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達人

中藥製劑對雞爆發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

劉濤 王瑞 河南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

2011年10月19日上午,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洋河鄉某固始雞養殖戶攜帶10只病死雞來筆者學校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求診,經診斷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經用禽用干擾素和複方中藥製劑防制後,效果顯著,現將診療經過介紹如下。

一、流行病學

據筆者調查瞭解,該雞場佔地面積100餘畝,地勢平坦。場內種植大片楊樹,樹下放養3000只固始雞。求診時為56日齡,在第7天、14天和42天分別做過新-支120、傳染性法氏囊病和禽流感疫苗。在49日齡發現,有10%左右的雞隻存在拉白痢的現象。在54、55日齡用過乙醯甲喹、恩諾沙星,效果不佳。

二、臨床症狀及剖檢變化

初期症狀是部分雞啄羽。患雞精神沉鬱,食慾大減,縮頸,眼瞼閉合,羽毛鬆亂、無光澤,排出白色粘稠稀糞。
  剖檢可見雞體消瘦,喉頭有粘液、小腸出血、肝臟黃疸、腎臟腫脹、法氏囊有粘液。

三、實驗室檢查

取病死雞的法氏囊,經磨碎後加滅菌生理鹽水製成1∶10懸液,與標準陽性血清作瓊脂擴散試驗,在37℃的恆溫箱中感作24小時後觀察,被檢的抗原與標準陽性血清之間產生明顯的白色沉澱線,表明結果為陽性。

同時,結合流行病學、臨床症狀及剖檢變化,判定為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感染。

四、防制經過

在58日齡時養殖戶告之雞群已經開始大群發病,2000只公雞在57日齡死亡112只,58日齡死亡140只;1000只母雞在57日齡死亡5只,58日齡死亡80只。經瞭解,該場在56日齡緊急從鄭州某獸藥市場購買回高免卵黃液對雞群飲水治療,見57日齡死雞增加,又從信陽市內某獸藥門診購買回成分為黃連、黃芩、黃柏的中獸藥,但58日齡仍然沒有控制住死亡。根據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點,病雞可在出現症狀後1~2 天死亡率明顯升高且呈直線上升,3~6天為死亡高峰期。因此,筆者建議養殖戶可使用中藥方劑進行鞏固治療。
  中藥方劑由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各200克,金銀花、黃芩、黃柏、甘草各100克,藿香、石膏各50克(購自本地醫藥公司)。加2倍量水浸泡2 小時候後煎煮,用4層溼紗布過濾,壓幹藥渣,藥渣加3倍量水煎30 分鐘過濾藥渣,合併兩次藥液,得1500~2500毫升,為300~500羽雞一天的用藥量,連用3天。如果配合干擾素使用,效果更加明顯。

用藥後,該雞場第二天公雞死亡20只,母雞死亡17只;第三天死亡母雞2只。飲用第4天無新發病例,但仍有拉白色稀糞現象,建議養殖戶使用電解多維一週,以達到疏通腎臟之功效。

五、防制思考

(一)為什麼第一次使用傳染性法氏囊病高免卵黃抗體效果不佳

應用卵黃高免抗體防治疾病有不可避免的缺點,卵黃抗體營養豐富,在生產、儲存、運輸等過程中易受汙染。目前,卵黃抗體的生產製備還沒有統一的質量標準、規範的操作規程和可用於監測的質量標準等。同時,用於製備禽用抗體所選用的蛋黃多為商品用禽類,自身的抗體水平不一,影響卵黃抗體的效價水平,在生產中易對正常的免疫發生干擾作用。如果高免卵黃來自非正規企業生產者,質量無法得到保障,有可能導致高免卵黃抗體效果不佳。

(二)為什麼做過傳染性法氏囊病疫苗仍然發病

一是養殖戶防疫次數過於頻繁,防疫程式不合理,導致疫苗間相互干擾,影響抗體產生,疫苗免疫時,兩種疫苗一般要間隔5~7天;二是受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影響(球蟲病、白血病、傳染性貧血、網狀內皮增生症等),可導致機體免疫機能下降,使免疫應答效果明顯降低,與其他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時,影響傳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效果;三是飼養管理粗放,環境衛生消毒工作差。

六、防制體會

(一)要建立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和完善的生物安全體系,法氏囊病毒對各種理化因素有較強的抵抗力,患病雞舍病毒可較長時間存在,因此如何清除飼養環境中的法氏囊病毒成為控制本病的關鍵措施。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科學處理病死雞、雞糞等排洩物。加強日常消毒,消毒藥以次氯酸鈉、福爾馬林和含碘製劑效果較好。

(二)合理的疫苗選擇

毒力低的傳染性法氏囊活疫苗,對法氏囊沒有損傷,但突破母源抗體的能力較弱,在有母源抗體存在的條件下不能誘發保護作用,無法有效地抵抗法氏囊野毒的感染。毒力高的傳染性法氏囊活疫苗可有效地抵抗法氏囊病毒感染,但對法氏囊有不可逆的損傷,會造成嚴重的免疫抑制,從而影響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疫苗的選擇應根據傳染性法氏囊的流行特點、雞場法氏囊病毒的汙染程度和雞場的衛生狀況、雛雞母源抗體的水平及其均勻度、雞的品種等來確定使用疫苗的種類。

