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1日齡雛雞頸靜脈採血方法

剛出殼的雛雞想採血檢測抗體怎麼辦?心臟採血,部位和扎針深度比較難把握,而且容易造成雞隻死亡;翅下靜脈採血,血管幾乎看不到;選頸靜脈採血,方法把握好,是個不錯的選擇。

下面給大家介紹1日齡雛雞頸靜脈採血方法。

材料準備:酒精棉球,抗凝劑,1ml注射器,1.5ml離心管。

方法:先用1ml注射器抽取少許抗凝劑;左手將雞固定好(見下圖),用酒精棉球消毒採血部位,將雞頭朝下,可看到微細的血管;左手拇指壓住血管近心端,右手拿穩注射器,針頭與面板以15度角進針,確定針頭插入血管後開始緩慢外抽,抽血開始後左手拇指鬆開,右手握好注射器不可左右晃動;當抽約有300ul血時,撥出針頭,將血注入1.5ml的離心管中,左手用酒精棉球按壓抽血部位1-2min後,將雞放入籠中即可。

要做到熟練,就要多練習,多體會,方能一針見血。

雞的法氏囊的免疫程式是什麼?

1、初免時間的確定:一種方法是用瓊脂擴散試驗(AGP)測定1日齡雛雞母源抗體水平,然後推算合適的首免日齡,如果陽性率低於80%,雞群應在10~17日齡進行首免;2、若陽性率達80%~100%,在7~10日齡再採血測定一次,如陽性率低於50%,雞群應在14~21日齡首免,若超過50%

家禽血液採集、儲存及送檢的技術與方法

隨著我國養雞業日益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雞病也呈現出新的特點,如混合感染增多,病症複雜化和非典型化。為了給疾病的預防、控制、淨化提供技術支援,必須執行日常疫病監測制度,在此過程中,雞的血液採集是一項重要的常規性和前提性工作,準確快速的採血技術可

集約化蛋雞場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控制點

一考察種群、優選種苗要想飼養出健康合格的育成雞,雞苗質量是關鍵控制要素,如何選擇優質種苗呢?首先要對於種雞場進行考察,考察的專案包括供種能力、孵化能力、技術力量,飼養條件,種雞群的日齡等,並且實地到雞舍考察種雞群的精神狀態,產蛋率,並現場採血化驗是

雞新城疫血清抗體和卵黃抗體效價比較研究

蛋雞進行雞新城疫疫苗免疫接種後,體內B細胞通過對抗原的識別、活化、增殖,最後分化成漿細胞並分泌抗體,產生的抗體進入血液後,血液中的抗體能從輸卵管上皮層分泌濾泡分泌到卵黃內。免疫蛋雞後採血測定血清中抗體效價或製備血清抗體過程中,抓雞採血時經常造成驚嚇而

預防雛雞早期死亡的主要方法

我國大部分地區一般都在春季育雛,但由於春季氣候變化大,而雛雞初毛稀薄,體溫調節機能發育不完善,再加上飼養管理不得法,常常造成雛雞大批死亡。為了有效預防雛雞早期死亡,務必做到以下七要:一、溫度要合適。雛雞對溫度比較敏感,出殼後1~3周內保持35~32℃,隨日

淺議影響雛雞質量的因素及解決方法

在飼養管理過程中,如果種雞場發生死淘增加、產蛋下降等情況,往往投訴飼料廠、疫苗供給商及獸藥廠。當雛雞發生死亡率高、均勻度差、第一週周增重不足時,一般會抱怨種雞場雛雞質量

雛雞的科學免疫方法

馬立克病1日齡肌注免疫,7日齡雞新城疫IV系苗與支氣管二聯苗滴鼻,10日齡法氏囊病疫苗滴口,14日齡禽流感免疫接種,18日齡再次雞新城疫IV系苗與支氣管二聯苗飲水免疫,20日齡法氏囊

雛雞新城疫的秋季防治方法

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春初、秋冬季節為易發期,發病率高,死亡率高達90%,雞群臨床症狀表現:縮脖閉眼,張口伸頸,拉黃綠色水樣稀便,病雞常出現腳、翼麻痺,頭頸扭曲,轉圈等神經症狀。剖檢可見氣管、心冠部脂肪、腹腔脂肪、內臟漿膜面脂肪有出血點,腺胃乳頭或

雛雞免疫效果不好的原因有哪些?

一、接種方法有誤:不同的疫苗要求接種途很不同,免疫時一定要按規定的方法接種。飲水免疫時須加0.5%脫脂奶粉,並要求在2小時內飲完。二、疫苗稀釋不當:各種疫苗所需用的稀釋劑、稀釋倍數及稀釋的方法都有一定的規定,必須嚴格地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疫苗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