密度,採用多層籠養,乾草鋪墊地面等多項措施來達到保溫目的。 
  
  溼度 在舍溫保證要求的前提下,保證舍內相對溼度為50%~60%。儘量壓縮舍內用水量。加強雞舍保溫,勿使舍溫降至零度以下,防止水氣凝結。地面鋪墊乾草並及時晾晒。及時清除舍內糞便汙水。保證通風系統良好,及時排出多餘水汽。 

氣流 春初,氣流會降低舍溫,增強機體散熱量,加劇寒冷的影響。但無氣流,雞舍內的有害氣體和多餘水汽不易排出,同樣影響雞的健康和產蛋力。雞體周圍氣流速度以0.1m/秒~0.2m/秒為宜,最高不超過0.25m/秒,引入舍內的空氣要均勻散佈到舍內的各個部位,防止強弱不均和死角,防止直接吹向雞體。堵塞屋頂、天棚、門窗上的一切縫隙。

蛋雞冬季育雛注意事項

冬季育雛時若溫度過低,雛雞易受涼而引起拉稀或發生呼吸道疾病等;雛雞為了相互擠壓取暖,容易造成扎堆現象,影響採食和活動,造成傷殘,嚴重時會造成大量死亡。因此,冬季育雛要注意

蛋雞打針注意事項

給雞打針是養殖場的常事,但打針部位選不準,方法不對,容易造成藥液注入體內後又流出,打針部位發炎、腫脹,有時引起蛋雞死亡、癱瘓等,得不償失。今天,就教大家給雞打針的8大禁忌

蛋雞秋季管理注意事項

秋季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應根據秋季氣候變化和雞群狀況加強飼養管理,以提高養殖效益。一、加強疫病防治。蛋雞經過產蛋盛期後,到秋季體況差,容易發生新城疫、雞痘等傳染病,此

蛋雞養殖的三個注意事項

進入秋季,與炎熱夏季反差很大,因此蛋雞養殖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證蛋雞健康成長,繼續維持良好的產蛋效能。今天重點在這裡介紹三件事。一、調整蛋雞飼料秋季,為了使蛋雞養殖

蛋雞注射疫苗時的應注意些啥事項

在蛋雞產蛋期進行疫苗注射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因為如果操作不當,容易使蛋雞產生藥物反應,造成產蛋量下降等,為此將蛋雞產蛋期注射疫苗的注意事項給大家整理如下。1、注意

春季蛋雞飼養注意事項

初春天氣乍暖還寒,且晝夜溫差比較大,雞群受外界環境變化影響比較大,常造成生產效能下降或突發疫情現象,給養殖場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使蛋雞在初春季節提高產蛋率,延長產蛋高峰期,需要加強雞舍及雞群管理,給雞群提供適宜的產蛋環境,使雞群穩產高產。一雞舍

蛋雞舍人工補光注意事項

1、一定要制定健全的光照計劃,並切實付諸實施,不得半途而廢。2、在育成期,每天光照時間應當保持恆定或逐漸減少,切勿增加。但每天光照時間不能少於6小時。3、在產蛋期,每天光照

初秋飼養雞注意事項

在經歷高溫高溼的夏季後,隨著熱應激的減少,體質逐漸恢復,蛋雞的產蛋效能不斷提升,生產旺季也即將來臨。而每個季節都有其自身的季節特點,溫差和溼度都有很大的季節性。因此針對

夏季蛋雞飼料調整注意事項

一適當增加飼料營養濃度在夏季,當環境溫度超過25℃時,雞的採食量就會相應地降低,營養物質的攝取量也相應減少,導致蛋雞產蛋}生能下降,雞蛋的質量也較差,這就需要用含較高營養濃度的目糧予以補償。高溫季節,蛋雞的能量需要比平常的飼養標準要減少。於是,有些專

蛋雞的免疫方法及注意事項

滴入免疫分為滴鼻法和點眼法。適用於弱毒苗的免疫方法。使用時將疫苗稀釋後,用消毒玻璃滴管吸取稀釋液,滴入雛雞鼻孔或眼內,每羽滴人1一2滴。免疫接種後5一7d產生免疫力。該方法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