有母源抗體的雞群可選用中等毒力疫苗,沒有母源抗體或抗體水平偏低的雞群可選用弱毒疫苗,二免時用中等毒力疫苗;對於法氏囊病毒汙染程度較重的地區和雞場,可以考慮使用中等偏強毒力的活疫苗,它們突破母源抗體的能力強,免疫效果較好。

初免時間的確定:一種方法是用瓊脂擴散試驗(AGP)測定1日齡雛雞母源抗體水平,然後推算合適的首免日齡:若陽性率達80%~100%,在7~10日齡再採血測定1次;若陽性率在50%~80%,雞群應在l7~24日齡首免;若陽性率低於50%,雞群應在14~21日齡首免;另一種方法是根據種雞的免疫情況確定初免時間,種雞開產前和產蛋期注射過滅活疫苗的,其後代母源抗體一般比較高,雛雞應在14~18日齡首免;種雞沒有注射滅活疫苗的,其後代母源抗體一般比較低或沒有,雛雞應在1~5日齡首免。

(三)合理的安排防制措施

按中獸醫理論分析,法氏囊病屬熱毒侵襲所致。熱為陽邪,易傷陰液,故表現飲欲增加;由於熱入血分,迫血妄行,致使肌肉等處出血;又因熱邪化火生風,風助火勢,上擾神明,故病雞昏睡,精神不振;熱毒耗灼腎陰,故見腎石;熱毒易耗津傷血,從而導致本源枯竭,故發病急,死亡快。

方中金銀花、板藍根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黃芩、黃柏清熱燥溼為主藥。輔以蒲公英利水通淋、清熱消腫;大青葉、生石膏瀉火涼血、化溼解毒,增強主藥之功效,藿香化溼和胃,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各藥合用,以收其功。

為提高治療效果,可配合使用禽用高免卵黃抗體,同時適當降低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減輕腎臟的負擔;提高維生素含量、使用口服補液鹽以緩解機體脫水、增加抵抗能力;使用抗菌藥物、免疫增強藥物,以此來控制雞群的繼發感染。

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中藥治療

(1)鮮泡桐果(7-8月份採)500克,搗碎煎水飲服,渣拌料喂服。以上為250只雞1日用量,每日1-2次。(2)麻黃、石膏、炒杏仁、甘草各等份,上藥粉碎,按飲料的1.5%拌料,每日2次,連喂5-7天。(3)曼託羅(葉,花均可)適量,按飼料的1%拌入或煎水拌料,第日1次

中藥組方治療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氣管或支氣管均有輕重不同的腫大(1~3倍),輸尿管腫粗,內積有白色尿酸鹽沉積。處方:菌陳3份、石榴皮3份、地榆炭2份、豬苓3份、五倍子3份、廣木香2份、苦蔘2份、石葦3份、淡竹葉5份、黃芪10份、貝母5份、金蕎麥根3份、桔紅2份,平均每羽雞(25~60日齡)用藥量為0.

雞十大疑難病症的中藥療法!

在生產實踐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就是在治療某些傳染病時已經把所有好藥用盡了,效果還是不明顯。而採用價格低廉的中藥治療反而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這些事實說明中藥在治療雞的疑難病時有其獨特療效,現介紹如下,以供備用。1雞白痢病白頭翁、馬齒莧、

抗病毒中藥在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抗病毒中藥通常以黃芪、黃連、黃柏、板藍根、連翹、當歸、柴胡、藿香等為主,具有祛熱、解毒、增強免疫、防治呼吸道病等功效。由於其價格低廉、藥源廣泛、無毒副作用,加上不僅可以治療疾病,而且可以預防疾病,不僅可以防治普通病,還可以防治傳染病,甚至在家禽烈性

微生態製劑在蛋雞養殖上的應用

範宇紅(江蘇威爾農牧有限公司)為提高蛋雞養殖效益,進行了一番嘗試,其中包括微生態製劑的試用,經過4個月的試驗,初步得出以下結論,微生態製劑的使用對蛋雞採食量、產蛋率、死亡率三個方面的指標都有改善。現將試驗內容作一總結。一基本材料微生態製劑:上海易實

微生態製劑在家禽生產上的應用

近年來,全球諸多動物專家不斷倡導微生態製劑在養殖中的使用,其被認為是取代抗生素最具潛力的產品,克服了抗生素使用所產生的菌群失調、二重感染、耐藥性和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等缺點,備受現代養殖業的青睞。一微生態製劑的概念動物微生態製劑是指利用腱豪動物體內

微生態製劑在蛋雞養殖中的應用

微生態製劑的作用機理就是通過在飼料中新增無病原性、無毒副作用、無耐藥性和無藥物殘留的一些微生物來促進腸道內有益微生物的生長,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從而調整胃腸道內的

防治傳染性疾病的方法?

想杜絕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消毒.預防一定要做好,一旦發生病情,及時選擇效果好的病毒類藥物,現在中藥的治療效果相當不錯的,然後是加強雞舍溫度、溫差的管理,出現病情時配合VC使用

防治傳染性疾病的方法

想杜絕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消毒.預防一定要做好,一旦發生病情,及時選擇效果好的病毒類藥物,現在中藥的治療效果相當不錯的,然後是加強雞舍溫度、溫差的管理,出現病情時配合VC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