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忽視蛋雞脫肛和啄癖
一 發病症狀
脫肛初期,肛門周圍羽毛潤滑,有時從肛門流出白色或黃白色黏液,以後有3~4釐米的肉紅色物脫出肛門之外,1~2天后脫出物由肉紅色變為暗紫色甚至水腫,發紺,此時雞表現疼痛不安,頻頻努責,食慾廢絕,如不及時處理,常引起脫垂物的炎性水腫,潰瘍和出血,病雞則回頭自啄,並招致同籠雞的爭啄。
二 發病原因
多見於高產雞,發病原因與飼養環境、營養代謝、管理和飼養方式有關,也雞自身的遺傳、生理、習性及疾病感染有關。
1 環境因素
光照時間過長或過強,都會引起育成雞的性成熟,早於體成熟,導致雞處於高度緊張狀態而早產,結果出現脫肛,引發啄肛,導致啄癖。
2 飼養管理
(1)育成母雞生長髮育慢體重不達標。產蛋期發生啄肛、啄癖,建議用肉雞料喂到4周齡(因為飼養前5周免疫接種、斷喙等應激較多)促進達到體重標準。16週轉入蛋雞舍前,體重超標10%較好,以彌補轉群應激造成的體重損失,嚴格按照蛋雞的營養需要配製日糧,保證生長髮育正常。每週稱重一次,分析體重不達標的原因,在日糧中新增1%~2%植物油飼餵1~2周,可促進體重增強,在飼料中新增0.2%氯化膽鹼,可減輕雞體的重量,在產蛋日糧中新增植物油,可降低脫肛、啄肛的數量。
(2)雞群密度過大,整齊度差。大雞採食過多肥胖致使肛門周圍組織彈性降低和腹部脂肪過多,而使產蛋時外翻的後半段產道難以復位而脫肛,小雞因營養不良而瘦弱,體成熟較差,也易引起脫肛、啄肛,可採用降低飼養密度,供給足夠食槽、飲水器,根據體重餵給不同營養水平的日糧。
(3)人工授精操作不當。洩殖腔和產道受到損傷而發炎,常常脫肛,輸卵管脫出引發啄癖,按照正常的操作規程動作要輕,輸精器要嚴格消毒。
(4)沒有及時進行斷喙。斷喙是防止發生啄癖的有效措施,建議6~9日齡正確斷喙,即將上喙尖端至鼻孔切去1/2~1/3,下喙切去1/3,為減少應激或出血可在飼料中新增維生素K(2毫克/千克),10周齡進行修喙。
三 預防措施
(1)制定合理的光照程式,保證雞群性成熟和體成熟一致。在育成期光照時間應控制在10小時以內,光照強度3~4w/m。,在雞群開產後逐漸延長光照時間至14~16小時,切勿將光照時間突然升至16小時,要儘量避免雞群提前開產。
(2)在育或期要根據雞的個體大小及時分群飼養,每週應定期抽測雞的體重和均勻度。將均勻度調整到80%以上,切勿將雞喂得肥胖或者大小不均勻。
(3)加強飼養管理,保證供給合理的營養。雞群在飼餵全介配合飼料時,不可盲目新增過高能量和蛋白質飼料,而應適當補給一定量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4)做好斷喙和修喙工作。
(5)對開產後的雞群在飼料中新增1%~2%石膏粉,對預防和治療雞的啄食癖,脫肛有良好的效果。
四 治療
(1)對於症狀較輕的,可用1%高錳酸鉀溶液將脫出部分洗淨,然後塗上紫藥水,撒上消炎粉,將其按揉復位。
(2)除了洩殖腔脫出物,還有部分輸卵管和部分腸管脫出較大、水腫被汙染,首先及時隔離用1 O%高滲食鹽水沖洗,人工復位,然後從肛門給予青黴素250毫克/天,雞分兩次給予或拌料中,一個療程均可治癒,如果脫出物復位再次脫出,或不再脫出,但發生痛苦努責聲,排糞較稀而難,則要限飼或停飼,每天用溫食鹽水沖洗兩次,同時清除肛門周圍糞便及汙染物,待沖洗乾淨後,肛門滴入氯黴素1~2毫升,將其倒立5~10分鐘,促使藥物進患部。
(3)對於整復無效的,可用外科手術治療法即肛門煙包縫合治療法,對病雞減食或絕食兩天,控制產蛋,然後在肛門周圍用1%普魯卡因注射液5~10毫升分為三至四點封閉注射,再在肛門周圍做煙包縫合,三天後拆線即痊癒。
(4)中醫認為脫肛屬於中氣不足,氣虛下陷,可在外科手術的基礎上輔以補中益氣湯進行治療,每隻雞3克/次,一日2次,輕症者連口服3天,重症者口服3~5天。
(5)對於出現肛脫較多的雞群也適用以下中藥進行調和:黃芪2.5千克,當歸2.5千克,升麻2.5千克,拌料500千克,若能在此基礎上配以蛋氨酸0.5千克,微量元素1千克,多維150克,硫酸鈉1.5幹克,則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