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養蛋雞與代謝有關的疾病防治
一 籠養蛋雞脂肪肝出血綜合徵
1 病因與危害
脂肪肝出血綜合症常出現在5~6月齡、產蛋良好的雞,至10~11月齡時常致大批淘汰。病雞精神萎頓,多喜伏臥,少運動,食慾下降,冠色淡蒼白,甚至發紺,繼而變黃,萎縮,糞便呈黃綠色水樣稀薄,體溫正常,當雞隻擁擠、外界突然的喧鬧、驅趕、捕捉或抓提時,引起掙扎或驚嚇,有的突然死亡,用手觸控下腹部可感到厚實的脂肪組織。病雞表現過肥,體重超出正常的25%~30%,產蛋率下降或雞群達不到應有的產蛋高峰、貧血、腹瀉、突然死亡、死亡率增加。
剖檢可見肝臟腫大呈黃褐色,質地很脆,肝包膜破裂,腹腔中有凝血塊,肝臟表面有小的出血點,體腔和腸的表面有大量的脂肪。
特徵是肝細胞脂肪浸潤、肝中脂肪含量高達40%~50%(正常肝含脂肪15%~20%)。肝顏色呈黃色或淺褐色。肝細胞充滿脂肪壓迫血管,造成血管破裂,大量脂肪增生。
2 防治措施
(1)科學配製日糧。攝入過高的能量飼料,是導致脂肪過度沉積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日糧應根據不同的品種、產蛋率科學配製,使能量和生產效能比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產蛋高於80%時蛋能比以60為宜,產蛋率在65%~80%時蛋能比以54為宜,日糧總能水平一般在11.30MJ/kg左右,至10.46MJ/kg,可有效減少脂肪肝的發生,同時不影響母雞的產量。新增適當量的營養。飼料新增適宜膽鹼、肌醇、蛋氨酸、維生素E、維生素B12、及亞硒酸鈉等嗜脂因子,能防止脂肪在肝臟內沉積。有資料介紹:天氣炎熱和產蛋高峰期每千克飼料新增蛋氨酸8克、氯化膽鹼1克,維生素E20單位和維生素B12 0.012毫克,能有效的防止脂肪肝病的發生。對發病的病禽,在飼料中適當新增柴胡、黃苓、丹蔘、澤五味等中草藥,可以控制病情的發展,或每天餵給足量的維生素E,用量為每千克飼料加入5mL,又可添喂亞硒酸鈉,用量為每千克飼料加入O.05mg,一週劑量為O.1mg,隨後停一週再用。
(2)產蛋前要限制飼餵,以控制雞的體重達標,開產後,提高蛋白南水平1%~2%,並加入一定量的麥麩,因為麥麩中含有控制雞脂肪代謝的必要因子。對過肥的雞,在每100kg飼料中新增膽鹼55g,0.33mgVBl2,蛋氨酸50g,以促進中性脂肪合成磷脂。
(3)國外採用間歇性光照比連續性光照能刺激雞的活動,防止運動不足造成過肥。
(4)國外有報道建議,應注視蛋用雞育成期的日增重,在8周齡時應嚴格控制體重,不可過肥否則超過8周齡後難於再控制。
(5)加強飼養管理,提供適宜的生活空間,環境溫度,減少雞的應激,雞群換喂全價日糧,對防止脂肪肝綜合徵的發生有良好的作用。
二 產蛋雞籠養疲勞症
1 病因與危害
籠養雞疲勞症,又稱籠養蛋雞骨質疏鬆症。主要由於雞的日糧中鈣磷及VD缺乏,或鈣磷比例不當,使母雞在產蛋初期動用體內骨組織的鈣質,後期又動用肌肉中的鈣質,結果尿酸鹽在肝與腎臟內沉積,使母雞新陳代謝紊亂,雞長期缺乏運動等引起。多發生於開產後不久或產蛋前期。病雞常側臥於籠內,不能站立,以後癱瘓,反應遲鈍,不少病雞發生翅和腿骨骨折,骨壁薄而脆。本病常見於高產雞,在產蛋的旺季尤多發生。 產蛋高峰期,每隻雞每天形成蛋殼要從體內帶走2.0~2.2克鈣,如不及時補充鈣,雞體受損,高產母雞受損最大,癱雞最多。平養條件下,有足夠運動量,不發生。
2防治措施
(1)檢查鈣的供應水平是預防本病的基礎。在正常含鈣日糧外,下午讓雞自由採食貝殼碎粒或石灰石碎粒。堅持飼餵配合飼料或在產蛋前期新增適量的VC和VD,同時保持磷鈣比例平衡,產蛋雞配合飼料中的鈣量不應少於3%~3.5%,可利用磷保持在0.45%左右。
(2)雞舍溫度保持在27~30℃之間,每隻籠養雞所佔面積不能少於380cm2。落地飼養,常可獲得良效。
(3)病雞應隔離飼養,籠底鋪上稻草或厚紙,一般經過一週便開始自愈。
三 雞啄癖
1 病因與危害
(1)籠養條件普遍出現的現象。雛雞在脫換絨毛時啄羽囊、啄趾,青年雞和成年雞啄尾羽、背羽,產蛋雞啄肛、啄蛋等。所有的雞都會遭受互啄,最嚴重的是輕型的來航品種。因互啄造成的死淘率佔20%。
(2)內分泌學研究表明:公雛在6~8周齡,母雛在1l~12周齡以後,雞群中個體之間為確定群中等級地位,發生爭鬥,以確立個體的地位,即個體之間的從屬關係,關係確立後,群中才有良好的氣氛和協調。青年雞和產蛋雞也是一樣。
(3)有恐懼感的雞也是發生互啄的主要原因,恐懼感越重,受啄越嚴重。膽小的雞總受欺負、受啄。這種雞生長髮育較差。
(4)環境因素也會誘發互啄。
①密度過大,雞群擁擠不堪。
②空氣汙濁,通風不良,光過強,雞過肥,多表現啄羽。黴菌病腸炎引起雞營養吸收差,為滿足營養需要,雞就發生啄羽。
③雞體有羽蟎,癢感也互啄。
(5)啄肛是因母雞產蛋時受傷,蛋過大難產或過肥引起的難產,雞體內有蠕蟲或球蟲,影響子宮的肌肉收縮力。母雞產蛋努責肛門脫出,別的雞看到紅色,就上前啄,啄出血,群起啄之。
被啄肛的雞,多為開產初期產雙黃蛋的或蛋過大的雞,或種雞產蛋窩過少,找不到窩而在窩外產蛋的雞,往往都是產蛋好的母雞。籠養的雞無處可藏,受啄最厲害,損去也最重。
2 防治措施
首要的問題是儘可能查清病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光照管理、飼養密度、疾病控制、飼料營養及斷喙等。
(1)1%~2%的石膏粉混飼半月,用於防治啄羽。(2)2%的食鹽混飼2~3天,可防治脫水。(3)可選用啄毛靈、啄羽靈等藥物用於治療啄癖。(4)發生外寄生蟲時,可用敵敵畏、敵百蟲等藥物殺滅寄生蟲。(5)雞群發生啄癖亦可將蔬菜、青草吊於雞群之上,以轉移其注意力。