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雞病控制的六大策略

  1.觀念要創新

首先我們要清楚,日常管理在雞病控制中占主導地位(約佔 80%)。 獸醫技術問題是次要的,只佔 20%。 其次,藥物不是治療雞病的靈丹妙藥, 控制病情決不能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藥物上,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延誤病情。疫苗效力的發揮決定於雞場的管理與環境衛生條件, 即空氣、溫度和飲水。

  2.飼養管理和飼養方式要創新

創新管理模式, 就要做到首先保證雞群的營養,這是創新之基礎;其次,做好環境衛生與日常管理,為創新做好切實保障; 最後,力爭做到同一個養雞小區全進全出,這是創新的目標和趨勢。

  3.雞場防控疾病的十大法寶

第一,雞場要做好防病控病,就要儘可能減少來訪者的數量,從源頭杜絕疾病的侵入;

第二,給進入雞場的人員提供完好的防護服,包括長筒膠鞋、工作服,帽子,任何人不能例外;

第三,提供洗手的設施及可使用的洗手消毒劑;

第四,確保一切裝置,包括料具、收蛋工具等,都應在清洗消毒後進入雞場;

第五, 對所有進場的車輛進行清洗,並進行有效的消毒;

  第六,從可靠的來源購買雞苗;

第七, 定期抽取血樣檢測抗體,以便早期採取防制措施;

第八,雞場排洩物及病死雞進行無害化處理;

第九,定期給雞場的外圍環境和雞舍做好消毒工作;

  第十,雞場疫病的持續淨化。

  4.疫苗免疫接種是雞病控制的主要技術手段

疫苗免疫過程中,首先做到不亂用疫苗,一定要選擇高質量(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的疫苗,並且採用合理的程式,正確進行免疫。最後,做好疫苗免疫後的效果監測,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5.建立科學的藥物預防和治療方案

在使用藥物方面,要合理、規範用藥,儘量選擇使用大企業的藥物, 藥物使用時應諮詢獸醫。另外還要關注區域用藥文化。

  6.建立完善的雞病監測與免疫監測方案

雞病監測是及時診斷和採取防制方案的前提, 要定期進行疫苗的免疫監測與評價,針對監測結果及時調整免疫程式。

有效應對肉雞熱應激的三大配方調整策略

在肉雞熱應激期間,除了改善雞舍通風、使用冷卻系統和減少飼養密度之外,還可以輔以飼餵合適配方的營養飼料,減少高溫對雞群的不利影響。特別是當對雞舍進行結構性改變既不符合經濟

白羽肉雞「氣囊炎」病的防控策略

肉雞氣囊炎病在我國白羽肉雞生產中的危害日益突出,817、黃雞相對發病較輕或容易治療。為了有效控制白羽肉雞氣囊炎病,我國各個獸藥生產企業相繼研發生產專用藥物。但是,有多少廠家生產的藥物有效?又有多少個獸醫能真正有效控制該病?只要大家經常到肉雞養殖市場走走

2011年秋季家禽疫病控制策略

一、2011年上半年家禽養殖背景2011年對家禽業總體來說,是一個豐收年;雞蛋價格、淘汰雞價格一路上揚高價位長期持續,商品肉雞毛雞價持續穩定在2.5元\Kg以上,對肉種雞來說雞苗價格持續走高。給能夠飼養成功的養戶帶來豐厚的效益,但是,有30%部分養戶並不像大部分養

商品肉雞氣囊炎防控策略分析

一疫病多發的原因1H9隱性感染率高(1)種雞垂直傳播H9AIV:表現為5~10日齡發病;臨床上表現為喘氣、伸頸部,剖檢花斑腎(無尿酸鹽),控制難度大!(2)健康雞H9AIV2%隱性感染:表現為8~35日齡發病,發病雞群臨床表現形式多樣。形式一:冷風、涼風襲擊,雞舍風速過

當下商品肉雞流感氣囊炎防控策略分析

一、背景:根據近兩年家禽生產看,商品肉雞疫病已經逐漸在威脅著養殖集團(公司)靠飼養管理取勝的理念。往年,商品肉雞養殖,如果是規模化、標準化、自動化的飼養方式,很少發生重大疫病,只要嚴格做好飼養管理就可以防止較大疫病的發生。可是,近來我國大部分養殖集

6個預防和控制雞支原體的策略

生產中支原體的感染必須考慮以下因素:1.毒性、併發感染、環境條件傳染病的嚴重程度支原體(MG)或滑膜支原體(MS)取決於田間菌株的毒性,可由若干因素加強(圖1)。MG或MS感染,再加上呼

對當前免疫抑制病的應對策略

首先,要加強飼養管理,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基礎上,重點做好多種免疫抑制性疾病的防疫接種。在生產中要根據雞群的生長和生產需要配制飼料,保證機體產生抗體等所需的蛋白質,避免雞群營養不良或患有慢性營養消耗性疾病所導致的免疫反應低下。當雞群處於免疫或應激時,應

雞群冷應激及管理調整措施與大風降溫策略

雞群冷應激及管理調整措施冷應激是指雞群在低溫環境下由於保溫能力不足而受到的應激。雞群冷應激會影響雞的生長髮育和生產效能,嚴重時誘發疾病導致重大經濟損失。進入冬季,尤其是

為什麼抗病營養是無抗時代的核心策略

01、動物的健康狀況就是「外界致病因子」與「動物自身的抗病機制」這一攻一守所鬥爭的結果。致病因子有很多一切不良的外界環境(應激)、動物食入的有毒有害物質(比如黴菌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