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蛋雞需「進補」,要「補啥」?
雞度過炎熱夏季後,體質有所下降,入秋以後,天氣逐漸變得涼爽,蛋雞群的採食量逐漸增加,產蛋量也應逐漸增加,此時加強飼養管理有利於蛋雞群體質恢復,提高養殖蛋雞的經濟效益。
為了保證蛋雞獲得較高的產蛋效能,取得更好的效益,需要採取以下措施。
一、適當調整雞群
秋季開始,老雞換羽、新雞開產,這時是調整雞群,選擇種雞的好季節,應有計劃地對雞群進行調整、鑑定;
二、調整飼料
三、減少氣候變化的影響,補充光照
保證雞舍內的小氣候變化幅度不太大,減少日夜溫差,對於舍外放養的雞白天溫度過高時,要把雞趕至樹蔭下或涼棚內;晚上氣溫低時,趕雞入舍。
入秋後自然光照時間逐漸縮短,蛋雞產蛋期間應適度 補充光照,蛋雞比較適宜的溫度為13—24℃,相對溼度為50%~75%,過高和過低都會降低雞的產蛋率。
四、控制密度,合理分群
根據日齡、飼養和通風條件等,一般地面散養的適宜密度為1~20日齡每平方米25—30只,21~40日齡每平方米15~20只。一般籠養蛋雞為每平方米15~16只。
五、做好秋季防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