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需「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預防性思維養雞)
1、疾病預防系統性思維
肉雞養殖業發展到今天,越來越多的從業者接受和認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理念。做好疾病預防,能讓所養的肉雞健康生長,不得病、少得病,順利出欄,收益穩定,是所有人一致的追求。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只知道預防好,要做預防,卻不知道該如何做預防,從哪方面下手。多數人,都只是片面地做一些工作,或者人云亦云地用一些產品。多數人,都還停留在過去那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想法和做法中,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統性的疾病預防思路。
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不斷觀察、思考、總結,找到了一條行之有效的疾病預防思路,經過細心梳理,結合實踐中各種疾病預防方案,形成了一套系統性的疾病預防思維:以一箇中心,兩條主線,三項因素為基本著力點。
2、一箇中心
一箇中心:提升機體免疫力
要預防疾病,「免疫力」是必須要提及的一個詞,機體免疫力是保障機體健康的基礎,所以,這是疾病預防系統性思維的一箇中心。所有的工作,都要圍繞「機體免疫力」這個中心來做。換句話說,沒有「機體免疫力」,其它的預防工作都是白費力氣。
免疫力包括「特異性免疫力」和「非特異性免疫力」兩個方面。用中獸醫理論來講,就是「正氣」,用現代醫學來講,就是「抗體」。疾病得不得,得了能不能治,治了能不能好,歸根結底都是「免疫力」起的決定性作用。一旦機體失去「免疫力」,即便是用藥物殺死了身體裡所有的「病原體」,機體也活不了,因為臟器功能衰退,因為血氧供應不足,最終都會死亡。「癌症」就是一個例子。所以,疾病預防,先要提升機體免疫力。
3、兩條主線
兩條主線:消化道和呼吸道
消化道健康:健脾胃、養腸道、解黴菌、調肝腎
呼吸道健康:通風、環控、溫溼度
預防家禽易發疾病,要有主線,思路要清晰,方法要簡便。不可眉毛鬍子一把抓,盲目行事。大部分疾病,首先都要經過消化道黏膜和呼吸道黏膜,透過這兩道防禦屏障,才能進入體內。這兩道防禦屏障,就如同城牆,「城牆」堅固,外邪自然不能侵犯,反之,病原體可輕易越過「城牆」,侵入機體,那麼,無論我們怎麼用藥防治,都無濟於事,徒增成本。
1、保護好消化道非常重要。古語云「病從口入」。有多少疾病都是吃進去的?比如現在人人皆知的黴菌問題,就是通過消化道侵入機體,然後再侵害各個內臟系統(代謝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呼吸系統等)。一旦機體各內臟系統功能失調,疾病混合感染,治療起來就倍加艱難,效果微乎其微。
所以,預防疾病先從保護消化道開始。健脾胃,養腸道,保護消化功能,保護消化道黏膜,就是保護這道防禦屏障。
2、保護好呼吸道也非常重要。家禽發生的多數疾病,都是通過呼吸道引起的,由於家禽呼吸系統的特殊性和飼養環境的特殊性,呼吸道疾病不斷髮生,病原體通過呼吸道黏膜侵入機體,迅速攻佔各個內臟器官,使得疾病難以治癒。呼吸道黏膜也是家禽機體非常重要的一道防禦屏障,所以保護好呼吸道,也是預防疾病的一條主線。
保護好呼吸道還是要從環境入手,保持舍內外的環境適宜,溫溼度調整合適,沒有粉塵,空氣新鮮,這首先是保護呼吸道的重要方法。如果這些管理措施做不到位,呼吸道的問題是解決不了的。完全依靠藥物來保護呼吸道,成本太高,且不容易實施,所以還要和飼養管理、環境控制結合起來。
4、三項因素
三項因素:內因、外因、誘因
疾病發生的原因,無外乎內因、外因和誘因這三項因素。而且,這三項因素要互相結合才可引起發病,否則缺少一項都不至於發病。這是我們在學習《獸醫學》裡所講的病因學最基礎的概念。
內因:機體本身的生理狀態
外因:外界環境的致病因素:病原體
誘因:氣候溫度變化,管理疏漏,應激等
沒有外因,機體不會發病;只有外因,沒有內因,機體不會發病;有的有外因也有內因,但沒有誘因,機體也不會發病。最常見的誘因就是應激,轉群的應激,防疫的應激,密度的應激,驚嚇的應激,天氣的應激等等,只要一受到應激因素,就有了發病條件。
所以,預防疾病的系統性思維裡,不能忽略了三因,無論哪一點我們多加註意,做到位了,都可降低家禽發病率,起到預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