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群感冒越早越好?降溫都有哪些原則及要點?
一些中小型養殖場的雞舍條件並不完善,尤其是現在夏季氣溫上升,通風降溫是養殖戶們比較頭痛的問題。一旦降溫過快或者通風不當,就會導致雞群發生冷應激,雞群容易感冒。但是有的農戶說雞群如果感冒的話,是越早越好,這是為什麼呢?雞群感冒該如何做降溫處理?
雞群感冒越早越好的原因
1、母源抗體
養殖戶都知道,雛雞是有母源抗體的,前期雞雛在有母源抗體存在的情況下,即使有輕微的受涼感冒,也很容易控制。
2、小雞採食小
從用藥的角度來講,即使發生發生感冒,小雞用藥的成本更低,後期用藥成本更高,甚至很多養殖戶在考慮用藥成本的時候,放棄治療,直接提前出欄的情況都是存在的。
3、肝腎損傷小
在養殖過程中,雞攝入的黴菌,以及藥物新增等,會讓雞隨著日齡增加,肝腎損傷逐漸加重。在雛雞前期肝腎損傷小的情況下,感冒更好控制。
4、雞群肥胖
肉雞養殖戶都知道,肉雞是速生雞,肥胖的情況下,抵抗力下降。前期飼料攝入少,雞長勢不快,肝腎功能好,雞的肥胖程度低,免疫力強,這個時候用藥控制受涼感冒也比較容易。
降溫原則
肉雞的養殖,降溫的原則是是先快後慢,通風要儘早,降溫要儘快。這樣操作是為了遵循自然選擇。
1、自然免疫
前期快速降溫有助於雞快速適應低溫,即使有輕微的溫度變化,雞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產生抵抗力,冷應激的反應也會減輕很多……
2、體感溫度的變化
隨著雞的生長,對氧氣需求增加,通風成了一個必須的過程。通風也會帶來雞的體感溫度下降。
3、雞的亞健康
肉雞經過科學選育,本身生長快,加上科學的飼料配方,雞生長速度快,過度肥胖,在這種亞健康情況下,雞更容易發病。
雞群感冒的降溫要點
在面對肉雞的品種特性,以及生物規律的前提條件下進行合理的通風,降溫,這樣就可以有效的減少雞群感冒的情況發生。
1、第一階段降溫管理
育雛前三天不變,第3天開始降溫,這個時候保持溫度不變。開始通風,這個時候體感溫度下降,就是降溫。第四天開始降溫0.5攝氏度。
降溫並不是通風,降溫同時進行。是需要先調整通風,然後再降溫。雛雞通風量小,但是雛雞絨毛保暖性也差,體感溫度也是比較敏感的。降溫,通風同時進行,雞就容易出現感冒。
2、第二階段降溫管理
雞雛好,兩天降低一度,雞雛差,3天降低一度,在這種情況下,經過10~14天時間,雞舍溫度降低到28攝氏度,這個時候差不多在14天左右。
肉雞這個時候還有面板裸漏,羽毛沒有長全,不要再著急繼續降溫,保持28攝氏度7~10天。給肉雞的羽毛生長髮育提供時間,這樣也可以減少感冒的發生。
3、第三階段降溫管理
經過10天左右的發育,肉雞的羽毛保暖形成了,兩天降一度,降低到26度,就不需要降低了。這個時間大概是25日齡左右,這個時候雞採食上升,生長快,對氧氣需求高。需要加強通風。
這個時候很多養殖戶一方面需要降溫,一方面需要增加通風,給雞提供足夠的氧氣,降溫和通風同時進行,會導致雞感冒。肉雞這個時候還是有大量面板裸漏,只是相對於前期好一點。這個時候通風會導致雞體感溫度下降快,差不多會下降3~5度。
以上就是雞群感冒越早越好的原因及降溫要點,雞群前期可以進行通風,進行降溫,來減少後期雞群感冒,從而提前出欄這種情況的發生,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對養雞戶們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