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製劑對雞爆發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
劉濤 王瑞 河南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2011年10月19日上午,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洋河鄉某固始雞養殖戶攜帶10只病死雞來筆者學校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求診,經診斷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經用禽用干擾素和複方中藥製劑防制後,效果顯著,現將診療經過介紹如下。
一、流行病學
據筆者調查瞭解,該雞場佔地面積100餘畝,地勢平坦。場內種植大片楊樹,樹下放養3000只固始雞。求診時為56日齡,在第7天、14天和42天分別做過新-支120、傳染性法氏囊病和禽流感疫苗。在49日齡發現,有10%左右的雞隻存在拉白痢的現象。在54、55日齡用過乙醯甲喹、恩諾沙星,效果不佳。
二、臨床症狀及剖檢變化
初期症狀是部分雞啄羽。患雞精神沉鬱,食慾大減,縮頸,眼瞼閉合,羽毛鬆亂、無光澤,排出白色粘稠稀糞。
剖檢可見雞體消瘦,喉頭有粘液、小腸出血、肝臟黃疸、腎臟腫脹、法氏囊有粘液。
三、實驗室檢查
取病死雞的法氏囊,經磨碎後加滅菌生理鹽水製成1∶10懸液,與標準陽性血清作瓊脂擴散試驗,在37℃的恆溫箱中感作24小時後觀察,被檢的抗原與標準陽性血清之間產生明顯的白色沉澱線,表明結果為陽性。
同時,結合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及剖檢變化,判定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感染。
四、防制經過
在58日齡時養殖戶告之雞群已經開始大群發病,2000只公雞在57日齡死亡112只,58日齡死亡140只;1000只母雞在57日齡死亡5只,58日齡死亡80只。經瞭解,該場在56日齡緊急從鄭州某獸藥市場購買回高免卵黃液對雞群飲水治療,見57日齡死雞增加,又從信陽市內某獸藥門診購買回成分為黃連、黃芩、黃柏的中獸藥,但58日齡仍然沒有控制住死亡。根據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點,病雞可在出現症狀後1~2 天死亡率明顯升高且呈直線上升,3~6天為死亡高峰期。因此,筆者建議養殖戶可使用中藥方劑進行鞏固治療。
中藥方劑由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各200克,金銀花、黃芩、黃柏、甘草各100克,藿香、石膏各50克(購自本地醫藥公司)。加2倍量水浸泡2 小時候後煎煮,用4層溼紗布過濾,壓幹藥渣,藥渣加3倍量水煎30 分鐘過濾藥渣,合併兩次藥液,得1500~2500毫升,為300~500羽雞一天的用藥量,連用3天。如果配合干擾素使用,效果更加明顯。
用藥後,該雞場第二天公雞死亡20只,母雞死亡17只;第三天死亡母雞2只。飲用第4天無新發病例,但仍有拉白色稀糞現象,建議養殖戶使用電解多維一週,以達到疏通腎臟之功效。
五、防制思考
(一)為什麼第一次使用傳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黃抗體效果不佳
應用卵黃高免抗體防治疾病有不可避免的缺點,卵黃抗體營養豐富,在生產、儲存、運輸等過程中易受汙染。目前,卵黃抗體的生產製備還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規範的操作規程和可用於監測的質量標準等。同時,用於製備禽用抗體所選用的蛋黃多為商品用禽類,自身的抗體水平不一,影響卵黃抗體的效價水平,在生產中易對正常的免疫發生干擾作用。如果高免卵黃來自非正規企業生產者,質量無法得到保障,有可能導致高免卵黃抗體效果不佳。
(二)為什麼做過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仍然發病
一是養殖戶防疫次數過於頻繁,防疫程式不合理,導致疫苗間相互干擾,影響抗體產生,疫苗免疫時,兩種疫苗一般要間隔5~7天;二是受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響(球蟲病、白血病、傳染性貧血、網狀內皮增生症等),可導致機體免疫機能下降,使免疫應答效果明顯降低,與其他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時,影響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效果;三是飼養管理粗放,環境衛生消毒工作差。
六、防制體會
(一)要建立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和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法氏囊病毒對各種理化因素有較強的抵抗力,患病雞舍病毒可較長時間存在,因此如何清除飼養環境中的法氏囊病毒成為控制本病的關鍵措施。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科學處理病死雞、雞糞等排洩物。加強日常消毒,消毒藥以次氯酸鈉、福爾馬林和含碘製劑效果較好。
(二)合理的疫苗選擇
毒力低的傳染性法氏囊活疫苗,對法氏囊沒有損傷,但突破母源抗體的能力較弱,在有母源抗體存在的條件下不能誘發保護作用,無法有效地抵抗法氏囊野毒的感染。毒力高的傳染性法氏囊活疫苗可有效地抵抗法氏囊病毒感染,但對法氏囊有不可逆的損傷,會造成嚴重的免疫抑制,從而影響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疫苗的選擇應根據傳染性法氏囊的流行特點、雞場法氏囊病毒的汙染程度和雞場的衛生狀況、雛雞母源抗體的水平及其均勻度、雞的品種等來確定使用疫苗的種類。
有母源抗體的雞群可選用中等毒力疫苗,沒有母源抗體或抗體水平偏低的雞群可選用弱毒疫苗,二免時用中等毒力疫苗;對於法氏囊病毒汙染程度較重的地區和雞場,可以考慮使用中等偏強毒力的活疫苗,它們突破母源抗體的能力強,免疫效果較好。
初免時間的確定:一種方法是用瓊脂擴散試驗(AGP)測定1日齡雛雞母源抗體水平,然後推算合適的首免日齡:若陽性率達80%~100%,在7~10日齡再採血測定1次;若陽性率在50%~80%,雞群應在l7~24日齡首免;若陽性率低於50%,雞群應在14~21日齡首免;另一種方法是根據種雞的免疫情況確定初免時間,種雞開產前和產蛋期注射過滅活疫苗的,其後代母源抗體一般比較高,雛雞應在14~18日齡首免;種雞沒有注射滅活疫苗的,其後代母源抗體一般比較低或沒有,雛雞應在1~5日齡首免。
(三)合理的安排防制措施
按中獸醫理論分析,法氏囊病屬熱毒侵襲所致。熱為陽邪,易傷陰液,故表現飲欲增加;由於熱入血分,迫血妄行,致使肌肉等處出血;又因熱邪化火生風,風助火勢,上擾神明,故病雞昏睡,精神不振;熱毒耗灼腎陰,故見腎石;熱毒易耗津傷血,從而導致本源枯竭,故發病急,死亡快。
方中金銀花、板藍根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黃芩、黃柏清熱燥溼為主藥。輔以蒲公英利水通淋、清熱消腫;大青葉、生石膏瀉火涼血、化溼解毒,增強主藥之功效,藿香化溼和胃,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各藥合用,以收其功。
為提高治療效果,可配合使用禽用高免卵黃抗體,同時適當降低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減輕腎臟的負擔;提高維生素含量、使用口服補液鹽以緩解機體脫水、增加抵抗能力;使用抗菌藥物、免疫增強藥物,以此來控制雞群的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