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雞啄羽現象剖析
雞群啄羽的情況較為複雜,尤其平養種雞出現啄羽損失較大,種雞出現啄羽一般發生在育成期,產蛋期出現啄羽的現象比較少見,根據種雞啄羽出現的臨床症狀和實際治療中的體會,現將導致種雞啄羽的的相關原因及防止措施介紹如下:
一、臨床症狀
發病初期由個別雞啄別的雞的背部或尾羽,嚴重的被啄傷出血,繼而引發其他雞隻跟隨啄出血處,被啄的雞生長緩慢,羽毛殘缺,面板出血、潰爛,甚至引起死亡,個別雞甚至肛部被掏空;如果大群出現啄羽,則表現為雞隻頭尾相接,互啄尾羽,嚴重的直接啄肛,直至被啄死亡。
二、原因分析
(一)、品種
1、快速型的雞群啄羽的概率相對較大,尤其種雞品種相對不純的情況下,更容易出現啄羽現象。
2、有些品種的雞天性活潑、生性好鬥,對外界較為敏感。
(二)、飼料營養水平不均衡
1、飼料中蛋白質不足或不均衡:一般育雛階段正常需求為19-21%,育成階段為16-18%,一般養殖戶自配飼料容易出現蛋白不足,大型種雞場使用全價料出現這種原因的概率相對較低。
2、氨基酸缺乏:蛋雞中出現啄羽時,如果是氨基酸缺乏的原因,一般飲穀氨酸鈉有較好的效果。
3、礦物質和維生素缺乏,鹽鈣磷不足,鈣磷比例失調也會不同程度的造成雞群啄羽。
(三)、飼養管理方面
1、料位水位不充足,種雞採食速度較快,造成雞群採食不均勻,實踐證明,越是均勻度不好的雞群,出現啄羽的概率越大。
2、雞群限飼的方式:育成期一般六一限飼很少出現啄羽,在育成後期的五二限飼時限飼日的後一日會零星出現個別啄羽雞。
3、飼養密度因素:雞群密度過大,雞的活動受到限制,空氣汙濁,使雞喜啄異物,遭橫雞群搶食和爭鬥,以致進一步導致啄羽。尤其在冬季,通風量較小,飼養密度越大越容易出現啄羽。
4、斷喙不及時:一般種公雞在5日齡時都及時斷喙,母雞則少斷喙。
5、雞舍環境衛生差。
(四)、感染寄生蟲
雞體表感染寄生蟲,導致雞身體發癢,會不時的用喙去啄發癢的部位,導致出血;一旦出血,其他的雞就會啄此雞的出血部位,引起啄羽;感染寄生蟲與環境衛生有很大關係,環境衛生不好的雞舍也易引起啄羽。
(五)、應激因素的影響:
如噪音刺激、光照過強、地面潮溼、受到驚嚇等;如果育成後期出現雞群互啄尾羽的現象,謹防加光後的刺激因素引起再次啄羽。
三、預防治療措施
1、如果是飼料營養因素引起的啄羽,需要及時更換飼料和補充營養;若因缺鹽引起的可在飲水中新增0.02%~0.025%食鹽,連喂2~3天;因缺硫引起的可補含硫氨基酸或含硫礦物質;適當新增青綠飼料或羽毛粉,都能防止啄毛髮生。
2、育成後期出現啄羽時一般採取的措施有:可在雞舍內懸掛紅繩,吸引雞的注意力;在限飼日後的第二天及時挑出被啄的雞,防止被啄死亡;改善雞舍環境,加大通風,清理雞舍衛生;適當降低雞舍內光照強度。
3、產蛋期加光後出現啄羽,一般出現在下午時段,可採取的措施主要有:
a、及時挑出被啄羽的雞,扎小欄單獨飼養,並在被啄處塗抹高錳酸鉀等,防止受傷處被感染;也可在雞的尾部塗抹廢機油,但由於容易揮發,效果不太明顯。
b、雞舍內有的全群啄羽,有的個別欄啄羽,啄羽的欄懸掛料筒,只雞3-5克飼料拌食鹽和沙子,撒到料筒內吸引雞隻採食;雞舍內繼續懸掛紅繩。
c、飼養員在下午時段雞舍內勤趕雞,也可地面同時灑貝殼粉,吸引雞群的注意力,減少啄羽的雞數。
d、追根溯源,把啄羽最凶的雞單獨挑出斷喙。
e、如果啄羽雞比較多,可用調壓器降低光照度,或更換成小燈泡,效果最明顯,缺點是影響產蛋期種雞的生產效能。
來源:滕州慧盈種禽有限公司,作者:劉連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