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肉雞養殖場生產過程中的常見問題

隨著家禽養殖業的發展,養殖管理與硬體技術也隨之進步,風機、溼簾、暖風爐、網上養殖模式等也越來越為養殖戶接受並使用;而保健
品和新增劑的發展,使得料肉比由原來的2.15左右逐步下降,個別地區達到了1.7左右,人們的養殖觀念也隨著養殖業的發展而變化著。雖然如此,部分養殖戶在養殖過程還是存在著一些誤區從而未能將養殖效益最大化。以下總結市場上常見部分問題供大家參考。
   
  一  不注重糞便處理
   

  好一點的養殖戶把糞便處理到遠離棚舍的區域或賣掉,部分養殖戶直接將糞便堆放在棚舍之外,甚至將糞便堆放在棚舍上風向處。1克糞便中存在的病原總數以億計算,而且由於糞便大部分是成禽排放,其中的病原在成禽上可能不會出現任何臨床症狀或僅出現輕微的可以忽略的臨床症狀,但對雛禽來講可能是致命性的,如沙門氏菌病和病毒病。因此,做好糞便無害化處理非常重要,對於糞便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將其遠離禽舍,或採取密封堆漚等熟化措施殺滅其中的病原。
   
  二  不注重消毒或消毒劑使用不當
   

  環境消毒大多數養殖戶都可能做到,而燻蒸和帶雞消毒有的養殖戶則不太注重。進雞之前的燻蒸消毒是最全面的消毒方式,而周邊有爆發性疾病時帶雞消毒則是減輕感染壓力的最有效方法。試驗證明,同一雞場發生發生疾病時,每天帶雞消毒的雞舍發病輕微,但不消毒的雞舍發病會非常嚴重。對於消毒劑的選擇,育的養殖戶始終如一的使用一種消毒劑,從來不更換品種,殊不知病原對消毒劑也會逐步產生抗性而降低消毒劑的效果。因此,至少要準備3種消毒劑輪換使用以避免消毒效力降低,同時在多批次感染相同疾病或爆發烈性傳染病之後一定要更換消毒劑並使用消毒效果好的產品,以避免相同病原再次感染大群。
   
  三  不重視養殖管理
   

  與此相關的是一旦養殖效益下滑,養殖戶最容易將責任歸於雞苗質量不好或是飼料不好,再或是藥物和獸醫診療工作不得當。誠然,雞苗質量是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須知只有精細管理,使雞始終處於健康的狀態,才能使飼料被充分吸收,並最終發揮雞隻的最大生產效能;更何況在雞發病時,要求某些管理方面更為精細(如溫度、營養、飲水等),即使藥物再好、治療方案再合理,如果最終管理沒跟上也不會發揮應有的治療效果。
   
  四  片面追求多吃料
   

  在正常養殖後期(如30日齡以後),很多養殖戶都會問「是否有能增加採食量的產品」,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目前的快大型肉雞採食量按飼料實際情況都會有一定的採食標準,各廠都會有相應的指導量,在此基礎上因個體或季節差異會有增減幅度,但不會超過1 5%.在此基礎上如果是雞群發病後採食量下降,增加採含量的方法就是將疾病治好,在治療過程可根據病情使用一定的增食劑,基本都是提高胃動力和抵抗力的產品,這種增食具有一定意義,如果是大群正常而採食量又在指導範圍內片面追求採食量則意義不大,因為此時也可以通過提高胃動力或作用於神經系統的藥物來提高採食量,由於機體對飼料已經達到最佳吸收,但此時吃得多就未必長肉多,有時反而會造或飼料浪費。正常情況下可定期投喂提高轉化率的保健品以達到改善料肉比的效果,如每週投2~3天的活菌製劑。
   
  五天天喂藥,不喂不放心
   

  這在當前的養殖過程中極為常見,其原因歸結都是因為目前病太多、太複雜,而養殖戶持有的觀念是「投藥發病至少我努力防了,說明疾病厲害,而沒投藥發病則是後悔當初沒投藥」,堅持「不後悔」原則,因此基本天天用藥。須知「是藥三分毒」,藥物在使用後不僅僅對病原菌起作用,大多數抗生素也會將腸道內的一些正常菌群殺死,而這部分細菌則對飼料的分解吸收起很大作用,被殺滅後會造成飼料轉化率降低,我們說的「投藥期間難長肉」就是這個原因。一般來說,大群精神狀態、採食飲水、行為正常時不需要投藥,需要做的一是搞好消毒丁作,二是使用提高抵抗力的保健品使機體抵抗力升高,減少發病;只有病少,雞才有可能長得好。
   
  六  自己診斷自己治療
   

  有的養殖戶養殖時間很長,通過自己的學習也瞭解了很多疾病,而且對解剖病變等也不陌生,加之以往的用藥經驗,因此自己看病自己用藥。除非是自己系統學習過與之相關的理論知識,否則還是應該聽取獸醫的意見,因為相同病變的疾病太多,需要進行相應的鑑別、排除診斷;而且每種藥物都有各自的作用症狀、病變和使用方法,自己在使用時可能會不對症或不能將藥物最佳效果發揮出來。
   
