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和飼養密度管理
舒適的雛雞會用鼻孔呼吸,在最初的24小時內體重會減少1到2克(以水分的形式)。蛋黃也含有1到2克的水分,因此雛雞的體重會減輕,但不會脫水。如果雛雞開始喘氣,可能在最初的24小時內會失去5到10克的水分,從而導致脫水。較高的相對溼度可減少水分流失,但會影響熱調節,因此根據雞舍的相對溼度條件提供正確的溫度至關重要。(參見下表)

高峰前種雞群中的雛雞體型較小,體表面積與體重比率較高,因此比體型較大的雛雞散失更多的體熱。對於體型較小的雛雞,可在第一週將空氣溫度提高1 °C 。
任何時候,當飼養密度超過28公斤/平方米時,殘留在雞下方的熱量都會迅速積聚。雞溫度升高會導致喘氣次數增多、採食量減少,進而降低日增重。喘氣次數增多表明生長所需的能量被用於散熱,從而提高了飼料轉化率。飼養密度不要超過42千克/平方米,因為雞群很難通過通風系統散熱。
飼養密度超過28 千克/平方米時,飼養員需要持續監控雞的行為、進食量和雞的體內溫度。需要對空氣交換率、風速和設定的目標進行調整,以確保雞的舒適。這些調整取決於雞舍是否具有隧道通風功能,並且不考慮「風冷效應」。
在決定調整室內設定溫度之前,一定要觀察雞的行為並測量其體內溫度。
動物福利提示
活動檢查: 每次進入禽舍時,都應始終觀察以下活動:
• 有雞在進食
• 有雞在玩耍
• 有雞在飲水
• 有雞在鳴叫
• 有雞在休息
• 雞不應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