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出血性綜合徵,是導致產蛋率不高和破蛋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國蛋雞養殖業,現在正在發生一種以產蛋中後期:產蛋率低、不達標和破蛋率高的雞病。這種病,用抗生素的治療效果不好,用中藥有時候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也不能有效治癒。這種雞病最突出的表現,在於肝臟腫大和出血,脾臟萎縮或壞死,腎臟萎縮和紅腫、出血。
剖檢和觀察其它方面的問題不是很突出,除非病的時間長了或者因治療不對症,疾病拖的時間長了。此時,才會發生明顯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如果有庸醫按照這種繼發感染疾病治療,那就把治療的病給搞錯了——本末倒置了!
蛋雞肝腎出血綜合徵,是一種由多種非典型病毒引起的非傳染性雞病。其特點是肝臟和腹腔脂肪過多堆積,導致肝臟破裂、出血和母雞突然死亡。死亡多是內臟出血的結果。
肝腎出血綜合徵,是造成產蛋雞中後期蛋殼質量變差和死淘率較高的主要原因。最常見的就是受影響的雞群,會因為雞隻死亡和產蛋率下降,而遭受較大的經濟損失。這在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有一定比率的雞隻,其死亡率與腎臟紅腫出血和脂肪肝出血有關。
在受影響的雞群中,患病雞隻通常肥胖(超重20%或以上),並且會突然減少產蛋量。 死雞通常有頭部蒼白,這被很多獸醫師給診斷為傳染性貧血的依據,是明顯的對雞病的誤診,當然其實際的治療效果也不會好。
像這種頭部、肉垂、雞冠或面板的「疑似貧血」的蒼白,實際上是肝腎炎症出血綜合徵造成的。剖檢所顯示的肝臟腫脹、蒼白、柔軟和易碎等,都是肝腎出血綜合徵所導致的「貧血」。
肝臟中多餘的脂肪,使肝臟變黃、變硬、易碎,腎臟被非典型嗜腎細胞的病毒長期侵襲。使受影響的肝臟和腎臟,逐漸失去結構完整性而萎縮或腫大出血,以至於容易破裂和出血。
這就是大家臨床剖檢看到的:肝在處理時,很容易裂開和破碎,腎臟萎縮和紅腫。腹部發現大塊的血塊,血凝塊的來源是肝包膜破裂。在其他情況下,肝臟是黃色的,油膩的和柔軟的。通常在腹部和腸(腸繫膜)上,存有豐富的脂肪儲備。
採取病灶組織、製作組織切片,在顯微鏡下肝組織,則檢查會顯示肝細胞與脂肪嚴重膨脹。可能存在出血。肝細胞內的脂肪被視為肝細胞胞質內的空泡,肝臟內脂肪的積累削弱了血管的完整性,導致了出血。
肝腎炎症出血綜合徵與蛋殼質量差之間存在關聯,因為肝臟的一個重要功能是啟用維生素D,使其具有代謝活性。患有肝腎綜合徵的蛋雞血清鈣水平會升高,這表明活性維生素D (1,25, (OH2) D3)的形成受到干擾,而活性維生素D在蛋殼形成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肝腎綜合徵的確切原因還沒有徹底搞清楚,可能與營養、遺傳、環境和激素影響等有關的因素,都已被提出過和研究過。
有人認為體重和能量平衡。雞體所消耗的膳食能量超過了所需的能量,會被肝臟處理並作為身體脂肪儲存。這與能量來源無關(即脂肪與碳水化合物)。
當多餘的能量可用於肝臟長時間合成脂肪時,肥胖和肝臟脂肪浸潤增加會引起肝臟炎症。高能量密度飼糧被引入蛋雞行業後,FLHS首次得到認可。這些飲食,特別是以玉米或小麥為基礎的飲食,與肝腎出血綜合徵的高發病率有關。