  七  忽視應激預防
   
  目前在養殖過程應激幾乎無處不在,影響最大的是龜疫應激和溫差應激。養殖戶都知道在使用疫苗後投藥預防免疫應激,而忽略了免疫的過程中抓雞也是一種應激行為,因此建議在使用疫苗4小時之前使用預防應激的藥物(飲水免疫除外);而溫度應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溫差過大(超過6℃即可表現明顯),大多數養殖戶都能堅持看天氣預報,在瞭解到未來會出現大幅溫度變化時可在晚間投2小時的預防應激的藥物,以減輕可能出現的應激反應。應激藥物使用維生素c即可,注意要在兩小時內喝完。
   
  八 認為疫苗不管用
   

  對於這個問題養殖戶最困惑的是「我已經用了疫苗,怎麼還發病呢?」。目前任何疫苗的保護力都達不到100%,疫苗使用的理念是將發病概率降到無限接近於0;由於免疫不當造成漏免或疫苗使用劑量不足、強毒與變異毒株的存在、抗體水平不高、機體抵抗力下降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疫苗的保護力與實際情況有差別,在有強毒和變異株感染時則會爆發相應疾病。因此,免疫後還會發病不能單純的將責任歸為疫苗不行,而是要找到發病的真正原因。疫苗是預防病毒病的首選。
   
  九  接受養殖新理念
   
  越來越多的標準化養殖場接受自然、健康養殖理念。這種理念主張讓雞隻在健康的環境中自然生長,從而發揮其應有的最佳生產效能;其基礎是雞隻有較好的抵抗力;其保障是通過精細化管理提供健康的養殖環境;其途徑是採取嚴格的消毒和使用提高機體抵抗力的各類保健品(如干擾素、抗菌肽、免疫肽、酶製劑、微生態製劑等),重鑄機體的自然防禦體系,使雞隻少發病,而非一直投藥來預防。由於雞隻在健康的環境中有較高的抵抗力,因而也能創造最大生產效益。
   
  總而言之,整個養殖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是管理,也就是人為因素。任何疾病的發生或養殖效益下降都可以在管理方面找到相應的不足。而管理的主要因素(溫度、溼度、密度、通風、採食、飲水等),所有的養殖戶都熟悉,但真正做到的卻很少。只有管理成功,才能談收益的問題。建議堅持做全面的養殖日常記錄(內容包括養殖的各項內容、具體操作、環境變化等)至少4批,而後將每批記錄對比,尋找其中的各個方面的關聯性。

肉雞養殖管理過程中最容易疏漏的環節以及常見操作誤區

養殖管理過程中最容易疏漏的環節養雞是個精細活,尤其是肉雞,飼養短短几十天就要出欄,所以在整個養殖過程中,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飼養管理哪怕出現一次失誤,就會對最終的生產性

現代化肉雞屠宰廠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

根據肉雞屠宰加工的生產流程,本人彙集了多家現代化肉雞屠宰廠常見的問題,結合美國科寶公司全球屠宰技術服務專家Da-vidBeavers先生的技術觀點,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措施,以期這些肉雞屠宰廣家能夠生產出更高品質的雞肉產品和最大程度地提高雞肉產量。肉雞停

資深雞民總結:蛋雞養殖常見問題彙總(順口溜)

蛋雞養殖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這些問題繁多複雜又難記,那麼,有什麼簡單易記的辦法嗎?答案是:有!牢記以下蛋雞養殖順口溜,養雞再也不愁啦!!!一靠雞苗身體壯,二來管理要跟上三

肉雞飼餵預混料過程中的幾個問題分析

問吉祥黃春健(1.江蘇省揚州市畜牧獸醫站2.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畜牧獸醫站)由於在預混料生產過程中,生產工藝的流程、藥物的配比、營養物質的新增量及時間的掌握、藥物與營養素之間的拮抗作用、儲存及運輸因素的影響,肉雞在飼養過程中飼餵預混料常常會表現出各種各

肉雞飼餵預混料過程中的幾個問題分析

問吉祥黃春健(1.江蘇省揚州市畜牧獸醫站2.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畜牧獸醫站)由於在預混料生產過程中,生產工藝的流程、藥物的配比、營養物質的新增量及時間的掌握、藥物與營養素之間的拮抗作用、儲存及運輸因素的影響,肉雞在飼養過程中飼餵預混料常常會表現出各種各

雞舍夏季通風降溫常見問題分析

在雞舍夏季通風降溫中,最常見的問題是降溫困難,雞隻出現熱應激,還有一些雞舍特別是肉雞舍和蛋雞育雛舍存在冷應激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風速過低或過高、風向不對、溼度過

在免疫預防接種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確立科學的免疫程式:(1)雞新城疫:本病的免疫應在抗體監測的基礎上採用弱毒苗和油乳劑滅活苗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免疫。種雞和蛋雞:10日齡用IV系苗滴鼻或點眼,同時皮下注射油苗0.3-0.5毫升/羽,120-140日齡用油乳劑苗0.5ml/羽。肉雞:7-10日

夏季雞舍通風降溫常見問題以及改善方案

在雞舍夏季通風降溫中,最常見的問題是降溫困難,雞隻出現熱應激,還有一些雞舍特別是肉雞舍和蛋雞育雛舍存在冷應激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風速過低或過高、風向不對、溼度過

蛋雞生產常見問題解析及改進方案

一、產蛋雞為何沒高峰?問題描述:有的新母雞產蛋上到八成多就不動了,表面看沒病卻又不產蛋,無論換誰家的料產蛋仍上不來。診斷思路:開產一致性、連產性差是問題的主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