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雞群易發疾病的防治
1.禽流感
禽流感又稱歐洲雞瘟、真性雞瘟或雞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出血性敗血症。主要特徵為呼吸道症狀,產蛋下降,頭頸水腫和腹瀉。高致病力毒株可引起禽的急性大量死亡,低毒力毒株只引起少量死亡或不死亡,表現為生長障礙和產蛋下降。
防治:要從無禽流感的養禽場引進種雞或種蛋,加強衛生和檢疫工作,定期檢測雞群。堅持全進全出制的飼養方式。根據當地疫情選用相應亞型禽流感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冬季多發季節應加強免疫,蛋雞開產前最少免疫兩次,產蛋期每50~60天免疫一次。
高致病性禽流感(H5亞型)一旦爆發生,應劃定疫區,撲殺並嚴格消毒防疫。低致病性禽流感(H9亞型)可採取隔離、消毒與治療相結合的措施,一般可選用清熱解毒、止咳平喘的中藥(大青葉、板藍根、金銀花等)和抗病毒藥物(病毒唑、金剛乙胺)對症治療,同時輔以免疫增強藥物(黃芪多糖、淫羊藿等)和促進生殖系統恢復物質(維生素E等)。此外,還要使用廣譜抗生素以防止細菌繼發感染。
2.新城疫
新城疫也叫亞洲雞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各日齡雞均可發生的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特徵為呼吸困難、下痢、神經紊亂、黏膜和漿膜出血,蛋雞產蛋下降、蛋殼顏色變淺。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採取綜合防治措施,杜絕傳染源。定期消毒,加強檢疫。根據本地、本場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免疫程式,做好雞群的免疫接種。建立必要的免疫檢測制度。
常用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進行免疫預防。肉仔雞:5~7日齡,活疫苗滴鼻、點眼,同時注射新城疫滅活疫苗;18~21日齡再次用活疫苗免疫。蛋雞、種雞:5~7日齡,活疫苗滴鼻、點眼,同時注射滅活疫苗;18~21日齡二次疫苗免疫;50~60日齡用活疫苗、滅活苗三免,開產前用活苗結合滅活疫苗進行四免,產蛋高峰過後,每2個月用活疫苗免疫一次。條件許可時應定期進行新城疫抗體測定,根據抗體水平進行免疫。
一旦發生疫情,應封鎖疫區,隔離飼養。對周圍雞群進行緊急疫苗接種,必要時也可用高免血清或卵黃抗體緊急注射,待病情穩定後再用疫苗接種。同時要對雞舍、用具以及環境進行消毒,消滅傳染源。對病死雞及其排洩物要焚燒或深埋。對發病雞群選用適宜的抗病毒藥物和廣譜抗菌素拌料或飲水,以防止併發或繼發感染,提高抵抗力。
3.雞傳染性鼻炎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的雞的急性或亞急性上呼吸道傳染病。多發生於育成雞和產蛋雞群,使產蛋雞產蛋量下降,育成雞生長受阻,肉雞的肉質變劣,淘汰率增加,公雞的睪丸萎縮、精質變壞、受精率降低。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雞舍要注意防寒防溼,注意通風,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避免不同日齡的雞群混養,不要從外場購入帶菌雞。一旦發現病雞,應及時隔離治療。免疫接種,應用副雞嗜血桿菌菌苗預防該病有一定效果。由於副雞嗜血桿菌各血清型之間不存在交叉免疫保護,同一血清型的不同亞型之間只有部分保護,故最好選用包含A、B、C三個血清型的疫苗效果會更好。治療雞傳染性鼻炎的藥物很多,其中磺胺類藥物治療鼻炎最為有效,可使用磺胺二甲氧嘧啶以0.05%比例溶於加有小蘇打的飲水中,連飲7天。磺胺類藥物副作用較大,用藥時要攪拌均勻,防止中毒。另外,由於鼻炎易復發,應在間隔3~5天后,重複一個療程,鞏固治療。其他抗生素氟苯尼考、先鋒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新黴素、紅黴素等,一般按每公斤體重5~20毫克溶於水中飲水,嚴重者可肌肉注射鏈黴素,每隻每日3萬~5萬單位,連用5天。