籠養的蛋雞比其他飼養系統中的蛋雞活躍度低,因此,他們有較低的維持能量需求,並有接受多餘的能量風險較高。
也有人認為雌激素使雞群更容易發生肝腎綜合徵。因為雌激素與性成熟有關,刺激肝臟儲存更多的蛋黃合成脂肪。當這種雞進入雌激素的分泌過程時,肝臟的大小會隨著雌激素水平的增加而顯著增加。
正能量平衡和雌激素的影響結合在一起,使產蛋雞更容易發展成肝腎出血綜合徵。這就強調了避免過量吸收能量的必要性,特別是在雞群處於高產狀態的產蛋早期。
還有人認為是熱應激,因為最高發病率發生在高溫時期。較高的飼養環境溫度,降低了能量需求,導致了失衡的能源平衡。雞依靠呼吸過程中的蒸發冷卻來調節體溫。過多的能量被轉化為了腹部脂肪,這會干擾正常的呼吸和降溫,使這些雞更容易中暑和肝臟破裂。
再有一種原因就是真菌毒素,特別是可能汙染穀物的黃麴黴毒素,會導致肝臟脂肪積累以及肝臟出血。在飲食中使用菜籽粉會增加肝腎炎症綜合徵的發生概率,因為草酸或其他有毒的代謝物,會影響肝臟結締組織的強度,從而導致肝細胞破裂、肝臟易碎和破裂出血。
預防策略:首先是提供充足的能量,維持雞群和優化生產,但不是更多。要支援生產力,最大限度地在早期階段吸收能量,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隨著產量的下降,能源需求將會減少。也許有必要降低飲食密度,以避免雞增加多餘的體重。
通過使用低能量飲食和/或改變飼料管理,來限制這個階段雞群對能量的攝取。用補充脂肪代替膳食碳水化合物,可以降低肝腎出血綜合徵的發生概率,只要雞子飼料中的能量水平沒有增加,補充脂肪抑制了新脂肪酸的合成,因此肝臟必須為蛋黃產生較少的脂肪,這減少了肝臟和腎臟的新陳代謝負擔。
使用碎飼料或顆粒飼料,比粉料能獲得更多的飼料和能量攝入。避免在易受肝腎影響的群體中,飼用碎屑和顆粒。再就是蛋雞日糧應含有足夠水平的維生素E(50-100mg/kg)和硒(0.3ppm),以確保有足夠水平的抗氧化劑來防止組織酸敗。
補充氨基酸電解多維,如氯化膽鹼、蛋氨酸和維生素B12,這有助於肝臟脂肪代謝,並支援受影響蛋雞生產效能的恢復。再有就是鈣的缺乏,也與肝腎出血綜合徵的發生有關。這可以通過在日糧中新增大顆粒鈣和維生素D來解決。
這使得蛋雞能夠攝入更多的鈣,而不會過度消耗飼料中的能量成分。然後,要儘量避免任何形式的應激,熱應激是一個特別令人關注的問題,因為它可能會促進或加重肝腎綜合徵的發生。
預防脂肪肝的最重要方面之一是監測風險因素和跡象,應監測飼料的攝入量,以及體重和死亡率的增加和產蛋量的減少。日常(至少每30天)的體重和均勻度的檢查,有助於揭示超重的發展。
較不均勻的雞群,雞群裡更有可能有相對較重的雞隻,這會使雞群患肝腎出血綜合徵的風險加大。對死亡的雞隻進行剖檢,以評估肝臟和腎臟的狀況,並警惕腹部脂肪過多。
在抗脂肪肝的營養方面。促進脂營養素有很多(是一種飼料配方中的成分),它們可以促進肝臟的健康功能和脂肪的排出。蛋氨酸、氯、肌醇、維生素B12、生物素、l -色氨酸、肉鹼和硒是正常肝功能和脂肪代謝所必需的。
在飼料或雞群飲用水中補充這些營養素,已經被驗證是用作肝腎出血綜合徵治療有效方法之一,這在有些雞場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有興趣的網友可以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