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坦布蘇病臨床症狀及病理解剖
蛋鴨或種鴨感染坦布蘇病毒初期主要表現採食量大幅下降,一般減少50%以上,高的達90%,通常5~6天時間產蛋率從高峰期90%以上降到10%以下,種蛋受精率降低20 %左右,甚至停產。
病鴨體溫升高,排綠色稀糞,趴臥或不願行走,驅趕時共濟失調。個別鴨精神沉鬱,流淚、喙出血、發病後期神經症狀明顯,表現癱瘓、翻個、行走不穩共濟失調。該病病程為1~2個月,可自行逐漸恢復,綠色糞便逐漸減少,產蛋率也緩慢上升,狀況較好的鴨群,尤其是剛開產和產蛋高峰期鴨群,多數可恢復到發病前水平,但老鴨一般恢復緩慢且難以恢復到原有水平。種鴨恢復後期多數表現一個明顯的換羽過程。
商品鴨感染,以出現神經症狀為主要特徵,表現站立不穩,倒地不起和行走不穩,受驚嚇易死亡,病鴨仍有食慾,但多數因採食飲水困難衰竭死亡。肉鴨一般15~35日齡開始發病,以神經症狀為主,表現為發熱、精神萎靡、站立不穩、倒地不起、拉草綠色稀便、雙腿癱瘓、向後或側面伸展。採食量大幅下降甚至食慾廢絕,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高的達55%。流行後期有神經症狀,表現癱瘓、行走不穩等。流行後期多伴有繼發感染。耐過肉鴨通常生長髮育不良。
肉鵝通常發病日齡40~60日齡,表現拉綠色稀便,雙腳和翅膀麻痺,死淘率5%~10%。
病理解剖
蛋、種鴨剖檢病變主要集中在卵巢:表現為卵巢發育不良、卵泡充血、變性壞死、萎縮、液化、破裂、卵泡膜充血出血萎縮,肝臟腫大、淤血、多數顏色發黃,表面有點狀針尖白色壞死,脾臟斑駁呈大理石樣,腫大或破裂,胰臟出血壞死,表現神經症狀,病鴨有腦膜出血,腦組織水腫、充血出血。
公鴨主要看到睪丸體積小、重量減輕、雙側變化明顯、輸精管萎縮。
青年鴨以神經症狀為主:腦膜出血水腫、眼結膜出血,個別腺胃乳頭出血,心冠脂肪出血,個別有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
鴨坦布蘇病實驗室診斷
1、臨床症狀 發病鴨群主要表現為採食量降低、產蛋量急劇下降,生產效能低下。商品肉鴨死淘率增加和出欄率降低。
2、病理學觀察 眼觀病變主要表現為卵巢變形和出血,脾臟腫大和色澤變黑。鏡檢病變主要為急性卵巢炎、間質性肝炎、間質性腎炎和病毒性腦炎。
3、免疫組化試驗 用抗黃病毒的單克隆抗體進行免疫組化染色,若在感染鴨組織細胞中檢測到病毒蛋白,診斷為鴨坦布蘇病毒感染。
4、病毒分離 採集發病鴨血液,分離血清,經卵黃囊接種6日齡 SPF 雞胚,進行病毒分離。
5、聚合酶鏈反應(RT-PCR)利用鴨坦布蘇病毒 NS5基因序列的引物,採用 RT-PCR 檢測鴨坦布蘇病毒的核酸(988bp)RT-PCR 方法可以檢出約 3000 個 ELD50 的鴨坦布蘇病毒。
6、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利用純化的鴨坦布蘇病毒包被 ELISA 板,採用單克隆抗體競爭 ELISA 方法檢測血清樣本中的抗體。
7、血凝抑制(HI)試驗 通過採用血凝抑制試驗抗原和試驗用陽性血清測定鴨血清 HI 抗體,進行血清學診斷和免疫效果評價。HI 試驗方法敏感、特異、穩定性好和便捷。
預防和治療措施
1、肉鴨在15、16日齡,25、26日齡;
2、肉鵝在35、36日齡,45、46日齡;
3、蛋、種鴨、種鵝在開產前後使用兩天,在產蛋高峰期建議每月使用一次,每次兩天。
用量:海健素®1000只/瓶,全天量集中飲水4小時,連用2天。
治療方案:
上午:海健素®1000只/瓶,全天量集中飲水4小時,連用2天。
下午:康達欣500斤水/袋 ,全天量集中飲水8小時,連用3天。
分析:海健素®有很好的廣譜抗病毒作用,對坦布蘇病毒、副粘病毒等有很好的殺滅作用,康達欣對於坦布蘇病毒引發的頭頸震顫、癱瘓、翻個、高燒不退,精神沉鬱等症狀效果顯著, 二者聯合使用,標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