4.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是由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引起的雞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徵是病雞咳嗽、打噴嚏和氣管發生羅音,產蛋雞產蛋減少、蛋畸形、沙殼,質量變劣,氣管、支氣管卡它性炎症,腎臟腫大,有尿酸鹽沉積。康復雞經常出現大腹雞。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定期消毒,嚴格防疫和免疫接種。預防接種的常用疫苗包括弱毒活疫苗及滅活疫苗,要根據當地疫情制定合適的呼吸型或腎型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免疫程式,按疫苗說明書進行接種免疫。通常在雛雞7~10日齡時用傳染性支氣管炎H120弱毒株首免,1月齡左右時用毒力強的傳染性支氣管炎H52弱毒株進行二免,120~140日齡要再用H52弱毒株加強免疫。在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發生嚴重的地域,選用腎型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毒株製備的活疫苗或滅活疫苗疫進行接種可以獲得較好的免疫效果。目前尚無特效藥物,對於已發病的雞場要將病雞隔離,病死雞及時無害化處理。同時加強飼養管理和衛生消毒,減少應激因素,在飼料或飲水中新增抗病毒和抗菌藥物,增添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減少該病的死亡率。可選用複方口服補液鹽、或含有檸檬酸鹽或碳酸氫鹽的復配製劑以消除腎臟炎症,用利尿藥物促進尿酸鹽的排出,使病雞儘快恢復。
5.雞慢性呼吸道病
雞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雞毒支原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接觸傳染性慢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徵是病程長,病理變化發展慢,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呼吸羅音、咳嗽、流鼻液及氣囊炎等。
防治:做好引種檢驗工作,加強飼養管理,保證日糧營養均衡;禽群飼養密度適當,防止過度擁擠;保持禽舍衛生清潔,通風良好,空氣清新;保持禽舍適度乾燥,防止陰溼受冷;同時定期驅除寄生蟲。疫苗接種:弱毒活疫苗:目前國際上和國內常使用的活疫苗是F株疫苗。滅活疫苗:基本都是油佐劑滅活疫苗,效果較好,能防止本病的發生並減少其他疾病的感染。鏈黴毒、土黴素、四環素、紅黴素、泰樂菌素、壯觀黴素、林可黴素、氟哌酸、環丙沙星、恩諾沙星治療本病都有一定療效。鏈黴素的劑量在成年雞為每隻肌肉注射20萬單位;5~6周齡幼雞為5萬~8萬單位。土黴素和四環素一般為每公斤體重肌肉注射10萬單位;大群治療時,可在飼料中新增土黴素0.4%(每公斤飼料新增2~4克),連喂1個周;泰樂菌素每升水中500毫克,連用5天;恩諾沙星每升水中加入50毫克,連用3~5天。環丙沙星每升水中加入70毫克,連用3~5天。
6.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雞舍及育雛舍燒煤取暖,若煤爐裝置不當(如煙道漏氣、堵塞、倒煙),舍內門窗緊閉、通風不良,當一氧化碳濃度達到0.1%~0.2%,即使吸入少量,就會發生中毒。雛雞在含0.2%的一氧化碳環境中2~3小時可中毒死亡,而成雞在0.3%以上的一氧化碳環境中可發生中毒死亡。
防治:經常檢查育雛室及雞舍的取暖裝置,防止漏煙、倒煙。舍內要設有風機或通風孔及其它通風換氣裝置,並定期檢查,確保室內通風換氣良好。發現雞群一氧化碳中毒時,應立即開啟門窗通風換氣,或將病雞移入空氣新鮮、溫度適宜的雞舍。飲水中可新增水溶性多維素和葡萄糖。可選用20%甘露醇、25%山梨醇或25%~30%高滲葡萄糖注射液,快速腹腔注射。也可採取對症治療措施:用抗生素治療繼發感染,強心藥物治療心律失常,興奮呼吸藥物治療呼吸麻痺,還可補充電解質等。
7.肉雞腹水綜合症
肉雞腹水綜合症是肉雞生產中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疾病, 主要發生於肉雞20~28日齡快速生長的階段,發病率一般為5%~10%,是冬季肉雞最嚴重的疾病。主要症狀是病雞腹部膨大,頭面部發紫,呼吸困難,生長緩慢,逐漸衰弱死亡。
防治:加強飼養管理,改善環境條件,在保溫的同時,每日定時對雞舍進行通風換氣;並且管理好熱源,嚴防煤氣洩漏,及時清理糞便,控制好雞群密度和雞舍的溼度,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以減少腹水的發生。適度限食飼養,以限制1~30日齡的肉雞每日採食量的10%~20%為度,限食5~19天后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